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由北大培文主办的镜像:绘画中的细节,艺术史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和艺术家徐累进行对谈,围绕北大培文出版社9月份再版的法国艺术史学家阿拉斯的《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进行讨论。究竟该如何欣赏一幅画?在看画的时候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画中的细节意味着什么?镜像在东西方艺术史上有何种地位?围绕上述问题,两位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委拉斯凯兹《宫娥》
对于主观细节的重视是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大特点
董强从阿拉斯的书讲起。董强认为阿拉斯在艺术史上的最大成就是提出了“细节”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细节,并非客观上的细节,而是主观的细节,是作为心理、生理和文化各异的个体去看画的时候注意到的细节。一般而言,艺术史的学院派训练会将绘画概念化,例如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风格,古典派的风格,浪漫主义,又或者是印象派的风格,但是阿拉斯认为,这种把一幅画按照流派去归类的方法,属于远观。即在现在拿着望远镜去远距离的看历史。而一旦近距离的、细节地去看每一幅画,就会形成一个观者心中的艺术史,跟学院派的艺术史不同。
董强认为这种细节式的观看,是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在人文学科领域,20世纪不再相信纯粹客观的科学性,转而强调个人的东西,意识和无意识等等,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比如文学里的意识流——卡夫卡和普鲁斯特。董强觉得卡夫卡和普鲁斯特的文学跟巴尔扎克的文学不一样,后者是从上往下看,站在遥远的地方看社会,像望远镜。而前者是钻进人的心里看,像显微镜,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种20世纪伊始的往内部的转向,是理解阿拉斯这本书的基础。阿拉斯认为一个人作为观赏者,不再是纯粹接受一些学院派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人。当被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时,我们该如何观看?我们会发现何种细节?
在《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书中,阿拉斯用了一章来写委拉斯凯兹的《宫娥》,这幅因为福柯的《词与物》开篇序言而颇受关注的画。 阿拉斯认为福柯式的解读——认为画中画家身后的镜像是主体的表现,每一个观看者都可以像镜中的国王和王后一样,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这就是福柯所说的古典体系。董强补充道,这类似于笛卡尔主张的我思故我在。但在书中阿拉斯认为这个解读带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因为这幅画是西班牙国王让委拉斯凯兹为皇室而作,因此在当时这幅画是放在国王家中的,一个普通的平民并没有机会欣赏到这幅画。只有到了20世纪,福柯生活的时代,这幅画从皇室移到了博物馆中,普通人才有机会站在画前观看和欣赏,对其进行解读。
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西方绘画史中的镜像问题
接着《宫娥》中的镜像引发的讨论,徐累以镜子和镜像为主题,串讲了西方绘画史上的一些画以及隐藏在他们背后的认识论的转变。徐累讲到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他认为从这幅画里可以读到空间如何扩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观众看的这一部分,观众可能看到更远的这一部分。这是通过凸面的镜子来表达的。
徐累提醒我们这张画是充满隐喻性,要看细节。盘子上面只有一根蜡烛,代表上帝,耶稣代表着光,耶稣的牺牲换来的光,所以这一支蜡烛照亮了现场,意味着上帝与人同在。地下还有鞋,上帝说人是在一个圣洁的地方,要把鞋脱掉,所以这个跟圣洁有关系。包括女人头上白色的头巾,也和这个相关。
这幅画后面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镜子。这面镜子和前面的镜子不一样,它是有凸面的镜子。早期文艺复兴的画家在镜子这个主题上分为两派,北方文艺复兴的镜子绘画都是凸出来的,而意大利绘画的镜子是平面的。 凡·艾克是油画的发明人,过去的绘画是壁画,是用鸡蛋清调的蛋彩画,从他开始用亚麻油调颜色的油画。这幅画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它充满着隐喻,有象征性,同时在空间的表达上,有独到的发现,这个镜子里面也出现画家本人。
徐累认为从镜像的角度重新审视马奈的画,也十分有趣。从印象派开始,马奈不再谈透视。他说绘画就是绘画,不要去做一个假定的空间,所以马奈的《奥林匹亚》,就是给观众一个平面的东西,就是让绘画本身面对着观众。绘画本身也不具有过去那种传统的宗教、或者是神话传说里面叙事性节奏。
马奈《奥林匹亚》
自我与镜像:一个拉康式的隐喻
而在自我与镜像这个主题上,徐累认为西方画家也常取材于此进行创作。徐累展示了一幅名为 《喀纳西斯》的画。这是一个希腊神话里非常经典的故事。水面上他的手臂和影子的手臂合成了一个圆形,以示他的完整性。渥特豪斯也有《喀纳西斯》。在当今自拍文化盛行的时代,徐累认为每一个人都是都是喀纳西斯,都可以从手机自拍里面看到自己的完整形象。
徐累由喀纳西斯想到了拉康,他关于镜像有一个十分经典的描述:孩子的成长,从第一次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开始。假如“我”是一个人,镜子里面是另外一个“我”,这意味着我们中间有一个本原,这个本原由我在镜子里体现,这样我们两个才完整,才统一,才变成一个统一的向心力,所以“我”和“镜中我”就变成一个统一的循环。这是一个自我得到认定,然后得到满足的过程。
卡拉瓦乔 《喀纳西斯》
接着徐累谈到达芬奇(手稿),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达芬奇对镜子也有很多研究,他的书里有镜子这章。他说镜子是画家的老师,因为绘画是一个平面,镜子也是一个平面,所以他研究了很多关于镜子对世界的反映。他甚至还研究过要做一个全部是镜子的房间。达芬奇还有一个特点是写的字全部是反过来的,可能是因为他用左手写,他的字要用镜子对着看才能看出来。
达芬奇手稿
延续喀纳西斯和拉康的镜中我,徐累认为可以看到画家和镜子之间的关系。表达类似题材的画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例如一个中世纪的不知名画家画的一个女人,她在画自己的写生 。比如丢勒,他会化装,化装成各种各样的角色。类似的,伦勃朗在晚期画了非常多的自画像,他的自画像有扮鬼脸的,也有很多化妆和很多虚荣的表达。比如戈雅的自画像,他的黑颜色用得特别好。再比如惠斯勒画的镜中人,从这时候开始绘画已经不再把深度作为关注的重点,西方艺术开始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画中人手上的扇子是日本的扇子,在这个时代,包括印象派,后印象派,大量的绘画都说明西方开始学习东方的平面性。平面性是现代西方的开始,马奈也是回到平面性,凡·高的自画像,也是平面性的东西。弗里达是一个有故事的女画家,是墨西哥人,她在生命、爱情中遭遇到非常多的艰难、摧残,看这个画面,歇斯底里的,这是反映她心境的一个作品。
伦勃朗自画像
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取消美术类专业校考的通知
长沙学院2015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湖州师范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5年南华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年招生简章
蚌埠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年1月13日燕山大学非美术类黑龙江东方学院考场安排
2016年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招生简章
南华大学2016艺术类招生简章
潍坊学院2016年省外艺考报名考试时间地点安排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省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青岛大学2016年承认省外美术、音乐专业统考成绩
湖州师范学院2016年艺术类考试科目及内容
关于部分院校在福建设点组织校考工作调整的公告
蚌埠学院2016年山东省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
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招生考试日程安排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6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考点与日程安排
湖州师范学院2016年音乐类美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内容
福州大学2016年承认多省音乐学专业统考成绩
湖州师范学院2016年艺考时间地点安排
福州大学2016年美术学类专业介绍
2016年1月13日河北传媒学院非美术类黑龙江东方学院考场安排
潍坊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外省)
青岛大学2016年音乐类专业招生简章(山东省外)
2016年1月13日厦门理工学院非美术类黑龙江东方学院考场安排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招生专业简介
潍坊学院2016年承认部分省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
福州大学2016年音乐学专业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