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的两幅《背矿》
20世纪杰出艺术大师石鲁作品在入藏国家博物馆的过程中再掀波澜。2014年认捐的244幅作品中,因有158件下落不明,至今难以完成交付。
昨日,石鲁家属在国博的一间会议室里发布声明,对丢失作品依法追索,希望任何拍卖公司和交易平台及个人,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违法买卖。
丢失作品露脸京城拍场
石鲁女儿石丹作为遗产继承人代表,讲述了遗作“丢失”的过程:
2011年下半年,石鲁家人开始与国博磋商捐赠事宜。当年年初,石鲁二子石强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2012年初,全体石鲁艺术遗产继承人闵力生(妻)、石坚、石强、石果和石丹共同决定将珍藏的石鲁作品及文献资料分批捐赠给国博。
“2012年2月,石强就列出了他的捐赠清单,一共244件,包括父亲石鲁遗作及文房类收藏。1个月之后,石强突然离世。”石丹说,同年8月,第一批151件遗作入藏博物馆。首批捐赠文物中没有涉及石强的收藏。
石强所列清单中的作品,在入藏国博过程中却出现了变故。
“石强去世时,有一位结婚1年多的妻子。此后为认定石强的遗产,还闹到了法院。”石丹透露,法院最终确定244件作品不属于遗产,因为其在生前已经妥善处置了这些物品,将其捐赠给国博。
随后,法院裁定希望国博对这批物品进行清点接收。
然而,打开银行保险箱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244件作品缩水成86件,有158件“不翼而飞”。“石强妻子也说从来没见过那些画作。”
今年,下落不明遗作中的《巡山放哨》 ,却成了一家拍卖公司的重头拍品。
这幅画,是石鲁1950年创作的。画面上,两名穿着藏民服饰的哨兵,一位单膝跪地举枪;一位开步站立,腰间别着藏刀,右手持着红色旗帜,生动再现了藏族同胞剿匪的史实。
石鲁的两幅《背矿》
158幅画作估价过亿元
昨天,石鲁家人发表声明,将用法律手段对画作进行追索。
声明提到,捐赠清单中所列石鲁遗作、资料及其所有权和著作权完全属于石鲁艺术遗产继承人,并已经列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石鲁作品整体捐赠目录之中,如出现在书画市场,无论是被公开拍卖或私下交易都是违法行为。希望有关人士、拍卖公司和一切交易平台能够尊重他人权利,尊重法律,不要对这批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违法买卖。
“我们将会与国博一道全力追索,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石丹说,“相信国家法律和社会公众的道德正义会支持我们,早日追回这批丢失的作品并入藏博物馆。如有知情丢失作品下落者,请与捐赠人或国博联系。”
丢失作品、资料的清单昨日同时公布。
石丹坦言:“我们从没有打算出售这些作品,所以未曾经过定价。”业内人士认为,这批作品大小、尺幅不尽相同,其中包括石鲁1950年创作的《巡山放哨》、1958年的《背矿》等早期重要作品,“158件作品,估价过亿没有问题”。
石丹说:“父亲一共创作了4幅《背矿》,此次遗失了一大一小两张,大的一幅为最终成品,尺幅为171厘米×94厘米。3幅小的都是创作时打的手稿。”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说:“国博现藏的石鲁作品加上原藏的《转战陕北》《八月的延安》等,已拥有300多件,共同构成了目前对石鲁作品的权威收藏。”2012年9月,国博成立了石鲁艺术研究中心。这是国家博物馆设立的第一个对20世纪名家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这对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对于艺术史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国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丢失的画作中,有很多某一时期石鲁的代表作,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石丹透露,今年还将有第三批石鲁作品入藏国博,目前正在整理名单。届时国博对于石鲁作品的收藏将会更加全面完整。
捐赠作品已属于国有资产
国博首席律师钱卫清指出,根据石强意愿、明确的文件记载等,158幅丢失作品已属于国有财产,任何人没有处置的权力。即使已经进行交易,也属于无效行为。
其实,石鲁首批入藏国博作品中,也有一件过程曲折。画作《山区修梯田》在2010年被石丹送到歌德拍卖公司上拍,并以3980万元落槌。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流拍。拍卖公司再次转卖给张振宇。石丹认为,画流拍,拍卖公司应返还。此后两年,双方多次沟通未果。
2012年3月30日,在画作仍未领回的情况下,石丹作为家族代表与国家博物馆签订《捐赠协议》,将包括这幅名作在内的151幅石鲁作品捐赠给博物馆。该画作所有权从合同签署之日起归国博所有。
当年6月,石丹向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起诉歌德公司,要求返还画作。6月8日,张振宇向拍卖公司汇了最后一笔尾款,并领走了这幅画。张振宇为了这幅画共支付了4394.8万元。7月1日,歌德向石丹出具了《要求尽快领取出售受益的函》。2013年8月19日,市二中院终审要求归还画作。9月4日,石丹向朝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歌德拍卖及张振宇向其返还画作。
钱卫清表示,国博将运用法律手段对丢失作品进行追索。“接下来我们不仅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还将向各平台、机构发布声明,提醒他们不要对涉案作品进行交易”。
人物简介
石鲁(1919-1982),当代中国画家。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人。代表作有《山区修梯田》《转战陕北》等。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早期画风偏于写实,用笔坚实谨严,多画革命题材;后期画风奇崛劲健,常以华山、荷花为题,笔力纵恣雄豪。
雷诺阿《枫丹白露景色》在京展出
全艺社四周年作品展澳门举办
新春名家书画作品“蛇舞丹青”
雅尼斯·库奈里斯“演译中国”
王平画展亮相马鞍山
雕塑艺术家展望的展览《我的宇宙》
卢禹舜160余幅画作展现新人文
著名画家成星大写意中国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法国杜梦堂上海展出动物雕塑
中央美院举办王玉平作品展
徐惠泉作品展呈现“墨彩人物画”
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春蕴京华
海峡两岸书画奇石特展举行
南京举办首届社区美术节
潘柏林陶塑精品展举办
第三届全国漆画展规模历届之最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中国画提名展
梁江首次个人书画展广东首展
赵清设计展呈现“清平乐”
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
正举沈鹏书画作品展举行 展出百余幅书画作品
诗书画展庆北京海淀建区60周年
浙江美术馆特展精品藏品
中国当代新艺术展演绎“行云”
"苍茫惟一——安东书象展"亮相北大
于会见画展关注都市生态
“虚薄”绘画展在北京开幕
中国女画家协会在京成立
城市变迁的中国提问
珂莱画展尝试新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