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达娜厄接受黄金雨-提香,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艺论阁】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的约翰·伯格(JohnBerger)在其1946年的著名书籍《观看之道》中谈到“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的话题时指出:“(在西方传统艺术中)女人就是被男人看的一个物件”“甚至是性欲的物件”(无论)我们多么假装,虚伪的去说明艺术的高雅,但这就是一种男权社会中,男性满足性欲的工具。
对西洋艺术史了解不深的朋友一定会有一个潜意识的感觉——西洋艺术史中女性裸体是很多的,情色的表达是丰富的,但这种对裸体的欣赏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鉴赏”。如果某个人在观看这些艺术品时感受到的不是流畅的线条,柔和的光线,完美的黄金比例,还是荷尔蒙的冲动时,这个人一定是低俗不堪的。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到底是我们变成了“穿新衣的皇帝”还是我们真的拥有崇高的审美趣味?

图2约翰·伯格
约翰·伯格(JohnBerger)(图2)给出了他的看法:1972年当约翰·伯格(JohnBerger)的畅销书《观看之道》(图3)和同名电视系列剧的卖出和播出,改变了整整西方一代人观看艺术的方式。

图3观看之道-约翰伯格,1972年
此前,大多数欧洲人和当今的亚洲人一样,关注绘画的细节、风格的发展、创作者及其鉴定,认为“裸体艺术”是纯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而约翰·伯格的横空出世给了80年代艺术鉴赏界一个当头棒喝,他在艺术欣赏的很多层面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包括:艺术与政治,油画自身的矛盾,广告与资本主义半日梦,以及讨论的话题——裸体艺术。在伯格看来,文艺复兴是女性裸体在古希腊罗马艺术后的又一次全面复兴,传承至今。而之所以女性裸体普遍出现且广为流传,其原因就在于对女性肉体的消费需求,更彻底地说,是对性的消费需求。再此基础上,伯格更加对“持镜子或照镜子”的裸体女性作品做了更多的批判,他认为:女性照镜子本来就是“自我欣赏”和“自我修饰”的表现,而这种“欣赏”和“修饰”的目的在于“取悦男性”——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代。这种“取悦”是虚伪和不自信的表现,而艺术作品中乐意表现这一主题,也在于男性消费者——通常为社会主力的人群,更喜欢这种题材,他们一方面消费了女性身体,满足了感官需求,同时也能更加满足的去批评女性的虚伪和做作(图4和图5)。

图4镜前的维纳斯-鲁本斯(Rubens,PeterPaul)
2. 女性裸体从文艺复兴开始
实际上,真正的女性裸体艺术的确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完美主义典范——维纳斯,还是古罗马宏大主题的代表的雅典娜,女性的半裸和裸体是屡见不鲜的。但我们会发现,这种裸露只会出现在“神”的领域中。也就是说,在古希腊和罗马人看来,“神”是完美的象征,他们的身体是用于膜拜和崇敬的,这种崇敬和世俗的情欲无关。

图5羔羊的崇拜-扬凡艾克,根特祭坛画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解放和自由平等的要求冲破了中世纪基督教禁欲,苦修的桎梏,开始寻找新的解放和解脱。同时,商人阶级不同于神职人员的世俗审美观念促使“神”走下“奥林匹斯山”,开始阶段是“充满人性的神”(图5),而到后来,就是更加纯粹和目的性的裸露(图6)

图6悔过的抹大拉的玛利亚-提香
关于裸体的问题,我们后面还会继续谈到,但相信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从艺术家,创作背景和目的,以及从每个人作品的不同风格上,艺术家到底是取“情欲”还是取“品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严力:最初的文明记忆醒来了
一“线”生机
亨利·马蒂斯纪念展
李世刚、李世东、刘海龙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
闽南风情——山东画院赴福建采风写生作品展举办
第三届“设计中国北京”将于9月启幕
“时间截面”樊晖艺术展
烟标纪念我国民族运动盛会
潮州木雕展:怎样在一块木头上雕刻百余人物
二版币五分券上的“海辽轮”故事
李世刚、李世东、刘海龙携“丹心谱”回山东办展
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捐赠后首展
“长松山房之约”何香凝与经亨颐艺术及文献展
英国V&A博物馆今重开:和服回归拉斐尔升级(组图)
见字如面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展览
中国古代乐器展将亮相国博
都说高考难 其实看懂茶壶更难
藏书家陈准校刻丛书的文献价值
第三届北京当代·艺术展
“农庄”“机耕”一脉相承
“石影墨痕”南北名家文房石画展
老银器鉴别
“如逢花开 礼赞七一”李宗秀、吴嘉茵、陈燕洁、吴玉茵书画作品联展
“临时症候”群展
明清肖像画、鲍勃·迪伦、abC艺术书展
“丝路绽放”燕娅娅油画作品展
“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亮相六朝博物馆
2020窗景window scenery新锐艺术家联合公益展举办(组图)
“同舟风雨”金城家属为纪念金城同志捐赠书画文物展
“谜叠”赵怡文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