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评论家指出:在全国性美术展览或大赛中,获得金奖的国画往往是工笔作品;而在近年来火热的艺术品市场中,当代工笔画也受到大家的追捧,往往能卖出较高的价格。那么,工笔画当今大行其道是实至名归,还是当代中国画之不幸?且听业界专家的说法。
正方
艺术评论家朱其——
职业艺术家
重点不该画工笔
工笔在国画系统中,地位向来是比较低的,现在之所以吃香,主要在于整个社会的艺术素养太低,大多数人一看到工笔画画得很细腻、很像,就以为挺了不起。这跟人们热衷写实油画是一个道理;另一方面,这两年也有资金在炒作工笔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今天的写意作品整体质量不高,多数只达到基本功水平,也是原因之一。
大写意的门槛虽低,但从专业角度讲是最难的,像八大山人、徐渭的作品,没有艺术规则可循,要达到他们的高度,非常难。就像流行音乐,入门很容易,但真正能唱到动人心弦的极少。而工笔画只是异曲同工的技术活,要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几乎不可能。就像素描一样,只是一种技术,最高段位不过就是把物体画得准确,跟艺术性无关。
现在,也有画家在工笔创作中采用一些西画的方法,将素描、水彩融入其中,讲究立体透视和写实效果,并美其名曰“新工笔”,在我看来,这只能叫“伪工笔”。这种画法其实在民国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对工笔的历史、语言模式和风格的发展历程不太了解,才会觉得新鲜。而从作品的艺术效果看,有的作品像20世纪初的日本画,装饰性比较强;有的作品像超现实主义图像概念,跟西方的现代艺术又相混杂,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
尤其是在当代,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重要,工笔画还这么走俏,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艺术在今天应该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语言形式,传统的技术练得太好,反而会束缚一个艺术家的思想。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在技术上花的时间太多,在思想、精神追求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作为艺术爱好者,当然可以练工笔,就像有人仍然热爱唱昆曲一样,但作为职业艺术家,重点就不该在于此了。能更受欢迎,如此而已。
正方
国画家庄小尖——
多数工笔画停留在制作层面
为什么现在工笔画这么流行?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术大展特别看重大制作,画面要大,工期要长,一张画磨上几个月,才叫下了工夫;二是工笔比较容易画,画家的学问素养再低,借助现代摄影技术也能够把形做足。但就中国传统而言,艺术最紧要的是耐人寻味,一张画画三个月就耐看吗?未必!
我们看多几张国家级大展的作品,常常会觉得很累,为何?就是每张画作都很大,罗列了很多人物或场景,虽然确实下了工夫,但缺乏一种真性情的流露,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所谓的“新工笔”作品,也不过是借用外来的色彩关系对比,在画面构成上下了点力气,革新的仍然是表面的东西,跟“道”无关。艺术的玄妙之处在于:有本事的画家,能够从很丰富、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的符号,而那些有阅读能力的观众,从中又能感知到无限的丰富性。就说八大山人吧,两根线拉出来,就能让后人看上几百年、上千年,百看不厌,这样的东西才有永恒性和穿透力。初看很养眼、细看只是白开水的作品,就没什么劲了。
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个别工笔画家做得还不错,不仅画得像,而且有高古气息,有的还能直追宋人。这样的作品不会一览无遗,而是有氤氤氲氲、说不清道不明的意绪萦绕其中。可惜,如此佳作并不多。
而写意画是可以“载道”的。像八大山人、齐白石、陈老莲,他们有学问、有胸襟、有气度,也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有瞬间挥洒的冲动和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他们的写意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修养、功底,写意画一露笔就露馅——拉一根线出来,没有看头,形又不具备,那还剩什么呢?齐白石的弟子们都在拼命向老师学习,但他们少了齐白石的学养,只是看到那几笔,画下那几笔,也就形神俱失了。所以,现在敢画写意的人很少,全国美展难得见几张写意作品,即便有,能达到起码的写意精神、线条质量较高的,也是少之又少;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中,也几乎看不到一张写意之作,很多学生连签名都写不好,还怎么画写意呢?
可以说,写意画今天已走到了黄昏,人们又只看重画面上的工夫,工笔画被热捧,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其实很值得人们深思。
文艺理论家
陈传席——
艺术精髓是写意
当前,全国性的美术大展,通常考察的是画家有没有严肃认真地创作,有没有在画面上下真功夫,并不怎么注重画家的功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笔画本身也是一个很优秀的画种,画家下了多少工夫又很容易看出来,不会有欺世盗名之嫌,所以比较容易得到评委的青睐。而写意画会给人草率的感觉,现在也难得见到有力度的作品,因此比较难获奖。
行内人都知道,画好大写意,不但要下功夫,还要有文化。功力是技术的深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问,否则很难出彩。现在为什么基本见不到黄宾虹、齐白石级别的作品,就是这个道理——多数画家没那个素养和成长土壤。当然,现在的评委,眼光和评判能力有限,即使有这样的画家和作品,恐怕也很难进评委的法眼,在省一级的展览中就被淘汰出局了。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在于,西画以目视之美为美,中国画则以感受到的美为美,所以西方人喜欢玫瑰,而中国人爱画梅、兰、竹、菊,看重的是这“四君子”的精神品格,也爱画山石,看重的是其不倚不靠、冷热无动于衷的特性。而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髓的是写意画。儒家讲“游于艺”,道家讲“逍遥游”,其实,儒、道思想都促进了写意画的发展,画家在笔墨的悠游当中展现个人修养。传统文人画,寥寥几笔,意蕴无穷,这才是中国绘画的精神高地。
反方
国画家苏百钧——
工笔画符合时代的需求
所谓“盛世出工笔,乱世出写意”,这是历史的规律。
盛世,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时间宽裕了,画家才有可能精耕细作地画好工笔,大家也才有心思去欣赏工笔画的细腻之美。另外,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装修得金碧辉煌,挂上一幅工笔画,在色彩、风格上通常能够跟环境很好地协调;如果换成一幅大写意的水墨作品,容易显得格格不入——水墨画还是跟青砖大瓦更匹配一些。因此,人们喜欢工笔画,是时代的需求。
而从画家的角度讲,在美术学院学到的知识、技术,比如素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都能运用到工笔画中,得到体现甚至提升;写意画方面,至今还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这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所以整体的面貌上比较难以突破。
至于说到很具体的笔墨功夫,写意需要,工笔同样需要,因为没有这样的基本功,就还没入国画之门。如白描作品最能体现画家在笔墨上的锤炼:只用一根线,就将对象的造型、质感、骨架都表现出来。实际上,对今天的国画而言,笔墨只是很简单的一种表现手段,往往是那些不懂行的人在热情高涨地讨论笔墨。
又有人强调,今天的工笔画看起来比较新,不过是在色彩上借鉴了西画,我以为这样的认识也不准确,所谓的借鉴不过是潜移默化罢了。今天的画家,整体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跟古人已经大不相同,即便用传统的优良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也自然会显示出当代的特质。
也常常有人纠结于工笔和写意哪种在艺术表现力上更高明,其实这就犹如问西医、中医哪样治病更有效一样,都是很外行的问题。不同的画种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要做到最高水平都大有难度。我们只能具体分析、具体比较,看某一位画家走到了哪一步,做出了什么样的创新,不可一概而论。
总之,我没有贬低写意的意思,也没有抬高工笔的想法。环境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决定了当下什么样的作品。文、图/记者江粤军
教育部否认发布“双一流”大学名单:勿轻信谣言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术科考试大纲
2017年湖南省表演类专业招生考试大纲
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招生录取录取21098人
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2016年黑龙江艺术类本科二批院校网上第二次征集志愿预通知
延安大学2016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7湖南省服饰艺术与表演类专业考试大纲
2016年广西区本科第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说明
湖北省本科录取实现六个增长
2016年福建艺术类本科B批各院校、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2016年上海市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及录取问答
国民闺女关晓彤录取通知书 系北影双料第一
江西科技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2016年河北省本科二批艺术联考一志愿投档分数线
2016年四川省艺术类专业招生高职(专科)批录取未完成计划院校第二次征集志愿通知
天津市高招办详解本科三批及高职高专院校志愿填报
2017湖南书法统考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B批第一次征求志愿计划公告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红河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湖北省美术类专业录取名单
高三学生如何高效备考?
重庆高校通知书长啥样? 重大有“火锅”味道
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山西省一本B类美术专业录取名单
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江西省美术类专业录取名单
艺术家把生活用品变成了这样···
山西大学2016年山西省本科一批艺术类录取名单
萍乡学院2016年福建艺术类本科招生录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