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刊发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何怀硕先生的《全球性的大“文革”》(上)之后,本期特刊发此文下半部分,他认为:“中国文化艺术界应有自觉、自尊与自信,那些随人俯仰的都只是时代的泡沫。我们中国艺术应有自己的发展史……我们要以什么独特的贡献与不可取代的成就贡献世界?中国人,必须预作准备。”
七、商业化与大众化
虽然福山的历史终结的预言不可能成真,但自“苏、东、波”解体与中国转型以来,资本主义在全球普遍被不同程度地接受,是不争的事实。自由市场与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轴,美国向世界文化输出也就是凭借这两个“法宝”。借着美国超强的国力与无孔不入的宣传渗透,全球逐渐“美国化”,已明显的见效。
吊诡的是商业化与大众化一方面造福现代世界,同时也是造成世界价值沉沦、道德崩坏与地球耗竭衰变、世界危殆的原因。
商业化使道德崩溃,人的质量下降,文化趋向浅薄与庸俗,过去的经典与法则遭毁弃,更重要的是造成平庸的大多数上台,卓越的少数自然地边缘化,也即优败劣胜的趋势。全球文化与人才普遍的劣质化,是不争的事实。
科技使生产技术不断大幅提升,生产力大增,产品充斥市场,使商业空前发达。一方面满足每个人无限的物质享受,也提高了物质的欲望,(我想起爱因斯坦1930年曾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称之为猪猡的理想。”)现代不计其数的科技产品,用过即弃,奢侈浪费,锈蚀了俭朴、惜物、节制欲望等美德;糟蹋资源,大量垃圾与污染也造成生存环境的大破坏(这是爱氏当年所未曾见的)。
商业化更大的恶是鼓励消费,制造流行文化,以“名牌”商品吸金,激发虚荣心理,使贫穷者为了虚荣心的满足付出不合理的代价(少女为得名牌商品不惜卖身的新闻并不少见);使富者穷奢极欲,两者都使人的品质与尊严下坠。制造大量魅力超过旧时代鸦片的新商品:如打斗、杀人、科技神话与色情的电影,连续剧与娱乐节目,电动游戏机(多少青少年荒废学业流连网咖,夜以继日,以致猝然昏死的新闻,时有所闻),电脑与手机上的各种信息与社群网站,不但虚耗生命,而且培育了依附潮流,缺少独立思想的大众,并且伤害我们的新世代。对于一切人,美式文化通过无休止的、多样而令人喜爱的娱乐商品,灌输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塑造统一的流行思想、品位、信仰与生活习惯。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1931-2003)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给当代人类发出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警告:“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所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这就是当代世界最可怕的事。马克思没有想到资本主义到20世纪以后利用迎合人性贪欲一面改造了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如同吃了迷魂药,任由摆布。广告、商展、商品代言(一般都用女色来做诱惑吸引的工具)、促销、媒体制造潮流与名牌的神话。一切皆虚幻,一切皆谎言,连媒体都不可信任,真(知识)、善(道德)、美(文艺)皆不可靠,一切皆商品。不单物质是产品,连人的智能、能力、美貌乃至肉体都是。出卖商品以换取金钱,于是拜金主义流行(moneyworship,即认为金钱代表成功,也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成为人生哲学的主流。历史上不曾有过这样的时代:所有的人都时刻在思考如何竞争,如何谋利,然后是如何得到最大化的官能享受与娱乐。所有过去人类社会所崇敬、赞赏、仰慕的一切,如果不能产生实利,变成金钱,便因为不合时宜,都遭受讪笑、冷落与抛弃。渐渐地,最有理想,最有学问,品格最高尚的人因不识时务,过于迂阔而自惭形秽,也感受到一股庞大而无形的压力,因而被动或主动地边缘化。世界各领域的卓越人才不断由最能适应商业化时代的,功利的新式人才所替换。于是,世界性的“文化大革命”经由商业化获得了翻转历史巨轮的惊人动力,而得天下。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生产的不断革命,一切社会关系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确定和骚动不安,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区别于过去一切时代的特征。又说: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9世纪的这一位思想家的远见,至今仍令人钦佩。
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同时,美式民主政治也在全球扩散。虽然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极端悬殊,但因为生产力超强,物质富裕,社会矛盾便得到缓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构成一个无与伦比的广大市场。这个大众化的文化市场排斥文化的精英主义而得到压倒性的声势。高深卓超的精英文化被摈斥于潮流之外,于是,一大群平庸、狡黠、投机、善于媚俗、哗众取宠之辈、资质中下流的人物,如雨后春笋般蹿出,开启了一个主要由中下流人才主导全球各种行业的时代。
这个时代文化产品,要适应“民主化”的大众社会,以强烈媚俗,用过即丢,价格廉宜,浅显粗糙,简单庸俗却艳丽逗趣,不需很多知识,却要具有极尽刺激感官,挑动欲望等特色的魅力。这种时代文化供大众享用,又回过头来熏染、塑造大众的思想感情。资本主义虽然个人主义很发达,但是商业化与大众化所造成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趋向都相当统一、雷同。比较起左派曾以政治洗脑与劳动改造所期望达到的思想统一,资本主义这一套显然更为彻底而持久。商业化与民主化,不能不说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所产出的两种福国利民的文化。但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加节制,都会走向与它原来相反的方向;中国古人所谓物极必反。很不幸,许多方面已经开始应验。人类数千年在历史的屯邅中孜孜矻矻建立起来的光辉伟大的传统文化,无可奈何地让位于当代快速而粗糙的大众商业文化。
八、美式民粹文化的狂飙
美式文化由西方的现代文化而来,是一种民粹文化(cultureofpopulism)。最适当的名称可称为“当代全球性的美式民粹文化”。这是历史上未见的文化现象。其基本性格是:反传统,反权威,反经典,反精英主义;色情、性、同性恋大幅度自由开放;利用后现代文化理论对传统的颠覆找到民粹文化的正当性……美式文化的产品,像大麻一样风靡世界,尤其吸引年轻世代。从猫王、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到LadyGaga,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麦当劳、牛仔裤、《花花公子》和《阁楼》等色情杂志、比基尼……美式文化才是真正“走群众路线”的文化。它以两个途径使大多数人不易抗拒而且如蚁附膻。第一个是诉诸人性的贪欲(如前所述),第二是把冠冕(其实就是名利)颁给平庸的、投机、背德的反叛者。并对所有反叛行为佩上光荣、进步的徽章。(反叛的对象即传统文化、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精英知识与技巧,公认的价值观念等。)所以居人类大多数不学无术的平庸大众得到鼓舞而加入美式“文革”的行列,乐于打倒过去的文化,践踏桂冠,宣布新的“律法”,讴歌新的“文创产业”,推出新的文化英雄……风起云涌,一时许多豪杰!半个世纪以来东亚已被收编进入美式文化版图,连改革开放只三十年的中国大陆,这个有数千年伟大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度,因为新的世代受“文革”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无识、生疏与反叛,盲从新潮,不知不觉落入美式文化的陷阱中,因群体互相壮胆而沾沾自喜。民粹狂飙已成气候,美式“文革”正如大海啸之难以抵挡。
九、艺术的异化与死亡
今天很少人愿意谈论“什么是艺术”。因为自从全球性大“文革”以来,一切传统都被颠覆推翻,一切规范都被捣毁,原来的艺术已被整得面目全非了。当杰克逊·波洛克用各色油漆滴洒在平铺地上的画布,成为“抽象画”,在美术馆中与达·芬奇的油画平起平坐,同称“艺术”;当刘国松把沾墨的刷子在粗麻纸上涂刷,再撕去纸筋;或在浴缸水中滴墨、色,做“水拓”,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称为中国水墨画时,云泥已然无别,便知道评判什么是艺术的基准已被毁坏殆尽了。
艺术应该是不同民族文化中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创造。不论是视觉的图画、雕刻或听觉的歌曲,都各有民族特色与不同的审美途径。而任何艺术都志在表达意念与情感,因为人性相近,所以各种真正的艺术都可以与欣赏者发生共鸣,没有隔阂。另一方面,因为民族性、历史、传统等等相异,各民族的艺术在观念、风格、技巧与工具材料上各有优胜,所以才有百花齐放的多元价值。因为有所不同,互相观摩、欣赏、交流与互相学习才更有意义。艺术的本质在独特性,不能也不应该提倡全球统一的观点与规格。因为艺术若统一规格,民族特色、个人创造便受到戕害与限制。何况文化的单一化便是文化的死亡。
现代西方文化在全球强力扩散,由其新兴的美国夺得领导地位之后,鲁莽骄妄地以美国式的新艺术,取代欧洲,并统帅全球。这是历史上从未曾有的荒谬与霸道。20世纪中期以来各种不利的因素(如上述商业化与大众化)逐渐造成艺术的异化甚至艺术的死亡。美国崛起,利用艺术作为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以对抗苏联。这方面的详情,请参阅《艺术评论》2013年10月28日第96期《当代艺术的冷战背景》等文章,指出艺术被当成文化帝国主义称霸的工具。因此,现代艺术的危机,因为美式艺术的兴风作浪,无疑加速艺术的异化与死亡。
从全球大“文革”的观点来看,艺术不再有机会经由人类中少数最杰出的艺术家,在个人自由创造中,为未来人类光辉的艺术史增添杰作。艺术的精英被罢黜,被排斥,被边缘化,乃至艺术精英已然消失,也不可能再孕育成长,艺术全由大多数平庸、投机的反叛者,传统的颠覆者来主导与掌控,艺术已像沙特的“呕吐”,不是精华,而是渣滓。爱因斯坦曾说:立体派、抽象派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看到伦勃朗,低回赞叹,深有感触。)现在的艺术家,有点像“红卫兵”,可以为所欲为,“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无人非艺术家;无物非艺术。这就是最多数投机名利客大批大批皈依美国“当代艺术”麾下的原因(部分欧洲画家,为了名利,响应美国新潮而“抽象”而“波普”,受到美国的支持,其实即投奔美国旗下,公主当成婢女矣!)。说艺术死亡的书中外都已不少,但如果不从更深度的近现代整体历史演变的脉络来追索,不免片面而不易深入。美式的“当代艺术”是艺术的终结者。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绘画(painting)这个名称不见了?因为美式全球大“文革”之后,绘画已不限于平面也不遵守不同工具材料而来的类别,甚至也不在画画,任何东西任何形式,包括立体的现成物都可以加入,原来绘画的基本条件都破除了,所以无法称为绘画,只能以“当代艺术”来言说、命名。
有人会问:当代艺术包容任何物质形式都是艺术,不是最大的自由解放,最“多元”吗?是的。但是,一堆垃圾成分也很多元。世上可以有多元的价值,并非凡多元皆为价值。当代许多人只乐见“多元”,避谈“价值”。的确过去太执迷权威一元化,有时太偏狭;当代若只重视多元,而不强调价值,却是灾祸之源。“多元价值”才是应该追求的。只求多元,不讲价值,其实也是大众人人均可做艺术家的原因。
十、应有忧患,心存期望
西方自1917年杜尚以《喷泉》(其实是厕所里男性用的尿斗)作为艺术品展出之后,世界上就渐渐不再有像伦勃朗、米勒、凡·高等那样的大画家了;美国自五年前91岁的安德鲁·怀斯逝世之后,已没有真正的、用笔画画的美国优秀画家了;中国画家在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等人之后,同“等高线”的画家难以出现了。以后,中外古今所崇仰的那种“艺术”(也即是当代艺术认为“过时的、保守的传统艺术”),很可能终结了。
大众化的时代,人人想当家做主,所以痛恨精英,痛恨天才;美国艺术勇于颠覆传统,因为他自己没有多少传统。所以当美国成为世界的强霸,它要把全球美国化(常假借“国际性”的名称来诱人入彀),而且宣称“历史终结”。美式政经文化从此万世一系,宰制全球?由美国开始历史新纪元,各国只是美国的“一区”?地球简直可称“美球”矣!
中外自古优秀的画家不可能每一世代有一大群。因为精华总是凤毛麟角;平庸才能如恒河沙数。当代艺术家全球车载斗量,其数目之庞大,与过去比较,当知如何悬殊。美国以民粹文化攻掠全球,讨好多数平庸之众。民粹的巨力以量胜。全球多了多少现代、当代艺术的美术馆与展览活动;艺术杂志与展览广告,加上拍卖市场的炒作,暴富者将艺术品当股票投资,不择手段哄抬,价格暴涨,价值却错乱。这是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一位朋友对我说:每次看到“当代艺术”,都感到有如看到一批无赖占据了圣殿,居然在上面食宿拉撒一样令人难受。
美国依然强大,但社会与文化败相已露。美国现代以降著名画家,从波洛克、马瑟韦尔、劳申博格、安迪·沃霍、图尼克(Tunick,曾在2002年及2005年,邀集二三千男女在欧洲各国裸体卧地拍摄肉体的河或海,惊世骇俗,激怒各国教徒的美国当代艺术家。)到今年才四十九岁的达明·赫斯特(DamienHirst,1965-)。(他就是把铂金和碎钻贴满一个骷髅头上做成《为了上帝的爱,FortheLoveofGod》那件“当代艺术”,2007年以一亿英镑卖出去的大名家),他们与猫王、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到近年大红的LadyGaga(用生牛肉披在身上做“时装”的那个举世皆知的歌星)是一样的美国“流行文化”。他们不只颠覆了艺术,动摇了文化价值观念,对时代风气与全球青年的人格养成也有极大负面影响。美式民粹文化的流行,是目前世界在精神文化方面令人忧心忡忡的所在。
物质世界方面的危机是地球生存环境的灾难,众所周知,不庸细说。可敬的美国前副总统,十多年孜孜矻矻致力于地球危机的探索、考察与研究,现在成为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对人类不断苦口婆心提示、警告的戈尔先生(Mr.AlGore1948-),当美国只为自身利益,不顾公义,欺弱助恶,横行霸道未肯收敛之时,对人类所提供的却是正面的奉献。我们应该对这位美国人深致敬意。
本文对近百年间世界的巨变以及巨变对人类生存、文化和艺术的冲击与破坏提出警告,对美式民粹文化的毒害予以批判,也对中国艺术界那些民族自卑、奴颜媚骨、依附强权的种种现象提出批判。只有在人类逐渐明白现代世变的源头,产生猛省与自觉,由少数扩及多数而星火燎原,产生大觉醒,人类世界另一次类似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才可能期望到来。
当我在谈论当代世界文化之沦落,常常感到所有的人似乎很赞同我的分析与批判,但又流露出举世如此,是时代演变所必然,又能奈他何的无奈心情。我便说:的确,今世这种一元化的全球民粹文化力量已大,美国文化帝国主义软硬实力之雄强,许多人会觉得时代进程似乎已是命定。但我会充满信心地说:想想历史学家所谓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一共有一千年之久!后来,由名叫“再生”的文艺复兴时代所取代。我们当代的民粹文化还不足百年,而地球已发生各种大灾难的讯号,美国这个大帝国,也不断出现衰退之象。中国文化艺术界应有自觉、自尊与自信,那些随人俯仰的都只是时代的泡沫。我们中国艺术应有自己的发展史,期望多元价值、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未来时代再生,我们要以什么独特的贡献与不可取代的成就贡献世界?中国人,必须预作准备。
现代世界变迁之快,出乎人的预料,这个世界若不能“再生”,便将毁灭。所以,期望人类的觉醒将在一声春雷之后。我们应该怀忧,但永不绝望。
后记:
本文启自去年底,断续数月才写成。将这个可写一本书的大论题以一篇文章来写,采用平实叙事的方式,记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个人的体验、求索、发现,以及对当代美式民粹文化的批判。夹叙夹议,发人所未发;不避简陋,嘤鸣以求友声也。正当我写完此文,外出在书店买到广西师大出版,河清译的《论美术的现状——现代性之批判》,法国让·克莱尔1993年出版,2012年中文译本出版。这本书使我雀跃,因为,我四十年来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在欧洲早有共鸣者。不过我的批判比他更早了大约二十年。在台北这个“全球化”(美国化)主流之外的边缘小城,我用中文批判美式“文革”,其声如蚊。来日中外像克莱尔这种“同志”渐渐多了便将聚蚊成雷。克莱尔的观点差不多与我相共鸣。读者幸勿错过此书。
北京市2013年美术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国家欲统一管理艺术品鉴定 三大问题成争议焦点
英国美术百年展将登陆广州《北京商报》
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一)
天津市2013年美术类招生统一考试办法
不一不异——中国青年艺术家实验展
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省外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那时花开——女性艺术家诗书画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画廊开幕
“长安画派”源流展在亮宝楼隆重开幕
渤海大学2013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3年云南艺术类统考有关说明
2013年福建省省级艺术统考各类别涵盖报考专业一览表
中外双展亮相大连现代博物馆
2013年绵阳师范学院承认各省市美术统考成绩
天津美院美术馆两大展入选
“颐斋同门六人书法展”在京举行
冷军两幅画保价1.2亿 画得比照片还逼真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考生报考指导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2013年内蒙古美术统考实施程序
贵州省201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实施办法(一)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通知(一)
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3年甘肃省省外院校艺术类招生专业校考管理办法(试行)(一)
2013年上海大学美术类专业分省招生计划
2013年青海省艺术统考考试简章
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巴黎开幕
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在广西设点考试工作通知(一)
2013年吉林农业大学承认各省市美术统考成绩通知
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