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商业天赋,恐怕无人不晓。马云也会画画,画还颇值钱,据报道,被网友评论为“不明觉厉”的马云“马体墨宝”画作,22日在“淘宝官方拍卖”落槌,最终拍出了242万余元。
马云画得好不好,不少网友的评价可以参考。连马云自己都承认,画不在于怎么画,而在于怎么卖;不在于画得多好,关键有没有人欣赏和喜欢。
一幅画卖两百多万,足以并肩一些名画家,端是不凡。这一幕恐怕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都羡慕嫉妒恨。小布什卸任后,醉心于绘画,前不久叫卖的一幅小品,才标价29.98美元。小布什承认自己不是天才,并自嘲“签名似乎比画作本身更有价值”。尽管如此,仍有评论家泼冷水,认为小布什没有绘画天赋。
近年来,不少名人转向书法绘画。比如,2012年,导演冯小刚与著名艺术家曾梵志联手创作的《一念》,拍出了1700万元的高价;2011年,倪萍一幅名为《韵》的水墨画拍得118万元,要知道倪萍2010年才开始画画,习画不过一年,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职业画家想必百味杂陈;2010年,赵本山备战央视春晚期间,抽空挥毫的“龙腾凤舞”四个大字,拍出92万元的天价,一个字竟值23万元……
就此现象,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麻天阔直言不讳,“明星参与书法,而且进入艺术市场拍卖,大部分明星由于没有系统研习过书法艺术的技法,据我看过的明星‘书法’,可以看出,明星们几乎没有临摹过传统古人法帖,几乎只能是毛笔字,还谈不到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不知道赵本山听闻此话,是嗤之以鼻还是满怀羞愧?
既然不少名人的书画谈不上艺术,为何还能拍得高价?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画凭人贵,购买字画者,不是冲着字画的水准,而是冲着作者。哪怕画得狗屎不如,恐怕也不乏人问津。二是与慈善有关。有个细节是,冯小刚、倪萍、赵本山包括马云等人,他们的作品多用于慈善拍卖,或早已声明将拍卖所得用于慈善。倪萍说得更诚恳,“电话不断,信息和留言多得看不过来,都是祝贺我一幅画拍卖了118万的,我不停地解释,那是慈善拍卖!脑子稍微正常点都明白,这哪是画儿钱,这是人家的爱心价!”不能简单地认为倪萍只是谦虚。
名人将名气变现,并将拍卖所得用于慈善,理应受到激赏。还应该厘清的是,名人有爱好书法绘画的权利,在主业之外涵养才具,有何不可?像冯小刚曾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过美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比较火的著名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他是美术设计之一。如果认为冯导对画画一窍不通,倒也冤枉了他。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就是文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可陶冶情操,可修身养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书法绘画,并非坏事。至于拍得高价,只要有人愿买,倒也未尝不可吧。
当东方走近西方——访清华美院教授杭间
连春英工笔画展亮相攀天红艺术馆
没有“自我”,或者拥有“大我”
《20世纪中国美术纪年》新书首发
刀笔,刻黑土地生活之魂
“创意城市·伦敦美术大展”
中国作家书画院公益文化本溪行见闻录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新疆维吾尔农民画:藏在深山人未识
伦敦2012年中国艺术展隆重开幕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范石甫从艺6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北京市文联“中国名家画北京”启动
刘振夏人物画展在京开幕
《飞天英雄谱》赠航天英雄
商品社会的“完美罪行”
夕阳中国情书画巡回展在京举行
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举行
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发展之线索
赵俊生人物画作走进南京社区
两岸60余位画家共绘八闽大地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创刊
中国当代新水墨
偶然·无法 必然·有法———毕可燕水墨作品解析
画家比润格害人害己
2012,美术界的“个展年”
卢继波:深情绘壮乡
去中国美术馆看“镇馆之宝”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神工——李延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集》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