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派遣仪式上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唯辛代表学院致欢迎词
中国美协领导吴长江、陶勤,中国人民大艺术学院领导徐唯辛、徐庆平与本年度10位研修人员 6月29日,“2012年度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派遣仪式”暨“研修工程成果进校园”捐赠仪式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唯辛、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研究院院长徐庆平等与2012年度10位研修人员巨石、邹文、杨建军、张学忠、张玉梅、边巴、江林、郑勤砚、童雁汝南、陈晓蕾以及部分往届研修人员、学生代表出席了仪式。 吴长江表示,本批海外研修工程在派遣地区方面实现了突破,首次覆盖到了五大洲,以往申报课题较冷的非洲、南美洲、大洋洲都将留下研修人员的足迹,这势必填补对国际美术整体研究的空白。据吴长江介绍,海外研修工程在过去几年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针对性强、科学有效、成果鲜活等运行特点,并成为推动国家美术发展的一支强劲力量。同时,在各研修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国外众多鲜活的成果资料被带回国内,丰富了美术界的信息储备,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美术家队伍已初具规模。 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进校园”捐赠活动启动仪式中,中国美协将两批海外研修成果集以及近年来中国美协外事展览工作中编撰的成果画册,全数分赠给全国各地150余所主要高校,共计捐赠图书1500余册。陶勤表示,此次捐赠活动是中国美协对高校美育工作的支持和各高校对中国美协工作协助的回馈,这不仅充实了各高校图书馆藏,也将进一步扩大海外研修工程及中国美术世界行在高校中的影响力。捐赠仪式后,往届研修人员与艺术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座谈,就研修经历和体会等情况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据悉,“中国美协海外研修工程成果进校园”活动计划还将在北京主要高校陆续举行捐赠仪式,届时仍将邀请往届研修人员一同座谈交流,使同学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研修人员,深入了解海外研修工程背后的故事。
浅议美术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
朱伟:用传统水墨说现在的事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浅论安格尔:无赖与基因超载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组图)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左庄伟:写生,东西方人的不同诠释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书法视觉化会成为代表时代的书风
书画造假形成完整地下灰色产业链
贾方舟: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坚守一种学术姿态
美术馆不是货仓:要重视学术含量
倪昆:社会性艺术实践
石溪谷:什么是传统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冷热辩证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
梅墨生:写生随谈(组图)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
宋永进:当代绘画的三重境界:内容、形式、内容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
林风眠的风景与花鸟题材画:墨色的和声(图)
水天中:论格调(图)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评论:建筑不仅关乎空间使用 更是处理人的虚荣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朱壶如诗说宝璜(图)
仕女画的新思考——谈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
曾振伟:比起日韩雕塑,中国主流美学表现较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