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本初印芥子园画谱三集 (清)王概摹并编 上海有正书局1934年刻本
春节前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手举办了“再遇芥子园—— 《芥子园画传》与当代绘画名家对话展” ,引入开放的策展理念,建构了一次在“芥子园”中穿越古今的对话,引发美术界、学术界对于《芥子园画传》的关注热潮。本版特邀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与作家、画家张震先生撰文,谈谈他们心目中的“芥子园”。
芥子园画传二集 (清)沈心友辑 王质、诸升绘 王安节等编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王槩、王蓍等编《芥子园画传三集》书影,乾隆刻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无师自通之一种
中国古代没有美术学校,更没有多如牛毛的街边培训班,古人学画困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有钱人家把孩子送到画师家或请回画师,那时画师也少,想找一位好画师不容易;另一种是对着好的画作临摹,不过能有机会临摹好作品的人更少,好作品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奢侈品。
北宋之后,中国画的主要创作人群是士大夫和文人,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国画也更讲究文学意境和笔墨情趣,宋、元、明是中国画的繁荣时期,尤其到了明朝,画画的人和学画的人超过之前的任何时代,学画的人多了,老师就不可能对每个人手把手,忙不过来怎么办?老师就会画许多画稿,等徒弟来时分给徒弟临摹,张三分到一只鸟,李四拿到一棵树,王五一片坡石,这种画稿古人叫课徒稿,类似于今天没有装订的教科书。
老师总是像发传单一样分画稿,时间长了好像也不太方便,一则是画稿易破易丢,二则是画稿品种太少不利多学,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出现画谱。画谱,就是中国古代的美术教科书。中国古代画谱印刷量最大、传播最广、惠众最多的是《芥子园画传》 ,这本画传由清代康熙年间金陵名士、著名剧作家李渔的女婿沈心友所制,最初沈心友家收藏有清初名画家李流芳的四十三页课徒遗稿,于是沈心友便借资借名于李渔,请当时的山水画名家王安节进行增编,历时三年增编到一百三十三页,至康熙十八年才第一次正式以套版精刻成书,书名仍是借李渔别业—— “芥子园”为名。
《芥子园画传》第一集是山水集,面市后极受欢迎,于是沈心友又照方取药,继续聘请名画家诸曦庵编画竹兰谱,聘请王蕴庵编画梅菊及草虫花鸟谱,又经十数年,才刊印第二集和第三集。第二集为竹兰梅菊谱,第三集为草虫花鸟谱,此三集均为康熙年间刊印,据史料记载:当时采用开化木刻五色套版印成,极为美观,价格昂贵,首次刊印只有几百册。后来,不断再版,但由于木刻板易变形开裂,所再版的都没有第一版好,第一版《芥子园画传》估计在这个世上已是绝唱。
我们现在能买到的《芥子园画传》有两种,一种是三集一套的,一种是四集一套的,那第四集又是怎么回事?第四集是“写真秘传” ,也就是人物谱,是嘉庆年间由书商把画家丁鹤洲的《写真秘传》 ,及拼凑的一些人物画稿冒名强加进去。第四集与李渔、沈心友毫无关系,第四集与第一集相距的时间有一百三十余年,出第四集时李渔和沈心友早就驾鹤远游了。那时候没有版权之说,当时也没有所谓的“法律武器” 。
《芥子园画传》之所以名气大,就是因为品种全且适合初学者,其实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种画谱,比如清初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 ,明朝永乐年间顾黯然的《历代名人画传》 ,都是在中国古代画谱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无论在取材上还是技法上都远远高于《芥子园画传》 ,这些画传今天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是不适用初学者,印数少,渐渐遗失和失传了。
我第一次接触《芥子园画传》是1977年,一本1960年出版由胡佩衡、于非闇编订的已经破烂不堪的“山水集” ,那本书我从垃圾堆里捡来,那时我并不爱画画,只是当“小人书”看,又因为没有故事情节,很快就弃掉了。人与人与物都讲缘分,有的是“一眼缘” ,一眼钟情,永不分离,有的则需要时间,五年十年之后还能“缘聚” 。十年之后, 《芥子园画传》果然成了我最亲密的侣伴。
我画画从来没拜过老师,几十年的从艺路上我认识许多国内一流长辈的老师,他们都教过我很多东西,唯其一样我从来不学,就是他们的造型。学其魂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学其形是巨人搀着你走路。我最初的老师就是《芥子园画传》 ,断断续续啃了五年时间,我学习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就是挑出最经典的画稿,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在电脑里任意放大打印,然后用描红的方式,把画稿勾勒到宣纸上,然后进行无数次的练习。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造型准确的问题,二是可以准确地把握毛笔在国画中的用笔方法,三是可以避免瞎画,瞎画最容易使初学者丧失信心。现在人不太重视描红,尤其是成年人,性子急,最好三年五年就能成为大师。这种方法其实是学画者成本最低,进步最快的捷径。反复画,反复感悟,反复修改完善造型,就可以脱开画稿了。这就是所谓的无师自通之一种,无师自通并不是不要老师,而是不死抱某位老师,把先贤都当作老师,并且敢于在国画的行规内向优秀的方向进行变革。
《芥子园画传》的缺点是只提供造型、用笔、构图的技能,并不提供创作方法,一个画者把画画到得心应手,画到自成一格, 《芥子园画传》是远远不管用的,它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一个好的画者而言,技能只是驾驭工具,而人的学养、思想、情感、阅历以及时代的审美需求,才是决定画作地位的重要因素。 《芥子园画传》的使命,对于学画者而言在五年左右,五年之后就没有太大实用价值了,它与书法临帖不一样,中国画更讲究“活” ,更讲究创作,一个画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和合理合法求蕴求雅的开拓上。当然,拥有一套《芥子园画传》 ,常常温之常常读之,也是好事、乐事。(张震)
《芥子园画传》的得失与启示
清代以前,中国画的研习除师徒授受外,一直崇尚两种途径:一是临摹前贤,一是师法造化,二者相互交融,成为绘画入室的不二法门。清代画坛,虽然也沿袭此径,但因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李渔、王槩编次的《芥子园画传》尽付剞劂,随后各种版本的《芥子园画传》在有清一代广为梓行与传播,因而大有取代临摹原画之势。由于刻本价格低廉,且数量众多,无论公卿巨贾,还是贩夫走卒,都可一册在手,临习研读。所以在清代康乾以后,但凡从事绘画初习者,无不以此为敲门金砖,“其摹绘之精,镌刻之工,世无其匹,久已风行海内,丹青家罔不家置一编矣”(清人何镛语) ,自此以后,“沾丐艺苑者,垂二百余年矣” (清人张鸣珂语) 。另一方面,乾隆广收名画,古今宝绘,多纳之禁宫,以故民间收藏,出现断崖式崩裂,一般画家难有机会观摩原迹,临摹前贤佳作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在此情况下,《芥子园画传》在乾隆时期得到完善与补充,且得以广泛流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多数画家无缘得见前贤原作的缺憾。再者,“自《芥子园画谱》一出,士夫之能画者日多” (黄宾虹语) ,所以在绘事的普及与推广方面, 《芥子园画传》可谓居功至伟。
诸本《芥子园画传》多搜罗前贤或时人画法,以解决用笔、写形和构图等初级问题。清代多数画家,初入门径之时,多以《芥子园画传》为津梁,浸淫其中,然后再改弦易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成自家风貌。当然,对于有机会接触原迹的画家来说,无论印本如何精良、选材如何精致,临摹古人原画仍然是不二之选。所以在清代画坛,除了临习《芥子园画传》的群体外,仍然有不少画家孜孜于对前贤绘画的摹写。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芥子园画传》虽为初学者提供了便利,但却无法真正取代传统的传移模写。
与《芥子园画传》大致同时的清代画谱还有多种,屈指可数的有清初上官周的《玩笑堂画传》 、清代中后期郑绩的《梦幻居画学简明》 、晚清竹禅的《画家三昧》 、任熊的《任渭长画传三种》 、马企周的《马骀画宝》等。但这些画谱或者为专精一门,或者成书较晚,其影响力均远远不及《芥子园画传》 。
毫无疑问,在珂罗版印制和现代印刷术尚未兴起、信息传播相对单一的语境下, 《芥子园画传》客观上为习画者提供了学习的蓝本,示人以门径,基本解决了画家们在进入艺术创作之初的技术问题,影响画坛两百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启蒙作用。但因《芥子园画传》一味追求传移模写、画必有据,会泯灭画家的个性与灵性,出现陈陈相因、因循守旧、程式化等弊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晚清画坛上的积弱之习。近代画家黄宾虹就明确指出其弊端。首先,他指出《芥子园画传》刻书的背景:“因得李流芳画册数十页,又请王槩字安节足成之为山水画谱,此明人刻书习气。李笠翁人品学问,皆非上游,为投时作此,便于不学之人浏览,偶尔涉笔,即可冒得风雅之名” ,以李渔的人品而否定书品;其次,黄宾虹认为中国画讲究的是师承,是师授,可是“自有《芥子园画谱》出,而中国画家之矩矱,与历来师徒授受之精心,渐即澌灭而无余” ,“古人学画,必有师授,非经五七年之久不能卒业。后人购一部《芥子园画谱》 ,见时人一二纸画,随意图抹,已觉貌似,作者即自鸣得意,观者亦欣然许可。相习成风,一往不返” ,“自李渔刻《芥子园画传》 ,笔墨之法,学无师承” 。在黄宾虹看来, 《芥子园画传》的滥觞,逐步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师徒制,成为阻碍中国画发展的障碍。但这实在不是《芥子园画传》本身的问题。事实上,临习画传与师徒授受完全可并行不悖。很显然,这都是习画者食古不化、因循教条所致。因此,正确对待《芥子园画传》的办法,应该像李可染在一幅山水画题跋中所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 ,师授与临摹相结合,再师法造化,重视写生,腹有诗书,自然也就会规避诸多负面因素,从而逐步升堂入室。
六大速写技巧 校考速写再也不用害怕
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四川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统计
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
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美术校考考场速写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天津市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统计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题
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在贵州考点校考考题
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吉林考点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校考时素描头像怎样获得高分
新疆艺术学院2014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美术校考水粉秘籍,静物画法与步骤
2014年河南工业大学美术专业单招校考考题
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院校简介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类)2014年在四川校考考题
四川大学2015年广东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情况
2014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美术专业单招校考考题
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中韩合作办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场景速写这样的画法你值得学
2014年河南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美术专业单招校考考题
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湖北考点美术类校考单招考题
同济大学2015年专业介绍和招生计划
大连艺术学院2014年黑龙江考点美术类校考考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院校简介
2014年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类)校考考题
2014年广州美术学院河北考点美术校考考题
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新疆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情况
高考奔名校艺考成跳板 “曲线救国”受考生青睐
贵州:2015年艺术类高职(专科)部分院校录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