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版的独立性
当然中国的电影审查充满了意识形态的模式,电影是一级制,如争议性的“政治、色情、暴力”画面有所界定不能公映。而西方是多级制,相对包容、多元和自由一些。因此我们选片、出版时还是要多考虑作品的品质,保持作品的独立性。
二、影像艺术史的大众化和泛化
我看过很多影像艺术的史书,这些书籍给我的总体的印象写的是泛影像或是实用艺术发展的文献和理论。实用影像是侧重于为大众流行化的物质或文化生活的满足服务的,这类的书中大量的列举了很多运用影像技术表现的流行型的影视文化或广告案例。
三、影展与影像艺术生态的关系
通过这次选片结果看出,影像艺术的生态主要依靠国内几个大的影展和组委会起作用,从展览、评论、出版、教育、推广、收藏、档案整理等各个生态环节都多与影展或其组委会有关。
展览展示中导演与观众的研讨、专家论坛促进了影像评论的发展;影像艺术的出版也与影展组委会和栗宪庭电影基金的图录、展后册的发行有联系;教育方面栗宪庭电影学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虽然今年受到有关部门的干预,我们相信,但还会有更多人参与者其中。
四、实验电影与实验录像的跨界
实验电影与当代录像艺术进行了融合。作为两种表达方式它们有点微妙的区别: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并不能完全等同,实验电影源自电影艺术史,并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它的一个高峰,而录像艺术则发端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艺术中诸多艺术形态之一;实验电影主要使用胶片,并在影院和学院展映,而录像艺术则主要使用视频,少量使用胶片,它们的作品则在画廊和美术馆展示;实验电影具有一个线性的演示过程,其实验是向影像画面内部深入的,而录像艺术的展示多是非线性的向空间和环境拓展。
实验电影观看和展示方式、媒介语言方式、影像脉络、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实验、创新、时代感和当代性的敏锐把握上依然是一致的,近些年影展加大了当代艺术领域影像艺术的参与性。近几年影展开始重视实验电影和当代艺术中的录像艺术的跨界。
五、国内影像艺术脉络和特征的转型
国内90年代“从记录——观念——当代艺术思维的新电影”是2000年前后的转向之一,我觉得另一个转向即从实拍影像转向数字虚拟化趋向。
六、电影学院与美术院校的跨界
这次影展发现投搞中各大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成为亮点,按片源数量比例排序依次为自由导演、国美、央美、传媒大学、电影学院、川美、湖美、广东部分学校等。可以看出艺术院校逐渐成为实验影像的主力创作基地,原因与实验影像的教师资源有关。
中国美院近些年跨媒体艺术学院综合实力很强,学校很重视这块,从不同专业角度有不同的师资力量,如张培力、高士强、邱志杰、吴俊勇等教师力量,培养的学生很多作品虽有其老师的影子,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但在中国影像教育艺术生态和地图上依然有自己的特点和意义。国美的老师杨福东注重经典思想的影像转换和当代艺术思维中的影像实验,如这次影展里的学生作品具有此类型特征;高士强则关注政治与历史、日常生活的关系;张培力培养的学生偏行为艺术观念的记录和空间思考;整体看来这次的片量多,与国美的学生毕业有关,大家有了毕业作品可以拿出来看看。国美投稿的学生作品品相沉稳,语言讲究。
在野的北京艺术家的影像偏观念行动的艺术表达,作品特征与这些艺术家的个人当代艺术脉络有关,意识形态性强,作品有深度广度,但影像技术和语言不讲究,略显粗糙;央美也是影像艺术的重镇,目前活跃的老师有缪晓春、费俊、吴秋龑、吕胜中、贾樟柯等,除了三维动画外,方向比较多元,作品短、频、快,个人感受突出,但语言需要讲究些;川美的老师张小涛、李一凡、沈朝方(已离开),电影学院的刘旭光等老师,培养的学生综合性强,结合了实验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形态;而传媒大学更多的是动画技术突出,象李杰、李智勇、谭力勤(客座)等老师努力有关,动画偏重娱乐化,技术化,需要学生加强深度训练;而湖美的魏光庆老师、袁晓舫、炭叹等老师,今年开始把肢体影像带入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广州华南师大李邦耀、杨国辛等老师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学生偏数字虚拟性特征等;天津美院张锰等关注传统禅意训练,学生感觉好,但坚持下来从事影像艺术的不多。台湾、香港影像艺术内容偏重转型期的政治转换与影像记忆,比较细腻和日常化。当然这些评价只代表我个人观点,各院校作品倾向也会互相交叉。
虽然国内电影院校发展的历史较长,但对于实验电影的发展一直不理想。电影院校基本是纪录和剧情教育的模式。而近些年美术院校和民间当代艺术家逐渐在发展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
对于这样的整合我个人的理解是电影节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积聚力量,同时加强实验影像单元的质量与规模。前些次影展对实验影像的不重视,一直造成影展整体观念偏于沉重,在影片的题材上也有过多重复,在每次影展中重复表现一种针对性感受的作品过多,好像有种惯性思维觉得独立影展必须表现某种特定的选题才具有独立性,这样缺少了很多鲜活而多元的时代气息。其实剧情、纪录和实验影像在影像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三个表达样式实际上是互补和相辅的关系。而且剧情片实验片也开始向实验和观念融合,形成实验剧情和实验记录。
2017东南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蛇形画廊2017年户外展馆设计迎来首位非洲建筑师(组图)
2017年东南大学采用美术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2017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时间
如梦令——潘金玲作品展览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组图)
2017上海戏剧学院专业初试复试三试科目与内容
中国珍贵汉代文物亮相旧金山(图)
2017盐城师范学院艺术类校考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7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7黑河学院山东省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
2017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考试成绩查询
2017长春大学艺术类考试报名人数19263人
2017山东大学(威海)艺术校考结束,4月初可查分
厦门理工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考试时间地点
济南大学2017年艺术类校考专业及内容
2017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类校考录取规则
上海戏剧学院2017招生简章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本科专业考试时间
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艺考考试内容
2017黑河学院山东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厦门理工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及内容
2017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艺术类考试安排(非美术)
2017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服装表演专业考试须知
2017年军械库艺术周开幕在即 展览指南出炉(组图)
2017湖北工业大学艺术校考合格证打印时间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印象 左岸–奥塞美术馆30周年大展4月亮相台北故宫(组图)
2017湖北工业大学美术校考成绩查询网址
2017湖北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时间
2017齐鲁工业大学山东音乐表演声乐专业考试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