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泰书法
在中国书法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书法艺术经历了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与书法主流群体身份的专业化嬗变。伴随着传统文化生态的渐行渐远,直接导致了古典书法文化的式微。然而,在现代化书法运动的底层,有这么一个坚守传统文化的乡贤群体,他们的身上有着浓郁的怀古情节与传统底蕴,他们的书法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心素似简,根底里却充盈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他们延续着古典书法的生长机制,虽然在当代书坛是非主流的身份,但他们的书法理想与书法实践,演绎出传统书法最为可贵的精神品质。温州泰顺的薛国泰先生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位书法家。
一
薛国泰先生已愈古稀,少时即喜爱书法,10岁为乡邻写对联、牌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生当过公社文书,做过电影放映员。1980年参加浙江省职工业余美术摄影书法篆刻展览,与温州的马亦钊先生同为6位获奖者之一。由于书法的机缘,先生于八九十年代辗转于泰顺县外贸美术公司、三魁镇区委、县文化馆,因为在各类书法展中屡屡获奖,被喻为“全县一枝笔”。
先生书法发蒙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初学顔柳楷书,稍长有幸得赵孟頫行书帖,颇为喜爱,并浸淫其中研习数十载。直至1982年春,先生专程赴杭拜谒浙江书坛前辈沙孟海先生。当沙老得知他是来自乡村的书法爱好者时,几多鼓励,并指出不能只学赵孟頫一家,应该广涉博取,上溯晋唐书法。此后,先生开始广泛临习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及二王法帖,遍习顔真卿《争座位》、《祭侄稿》以及宋四家书法。薛国泰先生孜孜不倦,矻矻勤进,无论寒暑,耕耘不辍,成就卓然。他临摹涉猎广泛,兼收并蓄,学颜化颜,习赵出赵,长于行草书及草书,技法娴熟,造诣颇深,缘于二王又自成风格;他执着地将“小草”的沉稳与“大草”的狂放进行着完美融合的探索,且总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总在不断地探索着继承和创新;他把篆法、隶书作为调味品,偶而为之,亦颇见功底。
先生执着书艺60余年,其内敛的心境,乡村静宓的环境,使其对书艺的追求淡定从容,且从未间断。踏实的追求,在其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秀润、朴实、简约的韵致。在艰辛的生活磨砺中,从未消蚀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世事的纷扰和跌宕的人生,转换成对书法艺术的平谈静寞。
二
从书法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于书法家有着潜在而稳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书法家在书法创作中挥之不去的基因。薛国泰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温州泰顺人,泰顺文化对于先生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泰顺位于温州西南,山水清幽,其文脉源远流长。自明景泰年间建县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以后,诸多世家巨族迁至泰顺,带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清中叶以后,泰顺贤人辈出,如清代的曾镛、董正扬、潘鼎、潘自强、盘其祝、林毓材、周恩锜、潘家骥、范鸿书、许笃仁等,清林鹗的《分疆录》和《泰顺县志》多有记载。泰顺文化中具有“中和”的审美理念。薛国泰先生的书法艺术追求“尽善尽美”,正是因为其表现了“中和”、“正锋”等中庸之美,体现出先生的书法态度与风格取向。
“中和”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书法的重要风格基因。项穆《书法雅言》说:“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含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也。” 无论是二王、宋四家,还是赵董,都追求清逸中和的美学理念。薛国泰先生的书法与人生呈现同构关系,心素似简的心态带来平淡中和的书风。纵观2011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的《薛国泰书法作品集》中的作品,以行楷与草书为主体,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均显现难得的中和之气。诸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楷书作品,布局朴素,行笔有条不紊,节奏平和。李白的《蜀道难》草书五屏作品,线条圆润,粗细均匀,一反草书的迭宕起伏之势,取而代之的是圆转与流畅的笔势,追求草书的中和之气。最为典型的是临顔真卿的《争座位帖》,与原帖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虎虎有生气的风格不同,写出了中和平静的态势,结体与王羲之的《圣教序》相类,虽然是临作,但有自己的思考。可以说“中和”是薛国泰先生的审美理想,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无论是创作,还是临作,都一并纳入“中和”的审美范畴之中。
三
自古以来,诗词与书法有着某种不解之缘。薛国泰书法艺术与乡邦的诗词文化融为一体,薛老先生遒劲有力的墨宝与飘逸流香的诗词,汇集成册,给人视觉上一种美的感受。在《薛国泰书法作品集》中,不仅展现了我国历代名人的部分诗词作品,还看到许多泰顺当代诗词界诸如吴久赖、潘家敏、潘杨俊、林小永等诗人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承载着泰顺文化。以书法的形式写当代泰顺诗人的作品,彰显出薛国泰先生对于乡邦文化的提携之心。
薛国泰先生与我,是良师益友,开启了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有幸蒙其点拨,得以初窥书法艺术门径。在先生身上让我看到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从先生的为人、为艺中感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他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狂噪,理性而不盲从,这或许是从艺者最为重要的精神归旨!
陈逸飞雕塑作品《东方少女》苏州首展即将开幕(组图)
“绿脸俑”亮相陕西历史博物馆
漆器捧盒 时光的工艺
2018年西华大学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行走的画笔——中国画家眼中的非洲”开启国内巡展
2018年沈阳工业大学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意大利要求纽约归还一幅拿破仑时期油画(组图)
“绿光”艺·凯旋夏季特别展-第二回
抗战馆获赠45件抗战史料 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图)
“在·海上”2018上海名家邀请展
谭平1993:两个模数的开始于9月1号开展
马克爱斯泰尔油画作品展在汉威国际艺术中心开幕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2号亮相
金秋两大知名艺博会将同期亮相香港
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承认各省美术联考成绩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展”江苏展出
近百位艺术家书画作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中国·意大利版画作品联展开幕
与造物游——青年艺术家水墨计划展
中国古代脱模泥塑艺术展西安开展
曾三凯绘画作品展将开幕
曾三凯绘画作品展在恭王府隆重开幕(组图)
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在天津开幕
“一念”王超个展
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
203件馆藏精品铜佛造像亮相河北博物院
文人墨客推崇:收藏名雅质优芙蓉石
夏理斌绘画作品展 ——2018恭王府中青年艺术季(组图)
“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京开展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亮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