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源的工作照
有些人,将特长当做职业,追寻一生;有些人,把特长当成习惯,充实生活。
学霸、美女、医生、画家,若将这几个身份统在一人身上,会产生怎样的催化反应?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2科,还真有这么一位兼具严谨细致、温婉大气、文艺才情的女医生:盖源。如她姓氏般,不是盖(gai),而是盖(chao)。
听起来像个传说,个头不高的盖源双手既拿得起手术钳,挖得了子宫肌瘤、通得了输卵管;还握得起画笔,晕晕染染间画得了油画、水彩、山水画,她的医学科普画正在付梓出版;还抓得起花匠锄,在阳台上种出一片多肉乐园;还挥得动铁锅,翻翻转转间做得了美食佳肴……
这是怎样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呢?
绘画,让医学变得简单
因解剖画一度成为北大“传奇”
刚下手术台,盖源就被前来“围观”的记者团团围住。而几乎每天,她都要被患者或家属堵着,询问相关病情。每天平均六七台的手术量,让这个“软妹子”变成了“女汉子”,她白皙的双手,特别是虎口位置,已经被手术钳磨了厚厚一层老茧。
患者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美貌与医术,还得益于她的“童子功”——画画。手术前,为了更好、更方便讲解病情与手术情况,画草图来示意便成了她的“绝活儿”,她会将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情给画出来,让对医学常识欠缺的患者,或担心病情的家属,更直观地了解病灶及手术原理。
“通过示意图进行医学科普,效果非常好。”盖源说,一般来讲,医院都有相关的实物图,但因太过血腥,会起患者的不适与恐慌,而画画则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
盖源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80后,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打小,她就像装了“外挂”一般,学业上顺风顺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博连读。当别人30岁才博士毕业时,盖源25岁就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选择留在杭州,待在浙大附院工作至今。
“画画不受时间地点绘画工具的限制,拿起纸笔就能作画,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的手账里,生活中生发出的小细节、小情绪、小目标,都会被她“画出来”。她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彩笔记录生活里的点滴。
她说,绘画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在英国留学期间,她曾在深秋里乘着巴士到野外游玩,当她看到秋日里大片大片的色彩,映射在微雨蒙蒙的车窗上,那真的是一副美妙的油画,色彩斑斓;而当她在山色空蒙的西湖漫步,抬眼间都是一副山水泼墨画。因此,她认为,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水墨画,并不是因人而异,而是真实生活的升华与写照。
她的创作,紧紧贴近她的工作与日常。听讲座时,她会将繁琐的手术步骤、医学理论,用草图画出来;做手术后,她会回想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那些她得意的或觉得有提升空间的手术,通过绘画将手术技巧、缝合尺度、注意事项一一画出;她还会画一些关于糖尿病、二胎、抑郁症等医学漫画,Q萌的小卡通让医学不再枯燥、繁琐。
医学类绘画,最初源于大学。盖源说,大学解剖课后,老师都会让学生们画解剖图,因对画作质量没啥要求,许多同学10几分钟便画好了,而她每次课后都会花1个多小时,将人体的构造仔仔细细的画下,一学期下来竟有30来副作品。后来,因“画得太过逼真”,这本实验手册就被老师“充公”,后来一直成为学弟学妹的谈资。
在白墙、地板上作画
父母这样呵护她的创作
“从小,父母就在呵护我的爱好与梦想。”盖源说,正是父母的鼓励与呵护,才会释放她的创作力,成为盖源绘画创作的有力助攻,让她爱其所爱,勇往直前。
说来挺好笑,盖源的美术最初是儿时上书法课时学的。当她对书法中点、钩、提、顿等不“感冒”,感觉枯燥不想落笔写字时,“古灵精怪”的她就开始拿着毛笔一顿乱画。而书法课老师的儿子,则成了盖源的“美术启蒙老师”,让她天马行空的泼墨挥毫,变成一幅幅氤氲的水墨画。
小时候,盖源也是个让老师头痛的那个孩子,不是因为笨,而是“聪明过顶”。期末考试时,答完考题的盖源,就拿着铅笔,盯着教室一脚,随后提笔作画,画在考卷空白的位置。有次,考试前,她的左手擦破流血,答完考题的她,就盯着自己还在出血的左手,沙沙沙在试卷上画了一幅“流血的拳头”。
后果可想而知,盖源被老师一阵“教育”,打那次起,盖源就学乖了,不过考试期间作画却从未间断。不过从试卷上“转战”到了草稿纸上,当同学们抓耳挠腮答试卷时,总能听到她“刷刷”作画的声响。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可母亲却尽其所能,满足小盖源对绘画的所有想象,那本可临摹的吴道子的书画册盖源一直珍藏至今。她说,母亲年轻时也喜欢画画,还将自己画的居里夫人裱好挂在墙壁上。“她懂得如何激发我的创作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教案
他对艺术有着痴狂追求,一生孤独、不被理解,死后作品成世界名画
国画术语大全,看完告别书画小白
致敬大地的艺术旅程——北京阳光大地艺术季正式启动(组图)
第八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和北京文创总决赛天鼎218举行(组图)
内蒙古用篆刻艺术再现元朝官方文字--八思巴文
翁同龢后人捐赠画作 9月首次展出(组图)
佳士得专家指南:中国瓷器年款扫盲帖
原创 他一生才华横溢,更是齐白石的伯乐,为什么他的名气不是很大?
筑梦·蝶|金平湖——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谢伟罡梦想中国人艺术巡展(组图)
卢是美术文献展呈现“艺久情长”
有界之外特展:一场跨越百年的中西对话
蓬皮杜策展人马容元将担任首尔Mediacity双年展艺术总监
邢庆仁举办“我从长安来”画展
“学院光谱”全国美术院校师生联展
“百城万卷绘中华”书画展演活动在京举行
徐里率团参加“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墨西哥展
明代瓷画“鸣凤在竹 潜鱼出渊”
金陵文脉——南京书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生命·密码:郑宇慈善画展”8月12日于澳门举办
0基础学毛笔字,这三个品质:勤奋、坚持和天赋缺一不可
他学养深厚,擅长写生式创作,仅凭诗文想象便可画出传世佳作
原创 一生悲苦潦倒,但却狂妄不羁,他开创的大写意之风为后世所传承
没骨画失传百年,却在他的笔下重获生机、绽放异彩
《摄影180年在中国》大型展览银川开展
原创 他传世作品不多,但鸟虫画堪称经典,画面惟妙惟肖,堪比照片
张大千的山水画意境悠远,他的仕女画更是温婉动人
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西藏布面重彩画展暨西藏美术馆藏品征集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