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视点 > 年画岂能消失(组图)

年画岂能消失(组图)

查字典美术网 2016-12-03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

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 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使年画面临发展的困境。年画的存在有赖于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注入鲜活的时代主题,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土壤,培养一批真正热爱年画艺术的接班人,或许这样,这一艺术瑰宝才能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蜜蜂计(清代版)天津杨柳青年画

新中国建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中央人民政府便签发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指示”一经发布,各地的文教机关和美术团体便开始组织新年画的创作、出版工作,李可染、叶浅予、刘继卣、程十发等一批其他画种的画家也投入其中,一时间新年画出版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年画的销售也异常的兴旺,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终于达到了最高峰。

每年4月,全国年画统一征订后,有关印刷厂便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满负荷运转。以四川人民出版社为例:1982年版“九大元帅”的初印数为270万张,经添订后,印数达5300万张;《毛主席和他的战友》初版45万张,添订数逾百万。1983年几种年画的初印数为:《五讲四美三热爱》10万套,《新二十四孝》18万套,《四化建设英雄谱》14.8万套,《八十年代新雷锋——张海迪》10万张,《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初印数为20万张,添订数逾百万。1981年,因纸张供应发生困难,江西版年画中的《秋香》在山西22万张的订数只得削减成5万张,另一张《扈家庄》的全部订数则作废。同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5种年画租型在山西印刷,以化解省内需求之迫切。这一消息漏露后,河北、内蒙古两省区要求供货258万张,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要求供货232万张,广东、湖北要求供货40万张。为此,租型方山西人民出版社与发货方山西省新华书店联合发文、开会,一再强调上述各省以前在“支援”山西年画时,是何等无私,并希望纸张供应、承印厂家克服困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百子图状元及第上海小校场年画

通常的做法是,年历在元旦前两个月印刷完毕,年画则在春节前两个月印刷完毕。之后,10日内发货完毕。一般的县级新华书店年画品种须在500个左右方可应得了市场需求。而一种不算畅销的品种,也会有千个以上的新华书店订货。在12月—元旦—春节的销售旺季里,各级店农村供销社的厅堂中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年画,于是只得编号销售。营业员及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忙里忙外,有时甚至还得将买卖从厅堂扩至门外。

空城计山东杨家埠年画

1979年,山西全省的图书销售为3300万元,而其中年画就占到了300万元。当时的供应量已达到了全省人均一张的水平。但此后不久,伴随挂历的悄然兴起,年画的销售便以每年下降10%—15%的速度逐年减少。仍以山西出版界为例,自1988年以来,年画征订小样虽年年推出,但因品种少,订数上不去,所以年年无法开印,各级新华书店目前多数已基本不再销售年画。与近年来挂历销售在新华书店普遍下降不同的是,年画销售的萎缩非竞争所致,自然淘汰规则在其间的作用不容忽视。

沙发画、装饰画是年画的进化,而挂历则是年画的演变。然而,就目前而言,年画仍有相当的城乡市场,这是由年画的历史发展及市场因素决定的。沙发画、挂历等毕竟价格昂贵,非多数农户家庭所能承受,更主要的是年画的表现内容近千年来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它所表达的心态是其他品种无法替代的。

年画市场萎缩的原因

除自然淘汰这一基本要素外,年画的萎缩尚有他因。

过去,年画在农家还起着裱糊墙壁的作用,因此,购买者往往以捆量计进。现在,多数农村已新舍幢幢,年画的这种作用正在退却,所以,买者往往择优精购,三五张了之。新舍的出现,既反映出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变,也带来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审美观的变化,与时代潮流合拍是其特点。

家具摆设的趋高变化使可供中堂、四屏张挂的墙面愈来愈少。再者,过去屋门院门多为双扇式,而今人们正逐步接受简便安全的单式门,于是,销售量很大的门神画也失去了市场。

旧挂历拆卸后分贴屋中,尺幅整齐划一,质量且高,这也是造成年画购买下降的原因之一。

赠画单位增多。工商、银行、民政等部门的赠画量增大,这些年画性质的宣传品也抵消了一部分购买。

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从山西市场看,自1988年始,一些个体画贩便从义乌、石家庄等地大量贩进塑料薄膜年历画。这些年画虽说选题下乘,套印失准,但因其论斤而沽,所以倾销时便宜得惊人。年画市场十之八九为其所据。自1990年起,画贩们又开始经营高档轴画。他们从印刷厂购得残次品后,自配轴杆,其特点也是惊人便宜。这一迹象的出现,已使声誉甚佳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社失去了许多订单。

在这股冲击波下,近年来许多书店的年画销量也积压额相近,因无利可图而不得不退出这一角逐。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年画的定价偏高,影响了正常购买。与此同时,个体画摊批零兼营,成交灵活。从品种质量上看,有关出版社多热衷于盈利大的挂历、巨幅摄影装饰画的出版,而忽视了年画的选题,致使其多年一贯制,缺少更新活力,缺少风格特色。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昔日年画出产大省(区),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今已不出或少出年画了。由于各专业出版单位的注意力已不在年画身上,所以年画的选题优化及其更新速度远不及挂历、装饰画。传统的福禄寿禧、三阳开泰、望子成龙、平升三级、丹凤朝阳等趋吉祥心理的题材,虽已为大众所接受,但从另一角度讲,又束约了自身的发展。再者,创作人员单纯注重“艺术效果”,不考虑风俗习惯。如近年来屡见的庙宇神像内容的年画,艺术、印刷效果均属上乘,但那是神圣之所在,回避为是,何况是大过年的。

此外,价格涨势过猛,使其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涨幅大致在10%—15%间,恰与其印数的递减成正比,各种因素,绝非巧合。

改变年画发展现状的几点设想

业内人士面对大势已去的年画出版销售,无不扼腕叹息,同时,集思广益,也探讨出了一些制止其进一步萎缩的设想。

首先是扶植发展几家历史悠久、影响重大的专业出版机构,在选题上力求精致,融艺术性、群众性为一体;在税收等方面,国家应对其予以适度倾斜。

再者培养一支专业的年画画家队伍。长期以来,美术界有“三不画”之说,即年画不画,连环画不画、幻灯不画。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一则转换观念,二则提高稿酬,三则恢复年画全国性的展览、评奖,使其能为之产生成就感。原定于1999年元旦举行的全国第六届年画展,终于在2001年上半年举行了。展览因陈列展出了清末以来杨柳青等地民间木版年画原作,反冲淡了“繁荣新年画创作”的展览主题,但毕竟还是为年画创作及年画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成就、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展出作品的质量也反映出了年画的现状,显现出了此后一段时期年画出版的走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年画岂能消失(组图)"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视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