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辽宁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在辽宁省图书馆举行。
古籍修复传习所,顾名思义,就是以“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来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场所。以往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主要是举办培训班集中授课,存在着时间短、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而开设古籍修复传习所,则旨在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我国古籍修复事业持续发展。
加快培养古籍修复人才,时不我待。浩如烟海的古籍不可再生,不仅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而且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见证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中,损毁和自然老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亟待解决。这类新闻时有所闻,比如今年4月有报道称,四川凉山50万卷彝族古籍老化破损,抢救性保护已刻不容缓。
要修复亟待保护的古籍谈何容易?据最近召开的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会透露,我国目前普查了3000多家图书馆,馆藏古籍已达5000多万册,而古籍修复师却严重匮乏。一些省图书馆也就两三名古籍专业人员,古籍保护工作“捉襟见肘”,古籍修复速度,远远赶不上古籍折损、老化的速度,如何延续民族文化、文明火种?加快培养古籍专业人才,显然是当务之急。
除了培养人才,还得提高古籍保护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他们有尊严、有前途。古籍保护者被称为给古籍续命的“书医”,承担着整理、修护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然而,他们的工作常常不受重视,认为不过是修修补补的“雕虫小技”,不能算做学问。故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书医”常常备受冷遇,何来长期坐“冷板凳”的耐心与毅力?
如果既差人又差钱,古籍保护欠债会越积越多,以致难以弥补,民族文化与文明就可能出现断层,子孙后代的精神就可能无所皈依。所以要提高孤灯清影、皓首穷经的“书医”们的待遇和地位,相关部门也要改变“重面子,不重里子”的做法,对古籍保护事业及保护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对古籍保护这类隐性政绩增加投入。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新展 《马克思·恩斯特:绘画之外》
四川美院教师作品展在柏林开幕
借古以开今 传承为创新——记江苏省美术馆馆藏明清绘画展
长春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组图)
大型俄罗斯油画展在哈尔滨举办
国庆期间15万人成都博物馆观展 莫奈热度不减
西北12家博物馆丝路文物将汇聚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甲天下·三国源—桂林、涿州书画交流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
“偏斜取势”得自何方“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策展随感
“静自出尘——张爱玲绘画展第一回”在京开幕
19世纪广州的通草纸画:清末珠三角的老照片
亚洲最大粮仓变身8万吨筒仓艺术秀场(组图)
山东东阿大秦村发现北朝至五代寺庙和行宫遗址(图)
“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亮相悉尼
比尔·维奥拉 1977-2014精选作品展
隆安出土1.6万多年前完整人类头骨化石(组图)
台雕塑名家作品遭翻铸案获赔1.2亿元新台币(图)
中国明清肖像画展在柏林波茨坦文化广场油画画廊开幕(组图)
大展袭来!年尾有的忙(组图)
102天38.4万人次观展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落幕(图)
筱喻荷枫·中国未来艺术2017学院派当代展拉开帷幕(组图)
德加眼中的浴女是什么样子
中华艺术宫开馆五周年 打造“我的美术馆”
马焘和他的MacGuffin展览亮相言午画廊
美国腹地的8000件中国文物: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组图)
悠长假期 这些展览给你惊喜!
湖上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