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17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含绘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入校学习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专业,各专业招生简章如下:
艺术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下设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及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艺术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依托我校学科资源,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加强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使学科水平整体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大力开展和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国家级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最佳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唯一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广播影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广播影视编辑制作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唯一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众多自办栏目的采访、编辑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河北体育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年艺术类四川录取分数线
你了解普林斯顿大学留学费用详情吗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太原师范学院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院介绍
沈阳工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宁夏师范学院2016考研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聊城大学2015年东昌学院承认各招生省份美术统考成绩
电影追梦者的摇篮 道奇电影学院申请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长治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宜宾学院2015年艺体类控制分数线
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艺术类录取规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长安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2016年湖北美术统考专题
史上最全美术类专业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校介绍
青岛滨海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青岛滨海学院2015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中北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北京城市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承认山东,内蒙古,湖北,新疆美术统考成绩
加拿大留学生活技巧介绍
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承认新疆、山东美术统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