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官网截图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目前已确定选址在原上海美术馆旧址,预计2017年对外开放。这是从昨日召开的市政协“切实挖掘保护红色资源”提案座谈会上传出的消息。
上海红色资源要保护好
市政协委员、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副编审朱少伟提到,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相关红色印痕虽然较多,但城市的现代化变革给革命旧址的保护带来了重大挑战。仅以原静安区为例,至2010年,境内57处革命历史旧址就因市政建设先后拆除30处:其中,16处在沪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也已拆除10处,拆除率高达62.5%。因此,不少在沪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最终变成遗址。众所周知,旧址、遗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保存着原砖原瓦的建筑,显现真实的记录;后者则本来的风貌荡然无存。
“保护、利用好在沪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既是宣传党的历史的需要,也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朱少伟表示。
市政协委员俞亮鑫、王丽萍、蔡金萍等多人均表示,上海的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在资源的保护方面做好功课意义重大。
绘制红色历史资源地图
市文广局副局长褚晓波介绍说,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选址原上海美术馆旧址。在陈列布展中,将突出革命史在上海近代城市中的独特地位,力争2017年建成并开放。
此外,依托于革命遗址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梳理形成上海红色历史资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绘制红色历史资源地图,2021年7月,全面完成数据库建设。
今年起,市文广局还将委托专业团队,每年采集、制作和发布5-10家革命类场馆的虚拟展厅,2021年7月建设完成集成本市重要革命类场馆的虚拟博物馆。
王清州:超以象外的写意水墨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
破译历史的路障:刘墉丛考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徐涟:私人订制时代,艺术还需要标准吗?
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意境的拓展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百年生息万年心——怀念柳曾符老师
线的认知与表现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
从《范曾研究》创刊看“范曾研究”的悄悄走红
鉴定证书的“江湖”
忻东旺:现实主义是我的“乐土”
千城一面中的桃花源记
传统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
曹禺:李苦禅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张其凤:当代书坛的三大误区
从钱穆到钱锺书:北大未名湖取名考源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学者朱大可:中国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