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作品《猫头鹰》(1960年代),现藏于中华艺术宫
说起林风眠,自然会联想他的仕女画,很多人喜欢,我也是。来到中华艺术宫,面对林风眠专馆里的作品,我会更多地流连在他的风景和鸟类作品前。
一幅“江舟”,画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山水,作为校长的林风眠率师生迁徙途中,方构图,一排高山扑面而来,把水面压得很低,一叶小舟驶过窄窄的江面,雾中可见远山。用色少许,粗笔勾勒,以墨扫乾坤气势画出山体,表现出紧迫感、沉重感和压抑感。
“山庄”(之二)是作者钟爱的题材,色墨布满画面,层层推拉,墨色参半,难分难解。暮色苍茫,天空、水面泛着最后的白光,黑瓦白墙,大大的门,少见窗,不见人。记忆中的山庄,回不去的故乡,那样的静美、凄美,魂牵梦萦,一并在画中释放。
一幅“猫头鹰”肖像,正面大特写,1960年代画。湿润的笔墨,淡墨淡彩。正方形宣纸布阵,下方1/3处拉出一根线条横贯东西,缩成一团的猫头鹰稳稳地静静地伫立枝头,这只猫头鹰神色严肃,目光专注,它的视线和我们的视线形成一个角度,呈现出一种空间感和距离感。眼神炯炯,蓄势待发,不知它是否已找到目标,但我们感到它并非等闲之辈。作者的取材、构图和表现形式独具匠心,因为传统文化中对猫头鹰的评价带些贬义,一般画得较少,是否寓意着直面挫折和非议?粗硬的羽毛,金黄色的树叶,寓意着倔强的脾气,淡泊专一的心态,很自然地令人联想起作者的经历和心境,这是不是他的自画像?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否在告诉我们,猫头鹰,也是一只鹰,虽然卑微也有自信,颇具个性却也敏感。
还有他画的乌鸦,似乎也是动物中的另类。但他都赋予它们人的感性。一只乌鸦通体墨黑,正侧面,缩肩,像一个行脚僧人,踽踽独行。
“独立”,主角是一只小鸟。黄昏,左下方水岸边,一只小小小小鸟,侧立着,望着前方,整个画面好像是为它打开的,令人生发出怜悯和关爱之心。它的处境如何?它将飞往何处?
“梨花小鸟”画于1970年代,薄雾笼罩,10来只小鸟栖息在梨树枝头,是同行?是亲友?树枝纵横交错,鸟语花香,粉绿色的背景,是否寓意着曾经的美好而短暂?人生的“悲欣交集”?
一幅“飞鹜”,具有电影感,有时黑白画面对视觉的冲击是强烈的。看,乌云翻滚,湖水涌动,水天一色,各泛白光,近处的芦苇,用浓墨渴笔拉出迅疾苍劲的线条,在晚风中摇曳晃动,影影绰绰。时任杭州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常在西子湖畔散步,当时并未画下来,直到1950年代定居上海,才从脑海中汩汩流向画纸。这类题材他画过多幅,有6只一队的、有5只一群的、有两只双飞的、有一只独飞的,寓意各有不同。直到1960年代,还有这样的画作,可见此情此景曾经怎样深深地触动作者的心灵。
“我独无才作画师,灯残墨尽夜眠迟,青山雾里花迷径,秋树红染水一池。忧忆青丝魂已断,谁知白发梦难期,山村溪水应如旧,片片浮云处处诗。”他晚年的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画。他命运跌宕起伏,孤独伴随一生,为人谨慎低调,艺术上却主张和践行大胆与自由。他的人生,早年从北京退到杭州,从杭州退到上海,晚年再由上海退到香港;他在艺术上是勇敢的,是前行的,执着的。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白居易所诗。
他的人格高尚,犹如玉树临风。希望能看到林风眠先生更多的画,尤其是他晚年的画。他为艺术奋斗的一生,中西绘画、力与美、含蓄与豪放,在他的画中表现得如此纯粹、和谐、丰富、完美。看他的画,可以净化灵魂,看他的画,启迪我们去过有创意的、有诗意的生活。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详情简介
美术学院襄樊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介绍说明
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音乐校考成绩查询
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系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概况及专业介绍
黄淮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北京联合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简介与专业介绍
天津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巴黎视觉传达高等艺术学院 (ECV)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艺术设计与传播学院及动画学院介绍
烟台南山学院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贺州学院艺术系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广州大学招收美术类专业考生的院系及专业介绍说明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及其艺术类专业介绍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专业介绍说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博士专业介绍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独立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系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介绍说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及其艺术类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