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采访一位知名的北京籍老书法篆刻家,看到他的名片上职务一栏只写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笔者为此颇感“奇怪”。眼下不少人印制名片就图个名分,恨不得在上面多写几个“响当当”的职务和头衔。譬如“著名书画家”、“中国大师”、”“著名专家”、“高级顾问”之类,不胜枚举。前些年,名片甚至成了“明骗”、“骗子”的代名词。
这位老书法家似乎看出笔者表露的“奇怪”,遂解释说,“这没啥好奇怪的,我的一生就是一个写字的,名片上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不很好吗?也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书法家’的名头是人民给我的。”听罢此话,笔者不禁对这位老者肃然起敬。
“漫画一生”的人民艺术家华君武,谦虚谨慎,朴实为人,从没有高高在上的艺术家架子。他的作品在工厂的食堂、部队的礼堂甚至在街道居委会都曾展出过。他从不吝惜墨宝,到各处访问时,只要有人求画,他都欣然答应。他说,画画就是给人民看的。华君武在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一职时,他的名片居中是其手写竖排的“华君武”三字,左下角是电话号码,无装饰、无头衔。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名片上只印“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一行字。一次启功把名片递给华君武,对方笑着说,“你没有职务,是在传达室工作?”听者大乐。
笔者由此想起诗人臧克家诗歌《有的人》中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流传着一种浮躁之气。潜移默化间,艺术界、文博收藏界也刮起这种浮躁、虚夸之风。有的收藏者搞收藏没几年,却以“收藏家”自居;有的文物爱好者没好好鉴赏几件文物,却也能笑纳“著名鉴赏家”的名头;有的工艺美术创作者没创作几件像样的艺术品,就堂而皇之地给自己戴上“大师”的光环。前段时间,笔者参加南方某地一个小型艺术品展览会,会间一位“收藏家”自称祖辈是官员大户,自夸自己如何如何厉害,是国际级、中国著名、大收藏家,家藏几个仓库的珍品瑰宝。而当笔者将该“著名收藏家”所谓的珍品瑰宝选取多件,请真正的文物鉴赏专家进行鉴定后,结果却出人意料:该“著名收藏家”所藏真品寥寥。
自诩的称号算不得真称号。正如本文开头那位老艺术家所言,“专家和大师的名头是人民给予的”,艺术和学问来源于勤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任何一位从事艺术创作和收藏研究的人,只有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拜师于人民,才会被人民所认可。否则,都会为人民所不齿。
《蚂蚁搬家》教学反思
表扬要适度--美术教学反思
绘画造型思维模式反思
《图形的联想》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创设愉悦的美术教学
意料之外的美术欣赏课
《花鸟画》教学反思
生活——创作的源泉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碎片拾遗
关于备课——快乐准备 快乐教学
《太阳》反思
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献给教师节的画》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的一点反思(暑假作业二)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二)
春天来了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
《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三)
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过新年》教学反思
《吃水果的人》教学反思
《制作纸花》教学反思
《认识三原色》教学反思
用心和学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