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级“大师”评选的真实意愿不在于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繁荣而在于做局捞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陶瓷“大师”的庄家之间的竞争,“大师”发证机构之间相互诋毁、相互打压、相互排挤成为常态。2010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评出首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主办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表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将“拒录”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2012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导筹建“中华陶瓷艺术大师联盟”,2013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导“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同时还成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设计中心”、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杰出贡献奖”,呈分庭抗礼之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2012年之后一年时间内连续评选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等诸多“大师”称号。
国家级“大师”的批量制造也引发省市级“大师”连环反应,尤其引发当代陶瓷艺术“大师”的“产出”热潮。相对于其他“大师”,陶瓷“大师”因其独特的审美“大众性”及国际化认知,也成为竞争最激烈、含金量最高的大师头衔之一。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大师的名号,是利益驱动下官商运作的结果。一位艺术批评家说:“文化乱象的根源是利益驱动,甚至牵扯到一些腐败行为。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资质平平的文化工作者捧成‘大师’,‘大师’有身价了,创作的作品成‘珍品’了,‘大师’得利,一些官员拿这些‘大师’作品送礼,也得利,双方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古已有之,被称为‘雅贿’。”
“大师”之所以受追捧,与市场畸形价格评定体系有关。一位藏家说,从地方级大师到国家级大师,不同机构协会评选的各类“大师”称号就有将近20种。市场上工艺作品的标价同大师的“级别”关系很大,同一件作品,从省高工到省级大师,价格可以翻一倍,如果再成为国家级大师,至少再翻一倍。
与学问领域的“大师”极度稀缺相比,当代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大师”繁华得令人眼花缭乱,但具讽刺意味的是,近百年来,中国大陆日用陶瓷整体上在当代世界陶瓷王国里处于“地摊货”低层级,设计观念落后,质低价廉,甚至为海外陶瓷名牌贴牌生产,成了世界品牌陶瓷的加工厂。中国陶艺在国际上的品质低势位并未因近年来诸类、诸级陶瓷艺术“大师”的极速“生产”而有所改观。成千上万陶瓷艺术“大师”未能创造出世界级的陶瓷艺术极品,未能创造出与千余年前祖辈陶瓷艺人比肩而立的陶瓷器物,颇具悖论和反讽意味。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分析说,是艺术标准之外的价值评判在推波助澜。由于艺术品价值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很多艺术品购买者和收藏者缺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这样,创作者的名头甚至官位就成为其作品价值的标签。在火热的艺术市场,“大师”的名头不管有没有体现艺术水准,都与艺术作品的价格直接相关。
让“大师”返璞归真,也是艺术品市场和艺术业态回归常态的过程。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画家冯远对记者说,大师称谓有的是“时名”,有的是“史名”。艺术界需要大师、期待大师,但大师要由后人来评,而不是由当代人说。艺术工作者克服功利思想,潜心创作,祛除浮躁,才会有艺术进步,艺术生态才是成熟健康的。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开幕
2018年聊城大学书法学专业录取分数线
燕守谷书法近作展在临沂市博物馆开幕
明德杯纪念建军91周年书法联展开幕
聊城大学2018年山东省属公费师范生艺术类录取线
“等待穆隆古”辛非维·恩祖彼个展
“城市回声”Ariane Blais个展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工业摄影精品展”在沈阳开展
当代“宋代名窑”艺术精品展举行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潮起珠江 逐梦远航——记“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展
“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将开展
成都画院再赴西部写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目营心匠——精微素描绘画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笔有所运
河南科技学院2018年甘肃省艺术类专业录取线
浙江科技学院2018年山东省艺术专业录取线
《理性的承载》中国优秀画家邀请展在北京世纪坛隆重开幕
青铜见证商周蜀道:三地青铜器联展
内蒙古长城历史文化展将于8月10日开展
“多彩八月”2018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优秀作品展在青岛开幕
青田石雕的多样化题材
“机器不孤单”机器三部曲
“书林写意——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国博
坐标重置·上海当代艺术展即将启幕
91位将军书法作品上海展出
“木里乾坤”吴尧辉木雕艺术精品展
常熟理工学院2018年江苏省艺术专业录取线
读陈湘波的“四季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