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造福民众,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如何推进,如何落实,则有理念差异,尤其体现在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
现在谈起城镇改扩建,一听到“本地要亮出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来,就不免担心那里一应习俗文化,连同其物质载体古迹遗址,会不会在他那个“大”规划中置于小而又小的地位,甚至索性扫地以尽。
实在是前车之鉴太多。前些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曾撰文指出:“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令人揪心的是,国家公布的1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或拆真建假,导致面目全非,名存实亡。”记得两年多前,新华社公布2011年底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出的是全国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其中约4.4万处已拆毁。消失率竟达到8%!
“拆”字当头,一推到底,面目全非。如此这般,不仅在于规划设计简单,政绩效果立见,而且更在于某些官员心里,那潜台词原本即“旧城镇是烂摊子,古旧建筑又不能用来生钱,花那个保护功夫太不值”。是的,比起大拆大建,竖高楼造商铺,转眼间赚得盆满钵满,那陈年古董真没法子可比,真叫“没用”。可是,在文物古迹保护上也“唯GDP论”,不是可笑吗?庄子的话,大概是针对他们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们知道,保护好蓝天、绿地、净水,有这些自然层面诸多的“无用”,方有人类之大用。社会层面也一样,保护好不赚钱的文物古迹,大有作用。
首先是认识作用。时代不同了,科技突飞猛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漠视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应当看到,从先人的习俗文化连同其物质载体古迹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其卓绝智慧,获得其丰厚泽溉。比如一些江南乡镇,千百年来物阜民丰、家给人足,产品甚至远销天南海北,但是都能够因地制宜,做到自我循环、不留污染。诸如此类的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型乡镇文化,不值得我们深思?用学者的话说:“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这也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理宜珍视和继承,前提则是保护。
还有激励作用。文物古迹遗址,积淀前辈的经历,焕发后人的精神。前些时,听几位学者呼吁保护抗战遗址和文物,说起走访两次淞沪抗战遗迹,发现相当部分已显破败,甚至湮没于荒草丛中,结论是生存状况堪忧,亟待加强保护。类似的呼吁,理当百分之百地响应。须知一块残垣断壁,一栋指挥所小楼……凡此遗址旧迹,象征着殊死厮杀,回响着枪炮尖啸,也就凝结着前辈不屈抗争的精神。借用关汉卿《单刀会》唱词:“这也不是江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一页英雄主义的民族救亡史,岂容一翻过就忘?保护之,铭刻之,宣传之,弘扬之,从而达到激励后人爱国奋斗的情愫,真是千金难买!
自然,生活要发展,城市要更新。保护古迹,也讲究不同等级,需要区别对待。君不见上海的“新天地”,传统的石库门街区外观犹存,但是融入了现代感的新建筑,形成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住宅于一体的特色小区。不消说,凡是获得各方首肯的遗址开发,特色都在于建筑维护须“修旧如旧”,经营宗旨则一切尊重历史,服从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
“绿脸俑”亮相陕西历史博物馆
“一念”王超个展
与造物游——青年艺术家水墨计划展
清初画坛才女吴琪《溪头老树图》
曾三凯绘画作品展将开幕
美术馆传统藏品的当代策展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展”江苏展出
“绿光”艺·凯旋夏季特别展-第二回
异域来风,到深博领略玛雅文明的神奇
“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新西兰巡展
第八届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将办
意大利要求纽约归还一幅拿破仑时期油画(组图)
石少华:用影像铭刻国家记忆
中韩书画交流展在昆明揭幕 吸引市民观赏点赞
2018典亚艺博及水墨艺博将在香港举办
江苏青年工艺家展出非遗精品 传承民间工艺之美
“口哨”陈文华个展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亮相天津
金秋两大知名艺博会将同期亮相香港
“行走的画笔——中国画家眼中的非洲”开启国内巡展
“在·海上”2018上海名家邀请展
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
中国北方民间美术作品走进比利时
西安将迎来本土史上规模最大当代艺术展
墨彩万钧——陆沉的水墨艺术将举办
夏理斌绘画作品展 ——2018恭王府中青年艺术季(组图)
青年图书编辑醉心书画20余年 115件作品重庆展出
国内首个新媒体敦煌乐舞专题展将延展至9月下旬
2018中国·意大利版画作品联展开幕
唐代精品文物亮相国家博物馆一展“大唐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