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雷雨为北京带来了一丝清凉,八月未央,夏末初凉,正是出门的好时节。近期,全国美展的各个展区陆续开展,展览时间错开,喜爱艺术的朋友们可谓有福了。此外,国家博物馆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展出的122件精美文物向人们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美术馆的“人居艺境——吴良镛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展”“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以及上海美术馆的“琳琅满天——20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表现性艺术展”“我的孩子,春天来了——德国绘画大师珂勒惠支作品展”也引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8月5日至9月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十年成果展”,该展览与正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区”相呼应,众多的艺术品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呈现了实验艺术和实验艺术教育在中国从无到有、从边缘到繁荣的发展历程,其中不少艺术品集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颇为吸引眼球。“十年磨一剑”,10年对于一个艺术门类而言是短暂的,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则是漫长的。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及其优秀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其艰辛的付出,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重。
近期个展、群展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参与的艺术家众多,但藏家若想从中挑选到中意的作品收藏也并非易事。想聚宝,就要识宝,而识宝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支撑,包括对艺术史的了解、对市场的洞悉,甚至对艺术家个人的熟悉等,而这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说到学习,博物馆实在是藏家们学习和检验自身艺术修养的好地方。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普及,不少博物馆开始主动使用网络普及文物艺术品的知识。目前故宫官方微博的粉丝已超百万,利用微博介绍藏品,配上精美的藏品图片,吸引了不少粉丝,“萌萌哒”雍正爷走红网络,还成为了微博的头条,让故宫博物院火了一把。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不久前推出为期5天的网上机器人导览服务也让该馆赚足了眼球。新媒体让爱艺术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精美艺术品,委实是件好事。
欣赏艺术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只是走进了博物馆,你对其中的藏品又了解多少呢?近期,一条名为“26个生僻字,你会读几个”的微信被不少人转发。该微信结合各地代表性文物介绍了博物馆里26个生僻字的读音和含义,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博物馆馆藏丰富,陈列的文物艺术品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是陌生的,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看一遍,很难有所收获,这不仅需要博物馆做好知识普及工作,如果观众能够做一点参观前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想必会收获良多。
跨界艺术空间摄影作品邀请展开幕
马海方书画精品展北京风情
陈树中“一直守望在野草滩”
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展走进南京百姓家
“海宁中青年画展”在京开幕
中国钓鱼岛书画名家爱国笔会在京举办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北京画院庆祝成立55周年
袁福顺书画作品展举办
杨之光兰花系列
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挂牌成立
《博天豪情》少儿画展将在京举办
美院的辉煌,靠的是贴近人民
中国百年百肖像展在京举行
解读当代女画家李秀峰和她的画
首家民政博物馆亮相上海
徐培晨赴美国讲学办展
梁江书画作品展示学者本色
农民画家为广西美术馆揭牌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展举办
“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展出
许伟波小品画作品展
女画家秦百兰悉尼办展
李雪松花鸟作品展举办
徐悲鸿杯少儿美术比赛落幕
情境花鸟——看张静伯的画
老舍夫妇书画展首博开幕
建构美术国际视野 助力高校美育建设
警察书画作品展翰墨迎春
《八百里瓯江图卷》创作活动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