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详细解读关于美术联考的那些事~
美术联考是针对美术特长生的全国各省独立组织的一次术科高考,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以美术联考成绩作为报考本省高校的专业成绩,除单考单招的美术院校外,其他的艺术院校都依据联考成绩作为生源录取的专业成绩。
每到12月,各省的美术联考简章就会陆续出台,联考成为美术高考生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高考是根指挥棒,美术联考也不例外,考题的价值取向对高中美术专业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
2017美术联考截止撰稿时部分地区仍在火热进行中,根据不同地区4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术高中一线教师和专家,就联考命题趋势、所存在的问题等,对历年的美术联考做出梳理和建议。希望对今后参加美术联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美术联考考什么
美术联考考查的科目一般有素描、速写、色彩三科。个别省份考两科:素描、色彩。考试的形式基本上为:写生、默写、半写生半默写。
1、素描:联考素描考试是通过对素描写生或者默写的测试,考查考生对物体的外部形体比例、空间结构以及质感塑造等造型全元素的理解和表现力。素描科目是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
联考素描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人物头像、石膏头像、静物等写生或默写,要求使用黑色铅笔或炭笔完成。
2、速写:速写科目的考试是通过对人物动态速写的测试,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对人物比例、动态特征、形体结构、透视关系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程,速写也是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联考速写考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写生或者默写,单人或两三个人物的组合,一些省联考速写还要求添加环境和道具内容。
3、色彩:色彩科目的考试是通过对色彩写生或者默写的测试,考查考生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以及色彩技法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联考色彩考试的内容,有静物、风景的写生或者默写,部分省份采取写生给出部分内容加默写指定一些物品。
目前,我国各省普通高校美术类专业招生一般实行专业省统考,凡报考美术类专业的本省户籍考生须先参加专业省统考,考生参加院校另行组织的专业校考,均须首先取得省专业统考合格。省联考对美术考生至关重要,对于一心报考重点美院的美术考生来说,省联考是底线,是保障。而对多数美术考生来说,省联考可能就意味着全部。省联考意义重大,它对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导向作用也就明显。
美术联考命题趋势如何
素描考试愈加灵活色彩命题重视生活
从这几年全国各省的美术联考来看,素描考试越来越灵活,不局限常规的考试形式,背试题或几张画已经行不通,当然,不少基础扎实的考生,对此变化却非常坦然。总体来看,全国各省美术联考正悄悄地走向改革,也许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改变,而是向考生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各个美术院校都想方设法招收一些美术天分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以四川省美术联考的素描考试为例,近5年无论是命题还是考试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3年、2014年素描考试为人物头像照片写生,2015年素描考试为静物照片写生,2016年素描考试为带着透明眼镜的正面男中年,手里拿着一个高脚杯的照片写生;2017年素描考试为《静物组合》,按提供图片选择几个物品进行写生。
速写考试从原来静止的站姿和坐姿,向有一定的动态人物写生或者默写转变。重在考查考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对快速速写能力和表现力的把握,也是考生造型基本功的极好体现。
广西近5年美术联考的速写正是最好的写照,2013年速写课题一站一坐两个男人的照片写生,2014年默写一对正在散步的父女,2015年两个小男孩的照片写生,2016年速写考题是照片写生:两个女青年,一个站姿,一个蹲着,两个手里都提着一个竹筐;2017年速写考题:一个女青年站着、一个男青年蹲着,带俯视视图的照片写生。
色彩的命题趋向重视生活熟悉的题材,不管是静物色彩还是风景色彩,各省联考色彩都注重考查考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通过自己熟悉的东西,让考生表达出对色彩的理解、色彩技法的运用、艺术感染力的表现。考法更是灵活多变,避免考生盲目地去背画面效果,靠投机取巧来赢得好成绩。
广东省2013年色彩考试内容为提供图片素材:鱼、生姜、腐乳、油等生活用品,自由组合。2014年色彩联考内容有所变化,提供图片素材+默写:图片素材有白色花瓶、相框、咖啡杯、勺子,默写内容有3个苹果、白布、绿布、以及暖灰色布各一块。2015年色彩联考内容为提供图片素材+部分默写:图片素材有烧鸭、白盘、砧板、菜刀,默写内容有1颗白菜、3个蒜头、2个红辣椒、1块白布、1块暖灰布。2016年的联考色彩更是“奇葩”,提供素材图片:一个剥开的粽子、数个粽子、一罐酒,默写内容:浅黄色台面衬布、蓝灰色背景衬布。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题材,但没有规则的造型和颜色会让考生感到措手不及,如果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平时不注意观察,肯定画不好。
写生形式浙江省已多年未采用
省美术联考均有明确的考试范围界定,以浙江省为例,考试范围和要求作了如下规定:
素描:石膏像写生(限于伏尔泰、阿格里巴、海盗、小卫)、静物写生或默写、人像写生或默写。要求:造型准确;表现技法与技巧运用恰当;画面构图完整;铅笔、炭笔类工具表现。
速写:采用写生、默写、临写图片等形式。要求:结构、比例、动态准确;表现技法与技巧运用恰当;画面构图合理;绘画工具限铅笔、炭笔。
色彩:静物写生或默写、风景默写。要求:造型准确;色彩关系准确;空间关系准确;限水粉、水彩形式表现。
从近9年浙江省美术联考的考题中可以看出,浙江省素描考试以头像默写为主,色彩考试静物默写和风景默写几率均等,速写采用临写图片形式。也许是因为人力物力方面的限制,写生考试形式已经多年没有采用。
上海美术联考近4年无规律可循
上海4年前的十几年统考基本有规律可寻:素描几乎是两年石膏,两年头像。培训机构提心吊胆地赌规律,所以有时只画石膏或头像。对学生入大学深造产生许多基础漏洞。而色彩几乎一直是黑白照片,导致许多考生只需会画几块颜色的布和固定颜色的水果和蔬菜,写生能力特差。速写基本以照片为主,机构也不得不根据客观原因来作相应的教学策略。
可喜的是,近4年的上海美术统考政策已无规律可循。素描石膏往往是国外美术馆拍头像印成照片画,公平且防不胜防。这样素描的教学能全方位展开。色彩也黑白和彩色照片随机,速写也是真人模特和照片相结合,无漏洞可钻。这样培训机构能按培训要求一步步开展,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精彩。
另一个变化在打分方面:以前上海色彩教学以摆色块为主,所以画面塑造层次丰富但有的作品高度缺乏。2017年开始将素描静物加入素描选项,色彩风景加入色彩选项,人物速写增加场景,都是高考改革往有利于艺术发展的方向,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联考生源有何变化
美术生逐年减少上美术大学不再是“捷径”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国家高等院校招生政策的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对艺术考生文化素质提高的要求,各省招生二本、三本录取批次的合并,全国各省的美术考生在数量上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高考对美术生的文化课要求提高了,从2014年起,文化分数从二本分数线的60%提高至70%不等;家长和考生需要投入的财力和精力增多,上美术大学不再是一条“捷径”;就业形势并不太乐观。参加美术联考的考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昔日热闹非凡的美术艺考大军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曾经人们习惯地认为“文化不好的学生,去学美术吧,容易上大学”的观念正在改变。
这几年,从部分美术考生规模相对庞大的省份参加联考的考生数量来看,可见一斑。山东省号称美术高考“第一大省”,辉煌时美术考生人数达10多万,2014年美术考生人数4.8万,2016年减到4.6万;广东省2014年美术考生4.5万,2016年减到3.8万;四川省2014年美术考生3万多,2016年减少到2.9万。
美术考生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考生除了考好专业外,更是拼老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这几年全国著名的九大美术学院以及一批“211”以上的综合性大学录取文化分数线都在400分以上,这种现象终于让美术考生慢慢地恢复到“正常化”。
美术联考为何渐受重视
有联考“兜底”考生更坦然
辽宁省自2006年起开始进行全省统一的艺术类美术考试。对于我们从事基础教学的老师和广大考生家长来讲,真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实行统一考试之前,考生们天南海北疲于应考,尤其是没有能力竞争全国重点美院和“985”、“211”重点大学的考生,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取得省内学校的美术合格证,就得将省内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都要考一遍,这样下来,既不能用心地在学校认真系统地准备校考,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人力物力。而实行统一的艺术类美术考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便利。
辽宁美术统考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了。由起初大家对其不太重视到现在得到考生的普遍重视。原因一:统考是美术高考的第一考,第一考的成绩会对学生后来的校考产生很大心理影响,所以,每个考生都想通过省统考取得本届艺考开门红,得到心理上的优势。原因二:以省美术统考来检验自己的美术成绩,确保自己有学校可上。即使是有能力问津重点美术学院的考生也想有一个确保的美术合格证攥在手中,以防校考不理想,以省考的成绩报考学校。我们称之为“兜底”。原因三:省外一些不错的综合类大学,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承认我省艺考成绩的学校,为那些没有考取专业美院的考生拓展了升学渠道。原因四:近些年考生在考虑大学取向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认为考上综合类大学对于未来发展不比美术学院差,故此,转向综合类学校的考生在增加,而恰恰综合类学校用省考成绩录取的居多。原因五:对于一些学生来讲,选择省考可以一次性考试,之后就开始进行文化课的备考,这样一是不再折腾,二是能够集中时间学习文化,最后两面都不会耽搁。
对美术联考的反思
应试形成模式功利色彩浓重
联考是大众教育的一个入门考试,具有普适性和基础性。基于全省美术考生的整体水平,考题不宜过分专业,应着重检测考生的绘画基本规律理解水平和绘画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就专业本位来说,浙江省美术联考考题专业要求是合理的,价值取向是明晰的。如头像默写,试题一般会作如下专业基本要求:比例结构、年龄特征准确、角度符合试卷要求;对体积、空间、质感及精神特点有一定表现力;画面构图合理、虚实处理得当、整体效果好。这些要求,涵盖了素描头像三大内核:一是整体,二是准确,三是生动。又如色彩试题,不管是静物还是风景,都把色调明确,色彩关系正确作为最基本要求,这种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画色彩就是画色彩关系,一幅画如果没有统一的色调,色彩就会杂乱无章。我们判别色彩作品的好坏,首先看的就是色调,看色调的个性和格调,然后再分析画面色彩关系是否成立,是否有次序感。
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对待联考的态度和方式上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命题者的本意。在高考压力下,不少学校,不少机构教学功利色彩浓重,不讲学习方法,只讲考试结果。选定几张范画,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几个月反反复复临摹,以期达到表面的熟练,美术专业考试变成了记忆游戏。更令人担忧的是,应试形成模式,有专门的教师编辑应试范画,有专门的书商推销套路书籍,有专门的机构开办考前强化班,美术高考做成了产业。种种这些消极因素的出现,当然不能都归罪于美术联考的考试方式和考题类型,但它却倒逼美术联考的改革。
联考缺写生削弱考生感知和捕捉能力
作为考核美术人才的考试方式,联考是极具导向作用的,你怎么考我们就怎么练。近几年辽宁省美术统一考试素描色彩是以画照片的方式进行的,就辽宁考生来讲,近几年,考生们基本不太画真人和真静物写生了,倒是很方便,不用找模特了,只要找张照片就可以作画,这一趋势正在蔓延,这将大大地削弱考生的感知(知觉)能力和对形象的捕捉能力。
在美术教学上,大家都有一个很一致的观点即“写生”是培养未来美术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写生是写“生命”,写“生活”,写“生动”,通过写生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琐碎形象概括提炼,由立体转变到平面的画纸上,这个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不但在绘画、雕塑、建筑等学科需要,也是各门类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所需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写生经验的人,其在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事实上,写生本身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只有通过写生,你才能将纷繁多样的自然通过我们的提炼概括的思维过程将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因为写生,你的眼、手、脑联动协调,你的作品才能活力十足,更因为写生,学生们的未来才能前景广阔,在日后不论是做纯粹艺术家或做艺术设计乃至与美术无关的工作,它的作用是深远和持久的,因为你在思路最洞开的时节,你得到了最应该得到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路。而画照片这种方式是不大能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它是将二维图像临摹式地搬到二维的画纸上,其思维活动是很有限的。
三位艺术家齐聚“花涧物语”展
中国水墨艺术展亮相缅甸
卡塔琳娜·格罗斯中国首场个展登陆上海
阳江组合新展亮相798艺术区(组图)
“写意的海——吴晓林油画展”在京开幕
120幅俄罗斯油画黑龙江开展 南北游客同享俄罗斯风情
古越龙山——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组图)
宝龙美术馆“艺术史:40×40 ”即将开幕
数千件海内外精美器物亮相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
“钟灵毓秀——中国水墨作品展”亮相巴黎
丝绸之路文献遗产档案展开幕
“古往今来”李真个展于震旦博物馆开幕
“徐悲鸿与他的时代精品展”香港开幕
西南联大博物馆在昆明开馆 展出实物档案图片2200多件
“解码世纪审美”时尚艺术展亮相798 AC Gallery(组图)
故宫典藏书画作品展在洛杉矶举行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山东举办美术创作人才(油画)研修班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或可达500万件 追索是国际性难题(组图)
“艺引力”—— 中国当代水墨展将于上海开幕
殿堂级摄影大师辛迪·舍曼9件新作在沪全球首展
时代新象——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十周年精品展(组图)
《龙口誌情》——叶毓中、王永胜师生书画展亮相龙口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9日开幕(图)
Hyundai Blue Prize 2018决赛精彩落幕(组图)
圆明园展出37件回归石质文物(组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传世佛像(组图)
第七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开幕
【精品展览推荐】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
2019年重庆艺术类专业校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