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物专家考察论证,北京市石景山区日前新增和升级7处不可移动文物。龙王庙、模式口76号院、五里坨民居列入石景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狮云庵塔院、四照谷桥、模式口老爷庙、模式口过街楼列入石景山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本次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龙王庙和模式口76号院,是在原普查登记文物基础上的升级。龙王庙位于五里坨上石府村,建于清代,大殿保存完好,2015年由市财政投资进行了整体修复,对山门、影壁、配殿等进行了恢复。模式口76号院位于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建于民国,现存一进院落,格局较完整。该地原为京西重镇,民风重商,当地士绅集资典建,实用但不奢华,独具特色,2012年市财政投资473万元进行了整体修缮。本次经专家考察论证,一致同意将这两处升级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坨民居由两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房屋80余间。一座为原址保留的王家大院,有近百年历史,是五里坨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京西较具特色的民居。
另一座为迁建的黑石头村钱家大院,具有120年历史。黑石头村拆迁时,石景山区文物部门对钱家大院的建筑材料进行了编号,按原建筑规制、原建筑做法进行了整体迁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信息。
目前,石景山区在五里坨民居内建立了“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并以此为基地举办历史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宣传活动,成为北京西部地区传统民居保护的一个成功典范。该民居本次也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狮云庵塔院位于八大处龙泉庵(龙王堂)南侧,为和尚塔院,始建于明代。院落内稍靠东部呈三角形建有三个和尚塔,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重修。2014年市财政投资280万元进行了整体修缮。四照谷桥位于八大处四照谷西北侧,始建明代,为泄洪和便民穿行而建。建筑结构为单孔拱桥,桥面和护栏均为汉白玉,整座桥保存基本完好,2014年市财政投资38万元进行了整体修缮。模式口老爷庙位于模式口大街西侧临街,始建于明代,清代进行了大修,2015年市财政投资100万元对正殿及西配殿进行整体修缮。模式口过街楼位于模式口大街中部,建于明代,为模式口街上重要设施,地标性建筑。现存建筑为单面墙体,目前,石景山区已制订了修缮方案并上报市文物局。
据了解,经过本次新增和升级,石景山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105处增加到110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05处,地下埋藏区4处,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3处,区级文保单位20处,登记文物69处。
杨留义山水画新作展在京举办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经典名作展举行
关山月诞辰百年艺术展再现“山月丹青”
吾心浩然——王涛画展于12月9日在荣宝斋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幕
北京朝阳大悦城展出千件老玩具
车建全艺术个展演绎胶片里的现象学
程大利和林存安联展山水画作
《金陵十二钗》亮相北京
“长城杯”书画展评亮相首博
焦广盛画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
俄罗斯当代名家风景油画展开幕
中日美术交流联合展
透过漫画看华君武人生
王垂写生油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杨佴旻的水墨史诗
“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申少君展览呈现“蠹鱼阁书事墨事”
齐白石徐悲鸿真迹亮相贵州博物馆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
薛保瑕抽象艺术展“流动现实”
李小可藏地行:能使人魂断的神秘境地
“明清进士书画艺术展”在京举行
新水墨艺术大展探讨水墨与美术史
“会意山川——黄唯理画展”亮相社区美术馆
百幅佳作汇聚中国友联画院第二届院展
当代版画家五人展展现“黑土情怀”
杨佴旻新水墨画将全国巡展
深圳美术馆推出馆藏精品展
洪亮书画艺术展亮相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