衍生品,这个名词在今天已经不陌生,其实它最初是一个金融用语,而现在人们日常说的衍生品,是指由一种东西繁衍出的同类,我想这儿不必去咬文嚼字,我的理解是,把原来的创作延伸出去,制作成另一种实物,应用于我们现代的生活之中,并且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剪纸。
许多同行都知道,我自童年开始喜欢剪纸,逐渐进入现代剪纸的创作和探索,虽然今天我的主要创作是绘画,但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前段,是我剪纸最多的时期。199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赵澄襄剪纸集》和1994年《美术》杂志专版介绍我的现代剪纸,使我拥有了超越剪纸界的读者和知音;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在北京举行,我的4件现代套色剪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后另一幅现代剪纸《风和日丽》又被全国妇联主编的由江泽民同志题字的大型画册《中国妇女风采录》选为封面,那个时期起,我的现代剪纸开始被用于杂志的封面封底和出现在海报的装饰上。当年虽然还没有听说衍生品这个词汇,然而,剪纸被用于杂志书籍装帧和海报设计,其实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延伸出去,可以说近似衍生品了。
回忆起来最初看到衍生品是90年代初,那时我在出售舶来品的商店,看到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被应用于实用品上,产生了别样的艺术魅力,那时,我欣然购买了印有克里姆特画作的台灯和米罗画作的笔记本。1996年的欧洲之行,我留意到,衍生品在西方非常普及,甚至可以说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占据了旅游品市场一席之地,那次我又带回一瓶设计成书本,印着梵高画作的白兰地。我曾在一篇随笔《透过名画的灯光》(刊于2008.6.2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里记叙过那时的感受,谈了我对衍生品的粗浅认识,同时也在考虑,我们自己的作品同样可以变成衍生品。以下引两段原文:
外国画家的作品被普遍运用于实用领域里的,最多莫过于梵高、达利和克里姆特了,当中梵高的名气最大,即使不是美术界人士,一看到那一团团燃烧般的向日葵,就会将画家的名字脱口而出。当这些外国画家的名作穿越时空,被转换成另外的形式,印制成笔记本、酒瓶、阳伞、T恤、丝巾或灯具等等,进入到平常人的生活空间里时,画家作品的生命力便被无限地延伸了。
事实上,已进入历史的巨匠们,他们的艺术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一旦被设计家恰如其分地用到具体的器物上,普通的器物立即焕发出不同凡响的魅力,紧紧地吸引了热爱这些画作的人们的眼球。我忘不了十几年前在法国看到一把布满金灿灿的向日葵的阳伞时,差点惊叫起来的情节,但我只能按捺住几乎想掠夺的心情,目送法兰西美少女撑着“一张名画”,优雅地穿过大街款款而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接触到各种艺术家作品的衍生品,而简洁概括黑白分明且个性鲜明的现代剪纸,更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现代剪纸的作者大多是具有美术基础的人群,主要居住在城市,他们的生活空间和视野,充满了现代信息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以剪纸为生计,作品也不用于民俗活动,而是被剪纸的镂空之美所打动而创作剪纸,表达着现代人的情感,自娱并作为一种艺术追求,丰富着个人精神世界。当然现代剪纸作品也有高低之分,这取决于作者的文化修养、造型能力和想象力,好的现代剪纸被制作成衍生品,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代剪纸适合于制作衍生品的理由,首先是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其次是它和现代生活空间和器物相和谐。
本人剪纸从学习民间入手,但从年少时就不喜欢照搬,而是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表现元素和手段,注重平面构成、黑白关系等,即便是表现怀旧的题材,其语言也是现代的。所以,这样的作品具有现代感,适合制作衍生品。多年来,本人的原创作品被制作成衍生品,有多种形式,如T恤、壁挂、丝巾、软垫、窗帘、户外雕塑、屏风隔断、茶几、布包包、礼品、书签、贺卡等等,当然仅属于小规模制作范畴,其中有一些是会议和活动的礼品,主办方征得我的同意,用我的作品制作而成的;有室内设计师用于样板房设计的;也有礼品公司为了开发产品尝试制作的;更有本人用于营造自家室内环境的。据我的观察,剪纸制作衍生品应有一大一小两个方向,一个是商品和市场,即成为批量生产,投入社会;另一个是艺术家的自娱和娱人,即作为赠品传递友情。
2011年在澳门的一次活动上,主办方用我的剪纸《摇啊摇》印制丝巾,开幕式上女性与会者把丝巾打成胸花别在领子或胸前,形成了一道风景线。而10年前用《潮的召唤》等作品印制的T恤,曾风靡了朋友群,也成为馈赠佳品。今年以来,我和一家画廊合作,制作了“赵澄襄剪纸包包系列”,制作方采用了我的几幅剪纸,分别是《山里的女孩》、《秋阳》、《思念茶坊》和《玩物益智图》等,用质量甚好的黑、白和靛蓝帆布缝制,款式时尚,制作精良,出品后深受欢迎。行家说,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制作成衍生品后,必须加上签名手迹,则会更加吸引人,同时也方便区别盗版,这便是衍生品不同于同类的特殊性,值得借鉴。
本人近年来做的这些剪纸延伸的实践,只是画画之余的点缀,带着一种玩儿的心态,感受着收获的乐趣。但因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精力进行研究,尚不成熟,也谈不上开发和推广,一气呵成写了这些感受,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意在和同好者切磋。
愿更多的人喜欢艺术衍生品,剪纸延伸,前景光明。
奥玛尔作品亮相中央美院
“阚萱:大谷子堆”展思考中国过去
徐生华画展吹动“海之风”
第二届九城联展(北京站)开幕
景德镇老中青陶瓷艺术家在国粹苑办展
当代十大名窑艺术展亮相北京
浙江美术馆特展精品藏品
百年雄才 承古启新 ——黎雄才艺术回顾展举办
周国桢陶艺展回顾展
中国艺术品亮相巴黎古董双年展
安东书象展走进北京大学
马琳油画展举办
意艺术家展“诗语”
全球华人名家绘画作品展
潘柏林陶塑精品展举办
米勒《拾穗者》等87幅世界名画抵沪展出
全艺社四周年作品展澳门举办
春天雅集第一回
白塔寺展览唐卡文化
“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中国行
崔振宽、石英在京“对画”黑与白
庆庆艺术回顾展开幕
国画中的美丽山东亮相北京
北京城南写生邀请展举行
李雄伊作品上海展出
赵清设计展呈现“清平乐”
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内蒙古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当代中国画名家十人精品展杭州开幕
四画家联展“绘事后素”
第四届“明天会更好”书画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