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资讯 >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内容简介(一)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内容简介(一)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1.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为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距今七千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遗址中发现了由一排排木桩、圆木、木板组成的干栏式建筑群、大量的稻谷遗迹、陶器、石器及木耜、骨耜等农耕工具,也发现猪、狗、牛等家畜和犀、象、鹿、虎、猴、獐等兽骨、大量的禽类、鱼类,以及船桨等水上交通工具,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遗址出土有双鸟朝阳纹牙雕、太阳纹碟形器、双鸟纹骨匕、五叶纹陶片、猪纹陶钵等令人叫绝的原始艺术品。 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六支船桨,距今八千年前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有独木舟。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停放于近岸水域的水港边。

跨湖桥等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木浆等遗物,说明吴越之地的先民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造舟行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发明、行驶独木舟最早的地区之一。 2.仰韶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以彩陶著称,距今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分布范围以陕西关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为中心,东至山东、安徽交界处,西及渭水上游、甘青地区,南至汉水中、上游,北达内蒙古河套地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河南陕县庙底沟、灵宝西坡、郑州大河村等都是最著名的遗址。遗址出土的彩陶中,有鱼、鸟、蛙等纹样,也有“人面鱼纹”、日晕纹、十二太阳纹、鹰鼎、人面彩陶瓶、船形彩陶壶等。

仰韶文化早期农耕聚落内的人们过着平等、和谐的氏族生活。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在用壕沟围起来的村落中,大约100座左右的房屋被分成五组大的群落,可视为五个大家族,由这五组房屋围出一个约1400多平方米的广场,构成一个共同活动的空间,各组房屋的门均朝向中央广场,形成一个典型的圆形向心布局。他们既从事农业,也兼营狩猎、采集和陶器的制作,整个聚落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3.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镇,约距今5300-4250年。良渚文化的陶器为黑皮灰陶,其经济形态是水稻农业,在竹木制作、养蚕、丝织、麻织等方面也都很出色。

良渚文化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多、种类之复杂为中国史前所有文化遗址之冠。往往一个墓地发掘的玉器有数千件,种类有玉琮、玉璧、玉钺、玉冠状形等器。在这些玉器上刻有神人兽面像,雕刻制作精美,有神秘的宗教情怀。 良渚文化的贵族墓地是祭坛和墓地复合体,如浙江余杭的反山墓地、瑶山墓地。近年,在良渚文化的余杭莫角山遗址发现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城址。

良渚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文明。 4.陶寺文化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根据古史传说,包括陶寺在内的临汾盆地是帝尧陶唐氏的居地。陶寺遗址作为都邑而存在的年代约为距今4300-4000年,这一年代范围在夏代之前,属于尧舜时期。所以,陶寺遗址很有可能是帝尧陶唐氏的都城。

陶寺城址的规模比较大,早期城址的面积约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的面积为289万平方米。在陶寺城内,发现有宫殿建筑,有贵族居住区,有仓储区,还有用作观象授时的大型天文建筑。在出土的各种遗物中,有彩绘的龙纹陶盘;在陶器上还发现两个朱书的文字;还出土了许多玉、石制作的琮、璧、钺、瑗、环等。这些都是重要礼器,其墓主人有可能是握有祭祀和军事大权的邦君之类人物。在陶寺还发现了一件红铜铸造的铜铃和红铜环,证明当时已出现了金属冶铸业。

陶寺墓地发现的一千多座墓葬,可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三大类七八种等级阶梯,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和阶级关系。陶寺遗址是中国早期邦国文明的代表。 5.尧舜禅让 在夏代之前的尧舜时期,各地已产生邦国,并出现邦国联盟。尧、舜、禹最初都是各自邦国之君,也先后担任过中原地区邦国联盟的盟主。尧舜禹禅让传说,描述了盟主职位在邦国联盟内转移和交接的情形。

据《尚书·尧典》等记载,尧在年老的时候,让邦国联盟内的诸族邦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举舜,说舜面对父亲愚顽、继母凶狠、异母弟弟傲慢逞强,却能以自己的孝行感动全家并和睦相处。经过各方面的考察,尧认为舜足以授天下,于是决定让位于舜。舜正式继位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邦和民众却不信任丹朱,而拥戴舜,舜继位。 舜是有虞氏之人,被称虞舜。

虞舜由东方迁徙到了今晋西南的永济一带,所以舜又被称为“冀州之人”。舜执掌了邦国联盟后,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舜年老的时候,决定将权位让给禹,禹在正式继位前谦让,提出把权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避居于阳城,但是诸邦依然拥戴禹,禹继位。 6.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传说家喻户晓。其传说中既有神话的成分,也有史实素材。

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说“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禹在治理洪水时,“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尸子》说:“河精”曾“授禹《河图》”,禹是按照河神赠送的治水地图来治理洪水,均属于神话。相传禹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用疏通河道、开导川流来取代围堵的方法,治理洪水,获得了成功,当有史实依据。“禹娶涂山氏女”为妻,禹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佳话。 禹治理洪水取得了成功,在族邦联盟中建立了极大的威信。

《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7.夏都二里头 夏代是我国第一个多元一体的统一王朝,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是夏代晚期的王都。二里头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3平方公里以上。在二里头的宫殿建筑群中,一号宫殿最为壮观。由主殿、庭院、廊庑环绕的围墙所组成。

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巍巍壮观,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威严。 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文明特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鼎、爵、斝、盉等礼器;钺、戈、戚、镞等兵器;锛、凿、钻、锥、刀等工具;另外还有各种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和铜铃等。礼器反映等级身份,兵器显示出战争,这些都体现了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社会价值取向。 在二里头还出土了各种玉礼器,如玉钺、玉璋、玉戈、玉刀、玉戚、玉圭等。

这些玉器制作得颇为精美。在一个贵族墓中出土的用绿松石片粘嵌的大型龙形器,是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珍贵的精品。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国,玉器和玉礼器也是其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8.商汤崛起 成汤开创了商王朝。在夏朝末年,商已成为东部的一个强大的邦国。

当时商汤征服了夏朝许多从属国,如《诗经·商颂·长发》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就是说,商汤首先征伐韦国和顾国,然后又征伐了昆吾和夏。《孟子·滕文公下》说“汤始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史记·殷本纪》记载:“当是时,夏桀为虐政荒淫,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又说:“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这是说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灭夏而建立商朝后,国力强盛,取代夏王而成为“天下共主”。 9.甲骨文 甲骨文是占卜时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1899年王懿荣从中药的“龙骨”中发现,1928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河南安阳殷墟首次发掘,至今共发掘甲骨文十五万多片,共有单字四千多个。从文字结构上看,甲骨文已基本具备汉字构成的条件,即所谓“六书”,其中最多的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发现以前,殷商史差不多停留在传说阶段,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得一大批商代的真实史料呈现在学人的面前,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与地上传世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使得人们对商代历史文明的认识与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以及商代考古发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0.青铜文明 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也称为青铜文明。在夏代的二里头文化中有青铜的爵、斝、鼎等,商周时期为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也很发达,秦汉时期青铜器进入尾声。 商代青铜器上已铸有铭文,多数是族徽铭文或祭祀对象名称,也有一些记事内容。商代青铜器厚重庄严,如著名的“后母戊”大鼎,高137厘米,长110厘米,宽77厘米,重达875公斤,造型雄伟浑厚,花纹富丽堂皇,铸造工艺讲究,是用作祭祀的重器。

也有许多青铜器采取了动物造型,如湖南醴陵出土的一件商代铜象尊,以象鼻为注酒口,以敦实有力的四足为支撑。象的全身布满兽纹、夔龙、凤鸟、猛虎等图像,衬托以云雷纹,是一件青铜艺术杰作。 西周青铜器除了继承商代的技术和艺术外,更以青铜器铭文的宏篇巨制而著称于世,许多铜器铭文多达三四百字,最长的《毛公鼎》铭文达497字。西周青铜器铭文记录的内容有:分封授土、奖赏大臣、征伐献俘、职官任命、诉讼刑罚、地域疆界、馈赠交易等,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11.武丁强盛 商王武丁被称为殷高宗,代表商朝晚期的鼎盛时期。

武丁少年时父亲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体验疾苦。即位后他又将出身微贱、曾做过筑城之夫的傅说破格提拔为相。在傅说的辅佐下,武丁修政行德,国力迅速强盛,各诸侯邦国俱宾服。武丁随之对外扩张,东征西伐,《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深入其阻。裒荆之旅”,说商王武丁征伐南方荆楚之地的情形。甲骨文中有大量武丁时期战争卜辞,其中既有武丁率将出征的记录,也有武丁命将出征的记录。甲骨文还记录武丁的配偶妇好将军,曾亲自多次带兵出征。1976年在安阳殷墟宫殿区发掘的妇好墓,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达468件,有“妇好”铭文的就有上百件。

妇好墓中,铜鸮尊、偶方彝、三联甗、大铜钺、象牙杯等造型别致,制作精美,代表商代文明发达的水平。武丁在位长达59年,扩张了商朝的疆域,东到海滨,西到陕西,南至鄂赣,北达辽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2.文王兴周 周文王姬昌在位51年,号称“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商朝末年,位于西部的周邦国,在姬昌即位后,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文王拓展了邦国的领地,征伐崇国、密须、犬夷,在丰修建都邑。

《孟子·梁惠王》等篇说文王行仁政,治理岐山之地的周原,农民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大小官都有分地,子孙继承,作为公禄;商贾往来,关市不收税,水泽里捕鱼不禁止,一人犯罪,妻子不连坐。周边远近邦国、部落纷纷归附于周。为周人灭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的文献中,文王享有崇高的地位。 《史记·周本纪》记载,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

”散宜生等人用计谋向纣王贿赂,使文王免于危难,被释放归回周原。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曾演周易。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文王)拘羑里,演《周易》。” 13.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的商纣王沉醉于安逸享乐,荒淫昏暴,“重刑辟”“厚赋税”,大失民心,并且在对外征伐东夷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在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曾东进至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试图伐纣,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至800个。

但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成熟,令退兵。直到商纣王杀贤臣比干、囚箕子,陷于彻底孤立的时候,武王认为时机已到,于武王十一年元月,率领戎车(主力战车)三百、虎贲(冲锋兵)三千、士卒四万五千人,又联合各友邦军队,出发东征。二月间,周和各路诸侯联军从孟津渡过黄河,到达商郊牧野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二月甲子日的早晨,举行誓师大会,武王历数纣的罪状,申明伐纣是代天行罚、救民于水火,同时勉励友邦冢君和周师官兵,英勇杀敌。誓师完毕,周军向纣王的大军发起攻击。纣发兵七十万迎敌,兵力人数占绝对优势。

然而纣的军队倒戈反攻,商王朝七十万大军顷刻瓦解,纣王大败,逃奔鹿台自焚而死。牧野之战,只用一天时间即告胜利。 14.周初诸侯大分封 周灭商而建立周王朝后,采取了分封制来作为统治广大地区的方式。最初的分封,在武王灭商后开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说周初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姬姓诸侯多是文王、武王、周公的后裔。异姓诸侯有周人的亲戚,有归附周朝的方国乃至部落首领。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封国有:封姜太公于齐,都营邱;封周公于鲁,都奄,周公派长子伯禽就国;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卫,都朝歌;封成王的弟弟叔虞于晋,都唐;封召公于燕,都蓟;封商纣的哥哥微子启于宋,都商丘,等等。这些分封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有义务按期纳贡朝觐,并出兵助周天子征伐。

《逸周书·王会解》记载了在洛阳建成东都“成周”后举行王会诸侯的仪式,记录了西周王朝诸多周边民族前来成周朝见周天子的盛况。 15.周公德治 周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灭商之前,周公辅相武王。武王灭商后两年便因病而亡,成王年幼,周公代成王摄政当国,管叔、蔡叔、霍叔对周公摄政不满,他们勾结武庚,并联合东方夷族势力,发动叛乱。周公亲率大军进行东征,历时三年,平定了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奄、蒲姑、徐夷等十七国。

东征后,周公秉承武王遗志,在洛河北岸营建了洛邑,作为周朝在东方的政治、军事重镇。与之同时,周公将国政移交成王。此后,周公兢兢业业尽到辅佐之责,直至病逝。 周公对于中华文明贡献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制礼作乐,施行德政。周公吸取商灭亡的教训,以敬德保民,施行德政作为安邦治国的国策。

“德”为周公政治理论的核心。周公还对古礼进行加工和改造,将礼纳入了道德范畴。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道德文明的基础。 16.《周易》占筮 《周易》是卜筮之书,以八卦为基础。八卦和筮法起源很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甲骨卜辞中发现有数字组成的八卦符号。司马迁《史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即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期间将《周易》八卦进行演化、完善,由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现在的研究多认为《周易》是在商周之际经多人之手和长期整理而成。 《周易》分成“经”、“传”两部分,“经”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它用“—”和“--”两个基本符号代表阳和阴,分别称为阳爻和阴爻,把“—”和“--”叠列三层,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即八卦。

八卦每一卦代表一基本事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叠可组成六十四卦。“传”的部分是西周之后的人对《周易》的阐释,编成《文言》、《系辞》、《说卦》等十篇,称为《易传》。宋代以前的人认为《易传》为孔子所作,北宋以来有学者怀疑此说。近代以来,许多学者主张《易传》是战国时人总结了前人对《周易》的阐释而编成。

《周易》是我国上古时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它演示了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玄妙关系,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是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滥觞和渊薮。 17.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中第一位称霸者,即位第七年(公元前679年)开始称霸,在中原称霸三十余年。 齐桓公称霸任用管仲为相。《史记·管晏列传》说齐桓称霸,“管仲之谋也”。齐桓公依靠管仲,整顿国政,在相之下设立五官分司管理中央行政机构,建立了以君主为最高管理者的国家管理系统。

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在行政组织中层层建立军事组织。在经济方面,管仲废除公田制,改为按土地的肥瘠,定赋税的轻重。齐国有山有海,管仲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又铸钱调剂物价贵贱,数年之间,国富兵强。 齐桓公称霸后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利用周室的正统地位,团结诸侯,以对抗经常威胁中原的楚和北狄。桓公做霸主,曾救邢救卫救北燕,阻止戎狄的侵扰。

百余年后,孔子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又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君位争夺内乱,霸权移至晋国。 18.战国争雄 战国时七国争雄,首先是魏齐争霸。魏国在魏文侯时任命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最先强盛起来。

齐、秦经过变法后也强大起来,不甘心魏国成为霸主。赵国也不甘受魏的控制,赵与齐结盟,于公元前354年进攻魏的属国卫国。魏派大将庞涓率兵伐赵,攻下了赵的首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国派田忌、孙膑率兵救赵。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解救了赵国之围。

公元前342年,魏大举伐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又派田忌、孙膑领兵救韩。马陵一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接着韩、齐、楚、秦又四面来攻,魏一再失利,向齐表示臣服。 魏国衰弱,秦国趁机东进,出现秦、齐两大强国对峙的局面。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与齐湣王相约共同称帝,一为西帝,一为东帝。燕国大将乐毅联合秦、楚、韩、赵、魏等大举伐齐,攻占齐国70余城池,齐国元气大伤。齐、秦东西对峙的局面也告结束。此后,楚、韩、魏、燕、齐先后衰落。赵与秦的长平之战中战败,40万赵军俘虏被秦军活埋,赵走向衰落。

秦国开始走向统一六国之路。 19.商鞅变法 商鞅,卫国人,原名叫公孙鞅,后秦孝公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故又称商鞅。商鞅先是投奔魏国,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就到了秦国。秦孝公与商鞅交谈后大喜,重用商鞅进行变法。 公元前359年,商鞅第一次变法,提出:

一、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

二、重编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

三、奖励耕织。商鞅新法实施10年,取得显著成绩,秦国日益富强。 公元前350年,秦都从雍迁至咸阳,商鞅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一、推行县制。

二、废井田,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按土地多少纳税。

三、统一度量衡。

四、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亡,太子继位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欲反”,商鞅被迫逃亡,最后在自己的封邑抵抗失败,被处以车裂之刑。因商鞅变法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的主张在商鞅死后,仍得以贯彻实行。

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进而走向兼并六国、推行秦制、建立封建帝国的道路。 20.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一种军事变革。赵国居北方,与东胡、林胡、娄烦、匈奴等游牧民族相邻。这些“胡人”,善于骑马射箭,具有极强的灵活机动能力。为此,赵武灵王决心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当时中原各国以车战和步兵为主,甲士身着宽袍大袖,披着笨重的铠甲,山地作战很不便。但是,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时,遭到公族中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和他们反复辩论,并带头穿胡服,习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一,把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应马上训练、作战。二,组建骑兵,招募骑兵骑射;三,兴建“骑邑”,在赵国境内建设专门训练骑兵的军事据点。 胡服骑射大大提升了赵国的军力,很快赵国首先灭中山国,然后南抑魏、齐,北逐三胡,“辟地千里”。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的优越性,对中原国家军队的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各国逐渐以步骑兵成为军队主力而替代了车兵,“胡服骑射”成为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军事变革。 21.孔子讲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曾做过鲁国季氏家看管仓库的“委吏”等。孔子30岁以后开始收徒讲学,50岁左右参政,最高做到了鲁国司寇(最高司法长官)。 55岁时受排挤,于是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68岁返回鲁国,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73岁去世。

孔子以讲学为业,是最早创立私学的人之一。孔子招收学生,不问出身,不分长幼,不论贫富,主张“有教无类”。传说他收过3000弟子,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门主张“学而优则仕”。孔子的教学内容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课。

孔子教学也治学。他晚年从流传的大量典籍中,筛选、编辑、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称为“六艺”,汉代称之为“六经”,这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弟子对孔子言行的一本记录。 22.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

”还说《老子》(即《道德经》)是老子路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他写下的。 在仅有5000字的《老子》中,阐述了一个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自然观上,老子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在认识论上,老子首倡自觉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认为应该用自觉来体验、认识这个世界。老子对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辩证法思想。

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

一、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诸如“有无相望,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 老子反对统治者的苛暴,主张以“无为”治国;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还揭露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还说《老子》(即《道德经》)是老子路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他写下的。

在仅有5000字的《老子》中,阐述了一个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自然观上,老子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在认识论上,老子首倡自觉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认为应该用自觉来体验、认识这个世界。老子对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

一、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诸如“有无相望,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 老子反对统治者的苛暴,主张以“无为”治国;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还揭露了统治制度的道德虚伪性和欺骗性。老子推崇保守落后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主张“无知无欲”,“结绳记事”;向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生活。 23.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楚威王曾派使者带着贵重礼物聘他做宰相,庄子说:“我宁游戏污读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生活贫穷,曾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用带子系着破鞋去见魏王。晚年他曾靠打草鞋谋生,过着一介贫穷知识分子的生活,“著书十余万言”。现存《庄子》一书共33篇,一般认为内篇7篇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都是掺杂有其门人及后人的作品。 庄子将老子的“道”加以进一步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洞察了人生的苦难,提出“逍遥”作为人生追求的境界,他在《逍遥游》中举例说,北海有一种叫鲲的鱼,非常巨大,有几千里长,它化而为鸟叫鹏,鹏的背也不知有几千里。鹏飞动的时候“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鹏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向“南冥”天池的,可是,大鹏的高飞还要借助于长翼和大风,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则是: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着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界! 24.墨子与《墨经》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墨子思想的《墨子》也称为《墨经》,由其门人整理而成。墨子开创的思想体系有十大内容:“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其中“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

“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视人如己。要“兼爱”,就要反对战争,即“非攻”。“尚贤”要求国君不分等级、不论出身,举贤任能。“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要求人们与上面保持一致。“节用”、“节葬”、“非乐”是反对贵族的奢侈腐化,提倡节俭,反对厚葬。

墨子认为音乐、舞蹈都属于奢侈享乐的东西,所以主张“非乐”。“非命”是反对命定论,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但他又主张“尊天”,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能赏善罚恶,主张顺从“天志”。同时还认为鬼神是存在的,主张“事鬼”。 墨家在逻辑学、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25.孟子论政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传世有《孟子》。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原本人人都有,这是天生的仁、义、礼、智的根苗。孟子提出实行“仁政”的学说。他主张国君要“推恩”,把本性中的“善”加以推广,就是“仁”。

他认为推行“仁政”,就得使民有恒产。“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恒产”是长期占有的财产;“恒心”是稳定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标准。这就要求国君为民制产,让民有自己的田地,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百姓之“恒产”。

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思想;提出“舍生而取义”的价值观念;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道德标准。 26.稷下学宫 与百家争鸣 “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战国时,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主要的有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黄老等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可考者就有淳于髡、孟子、田骈、慎到、环渊、荀子、鲁仲连、邹衍等19人。李斯、韩非、公孙龙、屈原等也曾来稷下游说或进行学术访问。

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自由发表学术见解。各家各派所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有王霸之辩、义利之辩、天人之学、人性之论、世界本原、名实之辩、阴阳五行之说等等。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使他们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27.法家韩非 韩非,战国末年人,是韩国的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讲究法家之学。曾多次上书劝谏韩安王采用富国强兵的办法,没有被采纳,于是退而著书立说。 其学说传到秦国,秦王政(即秦始皇)正准备统一天下,读到韩非所著《孤愤》、《五蠹》等篇,极为赞赏,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起兵伐韩,迫韩交出韩非。公元前233年韩非到秦,秦王政大喜,与韩非日夜交谈。然而,韩非的到来引起李斯的妒忌,他进谗言陷害韩非,韩非被下狱,李斯送毒药迫使韩非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受到秦始皇、李斯、秦二世的遵循,成为秦王朝的指导思想。 韩非提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他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唯一准绳,术即权术是君主驾驭和控制臣民的手段,势即权威是“人主之筋力也”,是实施法和术的前提。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须结合使用。 28.《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三百篇”,是我国诗歌的起点和源头。

《诗经》原称为《诗》,后经孔子修订后成为儒家的经典,故称为《诗经》。《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又称《国风》,即十五国风,保存有大量民歌,是《诗经》的精华。《雅》分《小雅》和《大雅》,多是贵族歌颂帝王功绩的作品。《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内容是祭祀或大朝会时用于歌功颂德的颂歌。

《诗经》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前人归纳为“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即铺陈直叙,“比”即比喻,“兴”即起兴,即先说其他的事物、景象来引出自己所要歌颂的事情。《诗经》在春秋时代就有极大的影响,公卿大夫往往在政治、外交场合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情志,《诗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9.屈原与《离骚》 屈原,名平,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生活在楚怀王时期。

开始时受到楚怀王信任重用,担任左徒的高官,掌管出纳号令,参与楚国内政外交。他主张通过制定新法令来改革楚国的政治,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他要求“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偏邪)”(《离骚》),就是要选拔贤能担任官吏,按照法令的准则来办事。结果他遭到子兰(楚怀王幼子)、郑袖(楚怀王宠姬)和上官大夫等贵族的迫害。楚怀王听信谗言,免除他的官职,并把他放逐。

顷襄王继位后,他又再度被放逐。等到楚被秦攻破,国都郢失守,屈原见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绝望已极,投汨罗江自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全诗二千四百多字。诗人从自己的身世、品德写起,表现了他追求崇高理想的坚贞意志和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揭露了楚国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势力的猖狂。

屈原的诗篇,继承了《诗经》的优秀传统,开拓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0.《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末期齐国田氏家族。他从齐国出走到了吴国,觐见吴王阖闾,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拜孙武为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孙子兵法》具有辩证法思想特征,将军事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注意把握事物转化上的“节”与“度”,善于透过现象而抓住本质,反对消极被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整篇《孙子兵法》都是讲如何克敌制胜的方法和手段,讲各种各样的谋略。 《孙子兵法》以其伟大而深刻的思想、丰赡详备的内容,而为其他兵家著述所难以企及,对中国历代军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千古武学之宗。 31.李冰与都江堰 都江堰著名的水利工程,由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和儿子二郎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修筑在岷江流经四川灌县西边。

岷江发源于四川西北部,在灌县以下,经常泛滥成灾,洪水过后,又出现旱灾。公元前250年,李冰父子最初治理岷江时,先是在岷江东岸、灌县西边的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引江水灌溉田地,这个缺口被称为“宝瓶口”,玉垒山分离出来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的地势较高,引进的江水流量不大,分洪灌溉的作用不大。于是李冰父子率人在岷江的江心筑起堤堰把江水一分为二,分成内江、外江两股,又用类似于栅栏的、可活动的杩槎把两股水拦住。涨水时把两边的杩槎都打开以泄洪,干旱时把外江的杩槎栏起,使内江的水位高涨,引入宝瓶口以灌溉耕田。

都江堰不仅彻底解决了岷江的水患,而且使成都平原的300多万亩耕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使成都平原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使水流平稳,促进了航运的发展。都江堰把水害改变成水利的功效,至今仍发挥着作用,李冰父子也因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流芳千古。 32.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一是通过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二是统一南岭,统一西南夷,征伐匈奴;三是废除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四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亲政,他重用李斯、尉缭一文一武,筹划统一六国的行动。

在历时10年的统一战争中,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又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的推行,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即进行了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化,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

篆书通行的同时,又创造出一种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即“隶书”。秦始皇派程邈对隶书进行整理,在全国推行。同时,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33.大泽聚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据秦朝法律,“失期当斩”。担任屯长的陈胜与吴广商议,认为逃亡是死,起义也是死,不如拼死夺取政权。

他们还认为“天下苦秦久矣”,若乘此时起义,天下“宜多应者”。于是陈胜吴广杀死两名押送的秦尉,举行反秦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先后攻占了大泽乡、蕲县,队伍迅速扩大,到攻下楚的故都陈(今河南淮阳)时,已有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战士数万人。此时,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胜称王后,派吴广率主力军进攻荥阳,另派起义军南取九江,东南取广陵,西南取南阳,北取魏地;还以周文为将军,率军进攻关中。

周文被章邯击败后自杀,吴广被部将杀害,陈胜在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其车夫庄贾杀害。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 34.楚汉相争 陈胜起义后,项羽、刘邦等起兵响应。巨鹿一战,项羽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主力。而刘邦先于项羽到达关中,接受了秦子婴的投降,秦朝灭亡。

接着项羽率大军入关中。刘邦以卑辞屈服的姿态逃过“鸿门宴”之劫。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汉中,项羽共分封18个王。 不久,田荣自称齐王,与彭越联合起兵反楚。刘邦听从韩信之计,暗度陈仓,占领关中,并乘项羽攻打齐王田荣之机,率兵攻占项羽都会彭城。

项羽急率3万精兵回师,刘邦战败,退守荥阳。刘邦一面派人与项羽和谈,以图缓兵;一面用反间计,使项羽谋臣范增离开了项羽。彭越在梁地袭击楚军,断楚粮道;大将韩信攻下齐、燕,从东方威胁楚军;刘邦又南联九江王英布,项羽势力由强转弱。公元前203年,项羽向汉求和,约定以鸿沟为界,双方罢兵。项羽引兵东归。

刘邦发兵追击,围项羽于垓下,项羽溃败后突围至乌江自杀。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附近的氾水之南,国号汉,五月迁都于长安,建立了汉王朝。 35.《大风歌》 《大风歌》乃刘邦所作。公元前203年12月,刘邦与项羽垓下(今安徽固镇界)之战,项羽自杀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刘邦为了战胜项羽,听从张良、陈平等人的建议,分封韩信、英布、彭越等人为王,以换取他们对刘邦的支持。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后,刘邦即开始消灭这些异姓王。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十月,刘邦击败英布,还师经过故乡沛县(今属江苏),召集故乡父老兄弟同饮,酒酣时,高祖击筑而歌《大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词以楚歌的形式,表达了成就天下霸业、衣锦还乡以及求贤纳士的迫切心情,气势宏伟,千古流传。 36.文景之治 汉代在文帝和景帝时,推行汉初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同时减轻税率,下诏减免田税。刑罚中废除了“诽谤妖言”法、“收孥相坐法”,废除肉刑。文帝广求人才,改革任官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文帝还躬自俭约,不允许贵族官僚滥事搜刮,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西汉王朝统治渐趋稳定,社会富庶繁荣。 文帝死后,其子景帝即位。

继续推行文帝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即位后节俭爱民,与民休息,田赋三十税一;他大力兴办水利事业,促进农业生产;省刑减罚,减轻笞刑。任内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规定王子受封为王,只是征收租税,不管政事,打击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文帝、景帝两代在位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扭转了汉初经济落后、政局动荡的局面,呈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的繁荣景象,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 37.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汉朝第五代皇帝,在位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汉朝盛世之君。

在政治方面,他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在经济方面,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奸商;并将盐、铁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发展了农业经济。在军事方面,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征战匈奴,经44年的对匈奴用兵,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政府相对抗,保证了北部边疆乃至全国的安全。在外交方面,他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开拓了西北边疆,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联系。

在东北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在卫氏的统治地区,设置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四郡。在南方,汉武帝灭南粤、发兵出击西南夷,使夜郎、滇等政权及许多部落归附汉朝。汉武帝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个扩大中国疆域的皇帝,奠定了中国辽阔疆域的基础。 38.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率一百多随从出使西域。

在路径匈奴时,张骞被俘。匈奴对他威逼利诱,但他誓死不降。在十余年中,张骞终于寻得机会从匈奴逃脱,西行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经康居(今撒马尔罕),抵达大月氏。此时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作战。张骞在大月氏、大夏逗留一年多,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截获。

乘匈奴内乱,张骞逃回汉朝,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率领300人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携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达乌孙,欲说服乌孙东返,与汉共同抵御匈奴,但未成功,于是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前115年,张骞和乌孙的使者几十人回到长安。张骞的副使们也带着其他国家的使者回到长安。

从此,西域不断派使者到长安,西汉也遣使者到西域各国去,建立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从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卓越贡献,举世称道。 39.汉代太学 与独尊儒术 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西汉早期,只有私家教学,没有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

老师称博士,学生称太学生或博士弟子。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学习内容。汉武帝起初批准博士弟子员50人,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时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 汉初,朝廷为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汉武帝为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统治,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制政策。

尤其是在选拔官吏时,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的主要条件,儒学得到独尊的地位,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 40.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受父亲熏陶,熟读史籍,曾从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遍游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各地,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修撰《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获罪下狱,遭受宫刑。公元前96年,被赦出狱,为中书令。他继续著史籍,经10余年的艰苦努力,完成《史记》巨著。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开创了史书的纪传体,堪称第一部中国通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既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他“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实事求是。叙述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褒有贬,爱憎分明。司马迁自述此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史记》在中国史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1.汉赋与乐府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韵体散文,“不歌而诵”,用韵语细腻地描写各式各样的事物,“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即为赋在文学上的作用。汉初受屈原楚辞的影响,盛行骚体赋,主要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武帝时,汉赋走上极盛阶段,司马相如是最大的辞赋家,他的《子虚赋》、《上林赋》是这个时期赋的代表作。其后,杨雄作赋,用思深沉,构辞精密,也是辞赋大家。 汉代还盛行乐府诗。

朝廷设立乐府采集民间讴谣,使它成为乐府歌诗。汉武帝时,乐府广泛地在民间采集民歌,集中于乐府。这些民歌经文人加工,又出自民间,故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和民众的爱憎感情。许多篇章有完整的故事性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既细腻又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成为文学中的瑰宝。在乐府民歌中,《陌上桑》是极负盛名的佳作。

五言歌谣,到东汉时期得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内容简介(一)"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资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