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测评,作为中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对于《意见》引发的争议,笔者认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接受良好的、全面的艺术基础性培养,也是很必要的。但是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孩子学习、受到家长欢迎、得到学校肯定,这还需要多方探讨和协调。
不得不说,“功利性”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如果不能“开卷有益”,那就不读书;如果不能“加分数”,那就不学艺术。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是在很多家长的心里,这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心态。将艺术教育和中高考升学挂钩,其实是一种良性的促进方案和办法,也是把握了大部分家长心态的做法。
但究竟如何量化艺术的学习和修养,笔者认为不能简单按照操作乐器的熟练程度,或者绘画的技巧作为标准,而是应更多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将艺术教育和其他科目中的知识结构相结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加入艺术学习的部分。比如,能否在历史课学习文艺复兴的时候,在艺术课程中加入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在历史课的学习范围中加入音乐美术的部分,如米开朗琪罗和管风琴,以及相对的历史年代,在二者的结合中让孩子更好地体会和了解,进而综合、立体地掌握那一时期艺术的萌芽和变化,这样的艺术教育也许更能被孩子接受。将知识结构穿插组合,应该是改进和提高未来教学特别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大方向。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的艺术活动,比如艺术团体的活动——合唱团、管弦乐团、美术小组、书法协会等,并将活动纳入学分制,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己喜爱的艺术活动和学习,有针对性地对每一名孩子进行引导。兴趣是在孩童阶段学习的最大原动力,孩子不喜欢学习艺术,不代表性格顽劣,更多的是家长和学校没有把孩子学习艺术的热情激发起来。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别,进行不同的开发和引导,这也很重要,这部分不光需要学校的重视,更多的是需要艺术工作者投身学校艺术教育,为提高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终如何评判孩子的艺术素养,也不应该单纯地落到考核成绩上。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很难进行考核,不能通过简单量化对其进行评定,但是可以以孩子的综合行为作为参考。比如,是不是对美有了更高的了解和认识,是不是通过艺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是不是通过学习喜欢上了一些艺术类别,这些改变都可以通过老师的观察来加以考核。孩子们的反馈是最真实的,而落在卷面上的分数,只不过是分数罢了。
同时,很多社会上经营的培训机构都认为春天来了。在这个契机之下,更多的家长可能会不满足于学校的艺术课程,把孩子送到社会培训机构里来进行艺术培训,笔者也听到了一些负责艺术培训的机构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课程安排。但笔者认为,业余时间学习艺术应该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在抗拒和逆反的情况下进行教育,花了钱不说,还磨灭了兴趣,最后的损失不仅仅是那一点点的分数,更是孩子对于艺术一生的态度。
联合国邀残疾人画家吴汉华办画展
澳籍华人画家赴浙江湖州办画展 进行美术交流
“田树苌书画展”本周三开幕
湘潭耄耋老人办书画展 呼吁保护传统文化
《进击的巨人》原作者老家举办画展
江苏画家巴黎画展获奖
当代中国画展在河南遂平举办
陈逸青油画展今日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梅花赋”主题画展18日开展
葛晓弘水墨画展亮相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
李铁雁水墨画展亮相兰州国学馆
金陵画鱼人——丁长荣七十岁画展
杨帆画作参展江苏省首届水粉画展
“韩璐水墨花鸟画展”在义举行
台湾知名画家陈永模首次在欧洲举办个人画展
何永生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
“四川·中国书画展”惊艳京城
扬州举办蒋志鑫大写意山水画展
蜕变下的回声——罗丹2013上海油画展将在沪举行
巢国庆办书画展
陈万年书画展在汕尾举行
广东省版画展4月25日在莞城美术馆举行
耿汉精品画展西安举行
五中高三学生把画展办到德国
旅美画家举办大写意书画展 共展出100余幅作品
黄东辉书画展开展
纪念王琦先生从艺7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赵洪星国画展昨日在沈阳举行
漯河市举办李沃源书画展
“贺成 贺兰山省亲画展”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