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明
摄影,是光影艺术,但不能穷讲究。不然,就会束缚摄影人的手脚。
不知何故,大多摄影人都将讲究光线当成金科玉律。什么塑性光、大逆光、蝶形光、伦勃朗光等,视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将拍摄限定在特定时间段内,白白浪费掉大多的好时光,不能成为一位全天候的摄影人。
特别是风光摄影,追求低色温的摄影人,把拍摄时间局限在日出日落的一早一晚。更有甚者,还必须是个好天气。然而,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于是,好多摄影者感叹道:“天公不作美!”只有收起镜来。
笔者亦不能免俗,有过类似的体会。当年赴张家界拍天子山云海。头天赶上了下雨,次日云海生成,偏偏老天不肯赏脸——那喷薄的红日没出,云遮雾罩,让我无法拍摄到“山欲高烟霞绕之”的理想照片,待在那里。多亏同行的台湾摄影家提醒:“光线不好也要拍。不然,连不理想的照片也没有。”在他催促下,我勉强按了几下快门。
为什么人家能拍而自己拍不出好镜头?多半原因是“恪守光线”而受到了束缚。总想一出门就拍到个获奖照片,哪里有那么多好事?结果是,路没少跑,像不多照,失望而归。另一位影友,倒幸运之神光顾,初拎相机,就撞上了个全国金奖。之后,老想此种美事,于是守株待兔数十年,再也无成。行文至此,笔者突然感到:办任何事,蜻蜓点水不行,投机取巧也不行,只有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不懈努力,才有好的收获。
我忆起了苏东坡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他眼中,不管是波光潋滟的晴天,还是骤然云雾迷茫下雨,西湖的山色都是美的。我把这首诗引出来,是想说,在任何时光中,摄影人都能拍得好片,就看你怎么运用。
说白了,想把摄影搞好,别老打“天公作美”的牌。勤学苦练,才是硬功夫。换句话说,幸运只光临那些有准备的人。河南已故摄影家王世龙先生那帧《晚霞》,就是在乌云不肯撕开面纱、众人空等好一阵子后,拍到的佳作:眼看夕阳下山,影友们收起相机,走向汽车站时,乌云裂开了一道缝隙,透出了璀璨的光芒,使平淡的风光骤然生动。说来也巧,洽在光束中,又走入一位背筐的山民,王世龙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待影友们急忙再跑回来时,乌云又放下了神秘的面纱,让众人无奈。瞬间艺术,就是如是的毫不留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坡于任何光线下都能赋得诗文,是摄影人学习的榜样。
“山水晤道——金陵大咖之朱道平中国画展”将开幕
吴作人与苏州研究展(第一回)在苏州开展
甘肃邀韩国书画家“笔墨传谊”交流共享艺术文化
第13届国际书法交流新加坡大展举办
微博爆料:苏富比佛造像专场发现龙门石窟大佛首(组图)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上博与斯里兰卡今后五年将联合考古(组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开幕
闲云作伴——徐光聚山水画精品展在京举行(组图)
社交型博物馆展览将成未来趋势(图)
炎黄艺术馆展览丝路绘画展
两岸书画家近百幅作品在北京展出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北水无形”艺术展(组图)
2018年利物浦双年展两大看点(组图)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一带一路·黑龙江艺术家国际艺术交流项目 2018中日韩国际交流美术展”在黑龙江美术馆开幕(组图)
巴塞尔艺术展拓展版图去到阿根廷(图)
艺术家宋冬大型欧洲个展在比利时皇家科学院举办(组图)
董其昌大展将于12月7日在上博举办
齐白石山水画的作伪与鉴别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安祥祥中国画作品展”山东举行
世界雕塑艺术家将携作品上海展现“城市无界”
书法教育的目的(图)
吉莲·艾尔斯亚洲首次画廊个展亮相偏锋新艺术空间
“绿水青山中国森林摄影作品巡展”黑龙江展开幕
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2018龙泉青瓷巡展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
段鹏:核心素养时代,课堂美术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组图)
清华大学举办“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学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