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先生曾语:“中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最高成就,犹如两大高峰,这两者,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粤东与闽南绘画,亦为两座艺术高峰。二者不仅拥有千古一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之不可替代的人缘、俗缘、语缘、佛缘等亲缘关系,直接造就了特殊的闽粤中国画艺术地域属性,双者亦在源浚流长中根深叶茂、稳步前进。
明末清初:闽派影响的潮汕画风
唐宋以降,大量的移民经福建迁入粤东沿海地区,由此,粤东与闽南始融入中原文化。时至明末清初,福建画家不囿成规、敢于创新,初步形成了风格鲜明的“闽派”。潮汕与闽南山水相依,两地的交流一直不曾中断,因此,“闽派”画风成为潮汕早期绘画的重要质素。清康熙年间,福建画家房修定居潮州,授徒陈琼、黄璧等人,上官周也常在潮汕进行绘事活动。名画家的传授、示范和对名画的观摩、临摹,对潮汕绘画起着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潮汕经济繁荣,带动文化艺术发展,吸引了不少文化艺术名流纷至沓来,加上许多商人从福建、浙江等地带来大批名画,犹如一股清新春风吹拂潮汕画坛。与此同时,福建的一些名画家也来潮汕定居或举办交流展览活动。因此,在康熙后期至乾隆、嘉庆年间,潮汕画坛亦出现了一个受“闽派”影响为主流的艺术创作高峰。
民国时期:海派引领潮流
民国时期,福建名重一时的“诏安画派”在马兆麟的带领下,始转向海派。潮汕画坛亦很快接受“海派”的熏染,山水、花鸟、人物等均有长足发展。然,潮汕有一种奇特的文化传统,很多仕宦隐逸之后,随手涂抹的作品,不仅仍然保持文人画的风格,而且更具文人特色。郑心经、林伯虔、符翕、杨国崧等皆是代表画家。佃介眉自学成才,以书入画,作品简朴古雅。但这一时期“闽派”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比较突出的有吴芝田、丘沺、宋省予等,他们为粤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为潮汕绘画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闽籍画家黄慎的画风,更是深入民间,成为宗祠巨宅壁画画匠世代相传的范本。括而言之,此时闽粤画坛皆以“海派”为主导,整体风貌渐转丰富,同趋繁荣。
共展望潮汕与福建书画市场
自上世纪西学东渐以来,无论是潮汕还是福建画坛,均处于变革阶段,画风均从单一走向了多元。随着闽粤两地艺术家的传承与互动,绘画艺术亦沿着历史传承脉络,互为促进,进一步凝聚了对传统书画艺术的文化认同感,深化了两地的亲缘关联。根深方能叶茂,源浚可使流长。闽粤画坛,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两地历史人文交融的产物,纵观两地画风,尤如是。此次定佳秋拍将定位为“闽粤边界首场集全国性名家为一体的书画拍卖会”,旨在进一步开拓和发展闽粤两地的书画市场,以书画艺术为龙头,将书画与当地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突出“闽味”和“粤味”。拍品共计254件,其中囊括潮汕著名书画家佃介眉、王兰若、王显诏、刘昌潮等书画精品,是公司奉献于关心闽、粤艺术品市场及艺术品收藏界人士的一次盛宴。惟愿此次秋拍,给闽粤边界带来一波文化艺术清新之风!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水墨走出国门了吗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倪昆:社会性艺术实践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组图)
书法视觉化会成为代表时代的书风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朱壶如诗说宝璜(图)
2017年江苏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管理办法
如何面对上海消逝的文化记忆
书法是中国画的筋骨肉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本不存在矛盾
创新,当代艺术的美丽陷阱
朱伟:用传统水墨说现在的事
李津:佩服的人物画家一是周思聪,二是朱新建
从《功甫帖》看文物艺术品回流税收问题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
砚台的文化价值比材质更重要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
水天中:论格调(图)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梅墨生:写生随谈(组图)
王建玉:关于水墨问题的几个方面
评鼠首兔首回归:可能引发海外文物回归潮
孙家潭:篆刻不能少了书法气
石溪谷:什么是传统
论艺说道:中国当代艺术危险了
2017年四川美术联考明日开考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