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氏兄弟日前将当地公安局和文物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二人曾祖父的墓被盗后发现了32件翠镯、翠扳等清代随葬品,当地文物局接管文物后称其归国家所有。一审和二审均驳回了两人要回文物的要求,将之判给国家。主审法官说:“打个比方,那么多名人墓葬,难道其后人能去要这些文物,皇亲贵族的后代能去要博物馆的文物吗?”(《广州日报》7月9日文)
这起案件,一审、二审法院均毫不犹豫的将这批文物收归国有,似乎是于理于法都理直气壮。主审法官甚至还打出了一个十分在理的比方,对这样判决加以说明。可笔者对此总是觉得哪里别扭,咋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路呢?
查阅《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不知法官判案时,是否依据了这一条?我们稍加阅读,就会发现案件中的这些文物属于郑氏兄弟曾祖父之墓的随葬品,并非来历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何能判为国家所有?
更为可笑的是法官打的比方,本意上法官的出发点是好的,保护国有文物这种思想意识是完全正确的。但通过他的话,担心皇亲贵族的后代能去要博物馆的文物,才作出这种判决的理由根本也不成立。且不说博物馆的文物所有权归属国家早有定论,这些文物本身就是通过考古发掘、捐赠、国家出资购买、没收无主赃物等合法方式搜集来的,跟盗墓发现的性质完全不同。更何况皇家是没有私人财产的,皇家的财产就是国有资产。而这些财产的继承者,自然不是皇亲贵族,而是继承了前朝全部遗产的历代中央政府。
但对于徐氏兄弟来说,这些文物理应是他们对家族财富的传承。笔者以为,这样判决理应及时纠正,国有文物是必须要保护的,肯定有继承人的文物还需保障继承人的权益。如果任由这样的判决发展下去,恐怕所有有文物继承权的继承人恐怕都将失去合法合理的继承权。
埃及发现2000年前房屋遗址 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图)
首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风采尽在展中
国庆期间 上海33余万市民走进了美术馆(组图)
2019年湖北省舞蹈学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刘墉等翰林书法作品亮相沈阳 尽展清代书法魅力
远行后的回归 陈文令携最全个展重回厦门(组图)
“写生的意义”于建华写生作品展
王清州个展(纽约·2018)
中国当代艺术出国 展现艺术家对传统与当代的思考
“兰风梅骨”梅墨生捐赠书画作品展
丰子恺诞辰120周年 西子湖畔重温“人间情味”
无锡博物院10件国宝级文物首次亮相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开幕
画家林天行:中西合璧创独特画莲语言
重大发现: 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震撼世人(组图)
黄金首饰成色鉴定有什么小窍门
时代丹青——中国画博士十二人作品邀请展在京隆重开幕(组图)
2019年江西省艺术类招生类别
中英当代艺术双年展在山东烟台举办
美术生文化课冲刺技巧解密
宁夏文创尝鲜将画展搬进民宿
西藏写实派唐卡首次举行大型展览
南昌海昏侯展新增刘充国墓发掘动态
“北水无形”北水艺术展
专家发现清代甘肃平凉同家族地契等珍贵文书
李奇茂、欧豪年等16位台湾当代书画名家展作品亮相山东
清代老胡开文支店制竹管羊毫提笔
“好奇柜Ⅱ妙幻博物馆”陈庆庆个展
笔歌墨韵:陈其和画展将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组图)
刻字从刀,金为镂木为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