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摔跤第四代传承人,今年63岁的史六儿已双鬓斑白,五分钟的表演早让他气喘吁吁。 范丽芳 摄
中新网太原6月13日电 (范丽芳)“现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否姓史,也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教,而且免费教。”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摔跤第四代传承人,今年63岁的史六儿已双鬓斑白,五分钟的表演早让他气喘吁吁,“演不动了,再不打破家规收徒弟,真的要失传了。”
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也无法让带着时间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近年,随着传承人的老龄化甚至纷纷去世,破格传女、广纳徒弟成为许多非遗项目延续生命的选择。
11日到13日,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物大省山西对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
在寻找学徒的同时,许多传承人开始反思,如何让这些老手艺重新焕发活力,服务于现代人,苏永军利用祖传技艺开发了琉璃字匾、文房用品等,受到社会关注。
中国民间传承“家规”要求,家族世传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且不传外姓人,希望以此保持技艺的独特性,成为后人谋生的“铁饭碗”;另一种传承方式为师徒相传,讲究艺因人存,人亡艺绝。
随着社会变迁,上述“家规”成为束缚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紧箍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和史六儿同样的境况,他们不得不打破千年家规,从民间寻找合格接班人,在有生之年开枝散叶,加快传承步伐。
史六儿有两个女儿,“家里没有儿子,怎么办,不教就意味着失传。”他的小女儿喜欢二鬼摔跤,自小便从父学艺。如今,史六儿希望招到男徒弟,“毕竟表演是个体力活儿。”
苏永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琉璃第八代传人,他的先人是嘉庆年间专为北京皇宫烧制琉璃瓦的“高级工程师”,600多年来,凭借家族秘方,苏家的琉璃制作传承不息。
“以前只做琉璃瓦,现在用量少,效益也不好。”加之琉璃瓦制作过程繁琐枯燥,苏永军的两个儿子都不愿学习。如今人到中年的苏永军也开始考虑技艺传承,“我正在筹建一个琉璃技艺传习基地,免费对外开放,让大家感受琉璃制作,如果能收几个徒弟,那是最好,学徒宿舍我们都盖好了。”
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该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4项,但多数面临传承人对接断裂的窘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平均每个项目不足1人,非遗大市临汾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个,其中16项空缺国家级领军人物。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就业观念的变化,使愿意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手工劳动者越来越少,生于民间的那些传统技艺慢慢失去了曾经的色彩。
长期关注非遗项目的山西省政协委员王金珍建议,官方应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基金,对重点非遗项目实行精准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不断壮大其社会影响和市场份额;也有专家建议,在幼儿、青少年教育中,增设非遗手工课程及社会实践,提高其对非遗项目的兴趣、情感;广泛开展拜师收徒活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
书法毕业生月收入近8千?(组图)
“12+N”绘画作品展
“千姿百态”当代艺术展亮相嘉德艺术中心
“清风徐来”徐义生·书扇小品展
“荷浦珠还”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
揭秘红宝石的前世今生
杭春晖:在“本”与“末”之间的游走(组图)
开门红!永乐夏拍首日古董珍玩专场斩获8724.82万元
元代钱选画作亮相山东博物馆(组图)
江苏省淮安市首届手工文化艺术节开幕
80件珍稀家谱文献亮相山东 《孔子世家谱》“吸睛”
“钥匙”当代艺术邀请展(线上展)
鼓舞青春,创意彩绘|当音乐遇上美术,非洲鼓彩绘之旅魔幻来袭!
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
美术兜价值主张全新升级:保持热爱,自有态度!
游艺至善 广州举办乞巧文化艺术展
论央美雕塑专业的形成(组图)
“领异标新——清代扬州画派精品展”广州开展(组图)
大漆茶器展亮相福州
因无界而跨界 以创新而创美(组图)
刘若望《狼来了》乌菲齐美术馆展览
“恒常与异变”苍鑫个展
“线中线——黑白主义第一回”艺术展开幕
大明宣德双耳三足铜炉
第五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举办
“颜色的尽头——杜松儒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
崖柏根雕收藏要注意这几点
中国历代文博人挥毫泼墨 135幅书画亮相山西
大英博物馆创始藏家半身像被移走(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