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度的厦门文博会,工艺及创意设计总是其中的重头戏,台湾工艺精品在2012年至2015年连续不间断的参展曝光,树立了「台湾顶级工艺」的品牌高度及知名度,与各方交流开拓商机。2016年是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第四年参与厦门文博会,在三年的品牌基础建立期后,迈向了下个阶段里程碑,开始着重于台湾工艺的深度及价值推广,将台湾丰富的生活文化传达给大众。
此次工艺中心带领13家厂商,使用材质丰富多元,包含木艺、漆器、竹艺、金属、染织及石雕等,显现了台湾工艺制作上的广度;而参展厂商中无论是过往市场上熟悉的品牌,或是新进大陆市场的新星,都有个人独特的产品特色,在传统的工艺制作基础上发展独家技艺,并且融合当代设计,让产品既创新也富含深度。
饰品类工艺有运用传统佛像银帽妆佛技法加入当代的设计语汇的银饰,或将大自然元素融入设计造型的项鍊耳环,也有颜色丰富层次深邃的原生态植物染;茶器具用品上,采用富含远红外线的陶土制作茶具、在泡茶的同时享受冉冉飘烟的冰烟壶、强调手握质感打磨细致的人面竹茶则,以及创新的寨沟绿釉色茶具与用坚硬的石材刻出的柔软线条的石制茶盘;另外,精细的榫接木工艺品、手绘细腻如画的漆器、一刀雕刻陶瓷技术、以金属结构技术与异材质结合的产品等,都展现出台湾多元的文化软实力及核心工艺价值。
此外,时尚工艺品牌「Yii」也参与展出,这些扬名于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的精品,如经典之作由国际知名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与台湾竹艺师陈高明合作创造的「43」竹椅,以及将茶几与座椅结合两用,轻盈优雅的蓬蓬裙椅「TUTU」等名作,将呈现台湾顶级技艺与国际设计碰撞的成果。
参展至今,台湾顶级工艺的创意及精致度仍是厦门文博会展品中令人惊艳的亮点,在瞬息万变的工艺市场中,这是台湾工艺家时刻警惕,保持技术上的研发更新、钻研异质材料的结合开发,让作品能在传统中不停再创新,促使台湾工艺在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稳健发展。参展交流是观察市场的第一线脉动,除了拓展市场通路外,也盼为台湾工艺带来新的刺激,方能洞察变化、前瞻未来,不断创新精进,将台湾工艺价值持续传递给喜爱工艺的客群。
陈诗宇:如何欣赏现代美术
冯博一: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康斯坦布尔:欧洲风景画的奠基者(图)
参与:从社会雕塑再出发
高斯洋:中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2017年长春光华学院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组图)
尤洋:如何定义未来的艺术机构?
国内艺术节频现:究竟是谁的节日
留法三剑客的艺术被高估
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
期望白砥
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组图)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的身体审美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组图)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组图)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
孙振华:创造一种自由的境界
书法欣赏的五个Jing
王明明:画院要出人才,才能出精品
邵大箴:他不回避他的艺术要走向市场
“水墨在中国是文脉,在西方是媒介”
王建玉: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