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瑞森,一九六三年生,中国美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常为人们津津乐道。 其清淡高雅、一尘不染的自然天性也为世人所倾倒,更让文学家和画家青睐。古往今来描绘竹子的绘画作品数不胜数。最典型的当属郑板桥的写意墨竹。
在当代,画竹之人不胜枚举,却大多走不出前人的影子。中国画的古老传统进去不容易,出来更难。
首都师范大学吉瑞森教授在中国花鸟画领域笔耕几十年,他对竹子也情有独钟,尤其喜爱西双版纳的巨龙竹,这种竹子拔地参天、遮荫蔽日,其遒劲、苍健、挺拔的气势令人振奋。这或许正迎合了吉瑞森教授作为山东大汉骨子里的豪迈之情。画竹,同时画着内心的情怀,画竹,几乎忘记了我是竹子抑或竹子是我。在这样忘我的艺术世界里,经过经年的积累和探索,终于用自己特有的绘画形式和笔墨语言完成了“以线造型”到“笔墨造型”的转换。
这种具有典型个性特征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双勾填色”,又区别于“没骨写意”,但万变不离其宗,他是在传统线描基础上的有机转换,从“线”到“面”的娴熟过渡。这种绘画形式必须建立在对“以线造型”熟练把握和对“水墨结构”高度掌控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2016年3月,吉瑞森教授用这种全新的绘画形式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学生们做了一次现场示范。他自己的学生们,各大院校来写生的师生们,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写生的画家们,都被吸引过来,他们热切的围观,惊叹:“原来竹子还可以这样画!太棒了!”
吉瑞森教授仿佛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让所有喜爱中国画的人们眼前豁然开朗。
竹子的画法及步骤:
1 先对竹根和竹节的生长处认真观察,以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意笔画竹根,用笔简练随形。用线勾竹节和竹竿,注意竹竿的曲折。
2 大笔触散锋勾画第二组竹根,用线勾竹竿,掌握好与第一根竹竿的开合。勾画竹竿不能画成直线平行的边缘线,要打破常规,画出其复杂的结构和态势。
3 在大竹竿旁边勾画小竹竿,使其不单一。画面构成一定要排布三条以上的线,形成力量之差,也就是常说的画面的“张力”。
4 认真刻画竹节和小枝干,枯笔皴擦竹竿,擦出老干的质感。用笔要放松自然。勾画一组回转的小枝,使画面开合有度。
5 用赭石和头绿点染需要的部位,染色一定要有节奏感,切忌平涂。
国家画院国画版画邀请展写意中国
“八荒通神-新人文·卢禹舜”系列活动
“最早的中国照片”亮相巴黎
批评家程美信质疑“朱青生漆山方案不环保”
[中国书画家]“苦禅·大课堂”
李津的“家常主义”水墨画
意大利向法国讨要《蒙娜丽莎》
顾大明展出青绿山水画
《中华体育图》诗书画长卷喝彩奥运
黄格胜国画展将开幕
大同国际壁画
汪涛中国画作品展举办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内容简介(二)
“超写实”之外的冷军
专家座谈《中国画道论》
名师传承 一源多流
印象派版画中国巡展:“艺”欲何为
“五老”为时代领跑者挥墨
怀念童真——窦良羽的艺术空间
中国创意传统家具展
一丝不苟,水到渠成
小文化馆的大画家——怀念韩乐业老师
六合农民画
祝竹展示“竹下风清”
黑龙江版画“画说”龙江50年
中国绘画比赛获奖者马耳他谈经验
"苦禅·大课堂":艺术精神代代相传
画家林蘭子将赴土耳其写生
景峰艺术机构办展秀“内功”
“80后”策展团队展示青年艺术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