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收藏文物数十年,写写收藏心得是自己的习惯。这篇心得,是六年前所写,出于个人爱好,今略作修改拿来发表,旨在与收藏爱好者共同探讨,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民间到底有没有官窑瓷器?毋庸置疑,这是个大问题。我在此当然不敢妄下结论,作为学术研讨,不妨先追寻其来龙去脉。
据《故宫藏永宣青花瓷器》第13页和《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器》上册第142页记载,仅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朝廷给景德镇一次就下达了烧造龙凤纹瓷器443500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多数,由此可见,有明之际官窑瓷器的烧造规模之巨、数量之多。
又,《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史树青主编)第44页记载: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朝廷发命,又将原定13.3万件的烧造瓷器准减到8万件。我们可以试想,在当时国力衰微的明代空白期,还以每年数万件的批量烧造瓷器;在国力兴盛时期官窑瓷器的规模又将如何?
我国官窑瓷器的成熟和兴盛,应该从北宋开始。北宋元年以降至于清末,历经952年,其烧造数量之多,又将以何等数字来统计?那么近千年烧造的如此之多的官窑瓷器又流往何处?难道都在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存放吗?不是这样。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瓷器之和,尚不及宣德八年龙凤纹瓷器数量,可见国家馆藏相对不丰。如此大量的瓷器遭遇到人为的大规模破坏吗?也没有。据了解,近千年来的官窑瓷器,除战乱时期损毁、日常自然损坏外,真正消失的数量并不大,就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文革”,对馆藏瓷器人为破坏的数量也不多。
于是我们想到,除少量馆藏及部分战乱和自然损坏外,大量瓷器流向会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流出海外,这个数量不是很多。据史料记载,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公元1900八国联军盗抢圆明园和紫禁城的文物中,以金银珠宝居多,瓷器只占少数,真正带出境的官窑瓷器数量并不多。
二是藏在民间,应该是大量的。文献所载,从明代嘉靖以来,朝廷为节省开支,曾将落选官窑的瓷器就地变卖,加上清代瓷器实行官民竞市制度,就使得官窑中的次色瓷(其中不排除精品)基本上藏在民间(详见《文物天地》2004年第12期);英法等八国联军当年所掠夺的瓷器,由于其沉重、易碎和不便携带,多数都在北京就地变卖;另外,末代皇帝溥仪在位之时,其统治岌岌可危,以宫中太监为主使的偷盗多年成风,其中被偷者当然有不少官窑器。
例如1923年6月26日晚,溥仪与朝中大臣商议,决定于次日一早清点宫中库存物资。不料,当晚九点多钟,紫禁城建福宫(建福宫是用于存放乾隆皇帝一生收藏的宝库)突然失火,溥仪便马上给北京警备司令王怀庆打电话,王怀庆派出大量兵力前往救火,其中参加救火的还有30多名意大利消防兵,尽管如此,大火直至6月28日凌晨2时许才被扑灭。建福宫是乾隆皇帝的收藏宝库,乾隆驾崩后,嘉庆皇帝为纪念父皇乾隆,将其父皇乾隆一生收藏的宝物全部存放在这里,其中生前最爱除历代名人书画外,更有甚者是历代官窑瓷器,特别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他朝代的官窑瓷器,包括其当朝的精美瓷器,如珐琅彩、粉彩等。此次失火,据信是宫中太监们为逃避溥仪次日的清点库存时的诘问而人为纵火,以达毁无对证之目的。然而,本人核查了相当浩繁的资料,虽然有瓷器存放于建福宫的记载,却未提及建福宫失火中瓷器损失的数量,本人大胆猜测,莫非乾隆皇帝生前喜欢的瓷器,有相当部分在失火前已经被太监们偷盗出宫,便流入了民间?另外,溥仪本人当时也有自知之明,料想已身处绝境,故监守自盗也未可知,因为据记载,自1922年起,溥仪几乎每天叫其弟溥杰将宫中大量珍贵文物偷出宫,仅历代名家书画手卷就达1285件,还有挂轴和册页200多件及宋版书200多册,笔者认为,其盗出的文物中,大概有相当数量的精美的官窑瓷器。1932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扶持下,就任伪满洲国皇帝,令人痛心的是,溥仪和朝臣们在往东北上任的路上,由于途中花销太大,导致经费紧张,没有吃的竟拿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和当地农民换馒头吃,从而导致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民间。
三是在墓中或被盗墓贼掘出后流散于民间。我国从元代至清代一直实行墓葬制,所谓墓葬制就是:皇宫贵族死后均按其生前的喜好,根据职级烧造相应数量的瓷器陪葬,俗称冥器,官窑烧造。这些瓷器绝大多数烧造好后直接陪葬,从未使用过,所以出土后没有任何使用痕迹。另外,由于古代官墓多数用青砖砌成,故许多瓷器出土后不但没有任何使用痕迹和沁色,而且光亮如新。
从历史至于现当代,由于国家保护地下文物的能力有限,由于非法高额利润的刺激,民间盗墓往往成风。文献上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当代出现的例子也不少,那些被盗的元初以来的豪华墓葬中,自然充满精美的官窑瓷器,它们绝大多数流散于民间。此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需要,修公路、建地铁、挖隧道,开辟新城区等等,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也曾出土大量的文物,同样也包括历代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因发现之初保护不力,往往流散于民间。
四是窖藏,据考古记载,我国历代瓷器都有窖藏发现,而这些窖藏的官窑瓷器,绝大多数是被民间发现的,并多数流散于民间。
五是在窑址中或发掘后流散于民间。据考古发现,我国历代官窑和民窑瓷器都或多或少在窑址中存在,已经挖掘出来的,部分由国家或地方博物馆收藏,部分流散于民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间存在官窑瓷器是不争的事实。民间所藏的珍贵、精美的官窑瓷器,也许有不少更胜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需要调查研究。至于具体数字,诸如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在民间有多少、分布在哪些区域、哪些藏家手里,更需要调查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文博事业的推进,这些至关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将会逐步纳入政府和民间文化团体的工作日程。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文中观点,纯属个人一孔之见。不足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故宫牡丹花展观众火爆 延期至4月20日
保罗展览隆重开幕 大师钢琴解读摄影(组图)
保罗·卡普尼格罗直接摄影原作展在京举办(图)
300余件河南文物珍品空降长沙 武则天除罪金简现身(组图)
徽风京韵:中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亮相军博(组图)
宋刻孤本 成窑孤品:中贸春拍双孤5月4日起巡展(组图)
佛光菜根谭——星云一笔字书法展南京开幕(组图)
邹佩珠先生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开幕(图)
菩提的世界 京都醍醐寺珍藏将首次来华(图)
大道之行——张仲亭书国学经典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受多国关注 参展艺术家确定
梧桐论艺·燕庐雅集—徐岩、刘伽郡、宋晓赟艺术展(组图)
第二笔记:邱正伦书画艺术巡回展开幕(组图)
田园·诗韵——刘运君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组图)
张仲亭书国学经典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组图)
《空镜与摄影无关》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开幕(组图)
赵建成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组图)
肖峰、宋韧艺术展于扬州新万福桥揭幕(组图)
2016第三届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将开幕(组图)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文物南京展出
上交会抢先看:浮球矩阵动态雕塑(图)
第六中国画节在鲁台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组图)
《黔香 墨香》夏培民国画展在上海开幕(组图)
李可染画院精品展开展
华润·萬橡府非遗跨界视觉艺术展将开幕(组图)
春润京华——丙申马海方绘画精品展在北京荣宝斋举行(组图)
美国迪美博物馆展出亚洲外销艺术(组图)
中央美院油画珍品河北展出 呈现中国油画百年历程(组图)
中韩陶艺家交流展开幕 精品陶瓷亮相武汉(组图)
艺术家苍鑫首次澳洲个展在朱雀艺术开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