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广东省东莞市宣布,将用3年时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保护“行走在消逝中”的乡音。对于以人为载体的语言来说,存入档案馆就可使之安然无恙了么?
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不便书记的方言更不例外。况且,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某些方言更具只可意会的微妙,只有那一方水土的那一方人才明了。因此,将方言存档的保护举措显然不足以保全方言。
方言生于民间,它的格局自然也在民间。因此,想要保全方言,就要让方言从民间来、回民间去。只有口耳相传的方式,能让方言回响在山沟里、流淌在小镇上,再活千百年。
或许在电子设备中,方言在万年后都能在世上“发声”,但那时候,若没有方言的传承者在,还会有人想去听、听得懂、有共鸣吗?失去环境与主体的“空话”,又怎能得到回响?
这是保护方言最坏的时代。普通话作为社交“通行证”的力量在壮大,网络用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甚至,“火星文”都“登陆地球”了,而舞台的另一端,乡音渐远,一些方言呈现出“退场”姿态。
但这也是保护方言最好的时代。广播、电视里播放着方言节目,学者们研究方言并赋予它文化遗产的身份,一些地方办起了方言少儿班,甚至热爱汉语的美国人为中国人制作了“乡音苑”网站和“中国方言地图”……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不是一个死物,它与人的腔调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个俏皮的词,一句生动的话,只有真人说出来,才能带来那份人间烟火气息。
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地方方言,可以让更多人不忘记家乡的声音,不丢掉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
使用方言,胜于收藏。念念不忘,才有回响。只有让缕缕乡音活在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匈牙利女艺术家朵拉.毛雷尔作品展英国开幕
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美丽中国——色彩意象中的世界
骆芃芃师生作品展在京开幕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走进南宁
2019立梵艺博会将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翰墨永和——夏鹏程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海南省书画院98幅作品描绘琼岛风貌
“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在京启幕
在伦敦泰特看朵拉.毛雷尔:从黑白影像到色彩几何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展览开幕
论绿松石发白的补救措施
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展将开展
在黔山远眺时代高峰——“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遵义站开幕
李可染画院凤凰艺术中心落户张家港
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
2019北京当代·艺术展将于8月29日开幕
“大水花”大卫·霍克尼个展将开展
柔的岩彩:冯仕恒个展
深圳市中国画学会第三届学会展•人物画提名展举行
原创 他是绘画领域的集大成者,徐悲鸿为他点赞,称他的画作承前启后
河南理工大学2019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书画行业的“下蛋”手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被称为造假天才?
82岁老画家鲁石个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他的画作古朴淡雅,强调金石入画,颇有四王之风,更有自身风格
三国志|东京国立博物馆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国
“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面书法大赛精品展在沪举行
边玩边画,他的画很出彩,可为什么曾一度被画史所忽略?
顾诵芬:从江南望族走出的飞机设计师
“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亮相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