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受关注的“季羡林亿元遗产案”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再一次开庭了。算起来,这已经是二审的第三次开庭。此案一审原告、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之子季承对记者说,本次开庭持续了一天,“我对二审审判结果不是很乐观,但总体上还是抱有信心的。”此外,季承表示,自己也一直同意和解。
资料图:本案二审再次开庭时,休庭后的季承。
季羡林,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有人称之为“国宝”。只是,在其辞世后,与其遗产相关的纷争却几乎没有间断。“季羡林亿元遗产案”即为其中之一。
此案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十几年前。2001年7月,季羡林与北京大学签订一份捐赠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将属于季羡林个人所藏的书籍、著作、手稿、照片、古经字画以及其他物品捐赠给北京大学,赠品清单于2002年3月1日以前由赠与人交付受赠与人;赠品将分批分期由赠与人移交受赠与人指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直到本协议所列各项全部赠品移交完毕。
季羡林离世后,其子季承起诉北京大学,并称,2008年12月季羡林曾书嘱“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里的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全权委托我的儿子季承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物、务”。据此,季承主张北京大学返还珍贵文物、字画共649件。由于标的高达1亿元,此案又被称为“季羡林亿元遗产案”。
资料图:本案一审庭审结束,季承在法院外接受采访。
季承曾对记者解释,那份协议中捐赠标的物不明,而且没有析产,其中50%应该是自己母亲的;另外,649件字画、文物中的32类72件文物,有明确协议是放在北大图书馆保管的。所以,季承认为,自己要求649件字画、文物全部归还是合理合法的。
对于季承的起诉,北京大学答辩称:季羡林先生未有撤销《捐赠协议》的行为,且《合同法》明确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可以撤销的规定。季承提出“返还原物主张”没有依据。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一审季承败诉。2017年3月6日,本案二审开庭。据媒体报道,由于涉及北大一方需提供的关键证据,本案被申请延期审理,于3月27日再次开庭。但这次开庭也没有宣判,而是择日再审。
2013年3月,季羡林之子季承(左二)在媒体通气会上。
4月14日上午,本案二审继续开庭,82岁的季承亲自到庭。他向记者透露,前述的关键证据对方仍未提供,“我坚持以前的上述意见。不认可2001年签订的那份协议。对此案将一直申诉到底“。
记者又就本案致电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但对方没有接听电话。
一个大展看张桂铭革新探索的一生
中拉国际艺术展落户塑三文化创意园 跨越大洋 重塑未来
来自童话王国的古风时尚与当代艺术
漫谈“黄金叶”创牌烟标
法国摄影师首个中国个展 专注鸟类摄影四十多年
定了!第23届上海艺术博览会首次尝试双展馆
中国芬兰联合画展在赫尔辛基举行
德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回展开幕
中国工美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武汉举办(组图)
藝術門展览 ︱嘉多特·布吉尔多:给画面注入灵魂
150幅紫禁城系列油画在故宫展出
“千手观音”群展
庆庆物语:妙幻博物馆——陈庆庆装置作品展
展览进行中!各界专家学者领导等一行莅临艺诺艺术参观指导
博大精深 自成一派——傅继英厦门展览序言
莲子罐上“鹊桥相会”
“正大气象——周尊圣黄土坡专题画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品赏一枚超厚重的崇祯通宝
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光影艺术展在巴黎举行
海南大学“古籍丛中一回首”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纪实(组图)
祺祥通宝钱和子钱 铸母和母钱欣赏
姜国芳紫禁城系列作品亮相故宫
美石遐想:小船
德国摄影师中国展览知人识面:呈现60多幅肖像摄影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亮相法国巴黎
“小饼干小罐头小鱼干都没有”猫社美术馆第一展
多少度的白酒适合收藏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艺术沙龙在凤凰中心举办
这个“国字号”美展近一半参展艺术家是广东老乡
“寻觅江南——乐震文、陆春涛双个展”开幕:追寻、解读江南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