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造福民众,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如何推进,如何落实,则有理念差异,尤其体现在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
现在谈起城镇改扩建,一听到“本地要亮出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来,就不免担心那里一应习俗文化,连同其物质载体古迹遗址,会不会在他那个“大”规划中置于小而又小的地位,甚至索性扫地以尽。
实在是前车之鉴太多。前些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曾撰文指出:“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令人揪心的是,国家公布的1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或拆真建假,导致面目全非,名存实亡。”记得两年多前,新华社公布2011年底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出的是全国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其中约4.4万处已拆毁。消失率竟达到8%!
“拆”字当头,一推到底,面目全非。如此这般,不仅在于规划设计简单,政绩效果立见,而且更在于某些官员心里,那潜台词原本即“旧城镇是烂摊子,古旧建筑又不能用来生钱,花那个保护功夫太不值”。是的,比起大拆大建,竖高楼造商铺,转眼间赚得盆满钵满,那陈年古董真没法子可比,真叫“没用”。可是,在文物古迹保护上也“唯GDP论”,不是可笑吗?庄子的话,大概是针对他们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们知道,保护好蓝天、绿地、净水,有这些自然层面诸多的“无用”,方有人类之大用。社会层面也一样,保护好不赚钱的文物古迹,大有作用。
首先是认识作用。时代不同了,科技突飞猛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漠视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应当看到,从先人的习俗文化连同其物质载体古迹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其卓绝智慧,获得其丰厚泽溉。比如一些江南乡镇,千百年来物阜民丰、家给人足,产品甚至远销天南海北,但是都能够因地制宜,做到自我循环、不留污染。诸如此类的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型乡镇文化,不值得我们深思?用学者的话说:“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这也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理宜珍视和继承,前提则是保护。
还有激励作用。文物古迹遗址,积淀前辈的经历,焕发后人的精神。前些时,听几位学者呼吁保护抗战遗址和文物,说起走访两次淞沪抗战遗迹,发现相当部分已显破败,甚至湮没于荒草丛中,结论是生存状况堪忧,亟待加强保护。类似的呼吁,理当百分之百地响应。须知一块残垣断壁,一栋指挥所小楼……凡此遗址旧迹,象征着殊死厮杀,回响着枪炮尖啸,也就凝结着前辈不屈抗争的精神。借用关汉卿《单刀会》唱词:“这也不是江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一页英雄主义的民族救亡史,岂容一翻过就忘?保护之,铭刻之,宣传之,弘扬之,从而达到激励后人爱国奋斗的情愫,真是千金难买!
自然,生活要发展,城市要更新。保护古迹,也讲究不同等级,需要区别对待。君不见上海的“新天地”,传统的石库门街区外观犹存,但是融入了现代感的新建筑,形成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住宅于一体的特色小区。不消说,凡是获得各方首肯的遗址开发,特色都在于建筑维护须“修旧如旧”,经营宗旨则一切尊重历史,服从于保护城市历史风貌。
中国漆器种类和制作方法(二)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谢燚个展
水墨中国·叙事中国----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艺术展
瓷画:当珍
“醉爱”吴松个展
跨媒介艺术展 让艺术噪起来
“大唐清风”首届扇面艺术邀请展举行
永宣盛世里那些艺术的风雅和传说
一个时代的记忆博物馆:中国绝版粮票鉴赏
流通纪念币九宗最,你知多少?
漫谈商周时期的鱼形玉器
“抽象的颜色”龚燕个人作品展
出类—穿行焦虑的年代群展开幕
《东方艺术之源》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苏州开幕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联合展
“观瓷”当代陶瓷艺术邀请展
“双向复制”卢昊的记忆术及其实践
邮票上忆童年:扔沙包、滚铁环、跳房子
南希潮:当代萨满
青铜小灶的世俗生活
“最近的事儿挺多”张晓个展
古钱币里的端午节
南红和绿松石被称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玉石
邮票上的孑遗植物
用大数据为艺术品溯源,艺术品鉴证亮相京交会(组图)
庞均的艺术
“红——当代油画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即将开幕
“巧儿遇竹”文光锡铜版画作品展
老漫画期刊 成收藏新贵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杨长喜山水画高研班招生简章(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