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翁同龢三十九岁画像,1868年吴儁绘
笔墨精良人生一乐
文房书斋是中国古代文人个人活动最多的空间,与主人的诗文、书画创作息息相关的文房用具则是书斋里的主角。北宋雍熙三年(986),第一部系统记载笔、墨、纸、砚的专著《文房四谱》由苏易简汇辑而成,“文房四宝”的美称自此广为传布,富有艺术才情的文人将案头文玩不断推陈出新,至明人屠隆在《文房器具笺》中所列举已多达四十余种,如笔架、笔筒、笔洗、墨床、镇纸、砚匣、水盂、臂搁等,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别具匠心。
“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对文人而言,文房用具是书籍之外另一类须臾不可分离的爱物,反映着主人的情趣雅好。要了解古代文人、艺术家的精神生活,除读其诗文、观其书画之外,这些案头清供也不可遗漏。在文人文化高度发达的明清两代,对文房清供的把玩和追捧,代表着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一种古雅的生活态度,一种闲隐的生活追求。
以帝师之尊、枢机之重,加上诗文才情、书画皆能,翁同龢(图1)对文房用品自然有着自己独到的鉴赏品位,虽不求奢华,却依旧古朴有致。
图2 明 哥釉八棱形水盂
明哥釉八棱形水盂(图2)。水盂,也叫水中丞、水丞,是墨、砚之旁用以贮水的物件。虽盛水不过数滴,却有积水成渊的雅趣。明哥釉八棱形水盂口径9.4、高3.2厘米,口沿呈八棱形,足端黑褐色,造型端庄古朴,釉色厚润,犹如凝脂。釉面产生自然开裂,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文人雅士所推崇的“金丝铁线”。宋徽宗以“裁剪冰绡,打叠数重”之句描摹心目中哥窑冰裂纹的绝世之美。晚明鉴赏家文震亨于其名著《长物志》中专门提及:“(笔洗)陶者有官、哥葵花洗、磬口洗、四卷荷叶洗、卷口蔗段洗。”可见哥窑文房器深得士人的审美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此水盂还带有原配的随形紫檀底座,更显古雅,可以想见当年翁师傅对其珍爱有加。
蕉叶纹绿端砚
图3 蕉叶纹绿端砚及砚盖
端砚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代起就已广为流行,成为文人雅士案头必备的文房用具。用端砚研墨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笔毫。绿端砚的使用肇自北宋,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润滑,纯浑无瑕,以翠绿色者最佳。清代才子纪晓岚自制绿端砚铭曰:“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是岁长至前三日又铭。”翁氏旧藏焦叶纹绿端砚别具一格(图3),此砚选材精良,构思奇巧,砚背面巧雕一芭蕉叶片,并作包裹状延伸到砚正面两侧,并巧妙运用了黄色的石色来表现叶片的斑驳,叶片纹理刻划清晰,宛若天然。砚盒为木质,表面髹黄色漆,砚盖镌刻草书砚铭“绿云垂天,分此一片;藻采繁滋,理发文见”,阴刻篆文印款“文彭之印”。以“绿云垂天”比喻翠绿的芭蕉,此方绿端砚就好像从中采撷出的一小片,这等奇妙之物翩然来到文人案头,自然下笔如有神,“藻采(即文采)繁滋,理发文见”了。翁同龢或出于对前代乡贤的敬仰而入藏该砚,若可进一步考证确为明代文彭旧物,亦为艺林平添一段佳音。
瓷中繁花,悦目赏心
清乾隆珐琅彩过枝芙蓉花纹盘(图4),此盘是清代乾隆官窑的精品,胎薄如纸,釉色莹润,主题图案是怒放的芙蓉花,配以鲜嫩的芦草和展翅飞舞的蜻蜓,形象逼真,生动可爱。
图4 清乾隆官窑珐琅彩过枝芙蓉花纹盘,常熟博物馆藏
珐琅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末年,在乾隆以后停止烧造。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繁复,先是景德镇御窑厂烧好白瓷胎,后运至北京,由造办处如意馆拟好图稿,经过皇帝亲自审定,再由宫廷画师精心绘制,入窑烧造。珐琅彩瓷器为清代皇室所垄断,严禁民间使用。翁同龢能拥有如此珍贵的瓷器,应该是来自光绪皇帝的赏赐。据统计,存世的清代官窑珐琅彩瓷器仅200余件,绝大部分都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盘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定为一级文物,弥足珍贵。
清光绪官窑礼器
图5 清光绪官窑礼器一组(选4件),常熟博物馆藏
“两朝帝师翁同龢及翁氏家族文物特展”2016年北京巡展中的一组24件光绪官窑礼器也源自翁氏旧藏(图5)。这组礼器主要用途是皇家祭祀时用来盛放祭祀用的谷物和肉食,形制规整,工艺精湛,代表了晚清官窑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造型仿照商周至宋元的青铜器,每件器物都以阳文或阴文标明所仿青铜器的名称,显得古朴庄重。纹饰采用浮雕手法,既有青铜器上常见的云雷纹、兽面纹、回纹等,又有所创新,加入了仙鹤、灵芝、蝙蝠、祥云等吉祥图案。釉色也相当丰富,有祭红、祭蓝、娇黄、珊瑚红、草绿、茄皮紫等,其色调类似于今天的糖果色,夺人眼球。于2008年入选常熟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南宋刻本《集韵》
该《集韵》共10卷,为南宋初明州(今浙江宁波)刻本,系翁氏秘藏珍本之一(图6)。自清康雍以来二百八十年中,世人不知此书下落。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等在看到此书的清抄本后,就推崇备至。此刻本是在清代学者中有重名的孤本秘笈,也是清代通行诸本的祖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6 南宋刻本《集韵》,翁氏旧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集韵》是宋代继《广韵》之后的又一部大型官修的韵书。目前所知,存世的宋本《集韵》仅有三种,除翁氏藏本外,还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潭州刻本和日本宫内厅藏南宋金州刊本。
清末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私家藏书多有散出,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海内孤本。慧眼识珠的翁同龢抓住机遇,迅速扩大自己的藏书。怡亲王府旧藏的宋本《集韵》,后流散到琉璃厂,被翁同龢慧眼识珠,“到厂访求《集韵》,畀以四十金,约以送来,而贾人转欲居奇不售矣”,两天后,心仪此书的翁再“诣书肆问《集韵》”。经过仔细地观察校勘,翁发现“宋本《集韵》模糊处甚多,然确是也是园旧物,古香馣馥,遵王所谓‘巍然鲁灵光’者也。修伯所藏抄本,每页皆有‘虞山钱遵王述古堂藏书’一行,实从宋刊本影写。”欣喜之余,喟叹“二百年后乃得,并几校勘,又适在乡后学之室,亦奇缘矣。”(摘自清同治四年二月《翁同龢日记》)随即出价34两银子买下。他跟大哥翁同书一同翻阅欣赏,两人都是无比兴奋。
元写本《楞严经》
翁同龢热心桑梓,十分注重乡邦文献的收藏,元写本《楞严经》即是一例(图7)。《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共十卷,元至正年间(1341—1368)吴江永兴忏院比丘世殊泥银写本,现存六卷。元代高僧清珙、清代僧人祖观、清代胡澂题跋。清珙禅师,俗姓温,字石屋,号福源,常熟人。生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十出家,得名师指授。至正间,诏赐金襕袈裟,出入吴越,弘扬禅法,为曹洞宗一代宗师。著有《石屋语录》二卷、《山居诗》一卷。至正十二年(1352)卒,年八十一。
图7 元写本《楞严经》,常熟博物馆藏
清光绪年间,翁同龢从北京琉璃厂购得《楞严经》,郑重地写下题跋:“此吾虞石屋禅师手迹,后五百三十五年虞山翁同龢得于京师,将以藏于邑之古刹”。擅长书法的翁氏品评此写经书体“峻削超旷,得晋、唐诸贤神力而不抱守于其则者”。“山僧笔势妙翩翩,定于吴兴证墨禅。……此唐人写经正轨,参以鸥波(指赵孟頫,笔者注)笔法,遂尔洒然。”光绪二十七年(1901),翁同龢将元写本《楞严经》1至6卷与清代佛门弟子胡澂补书的7至10卷,一并送给了好友常熟三峰清凉寺方丈药龛。1957年,此经由常熟宝岩寺僧含晖捐赠给了常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后入藏常熟博物馆。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丹青妙笔文人情怀
藏书之外,书画也是翁同龢的重要收藏门类。遵循晚清书画鉴藏的风尚,翁同龢收藏的几乎都是正统的文人画,他对石涛这类标新立异的画家不太感兴趣。翁氏藏品主要有明代画家沈周、文徴明、陈淳、清代“四王”、恽寿平、金农等人的画作,尤其偏爱四王中的两位——王翚和王原祁。
南宋梁楷《道君像》卷
图8 南宋 梁楷《道君像》卷(局部),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藏
翁同龢书画藏品中年代最远的一件作品是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道君像》卷(图8),画面正中画的是道教主神元始天尊,正端坐于莲台之上,有一人正在虔诚地向他跪拜,四周的祥云、霞光和簇拥着的几十名仙官,都衬托出道君的威仪。这幅画是梁楷早年所画,如今我们看到的梁楷作品大多是简笔描或者写意画,如众所周知的《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9)。而翁氏所藏的这件《道君像》卷则是梁楷的工笔画作品,无比精湛,特别是对人物神态和形象的勾勒栩栩如生,充分反映出梁楷高超的绘画功力。这幅《道君像》是梁楷流传下来的唯一的一幅工笔白描真迹,十分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在编辑《梁楷全集》时特意将《道君像》安排在卷首第一件的醒目位置。
图9 南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
论及翁同龢最为珍爱的书画,非王翚《长江万里图》(图10)莫属。而还有另一件珍品“麓台巨幅”,也是翁同龢的心爱之物,那就是王原祁巨幅山水《杜甫诗意图》(图11)。画作高达3.2米,内容是根据杜甫的诗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合香”所创作的青绿山水。
图10 清 王翚《长江万里图》卷末的翁同龢题跋
图11 清 王原祁《杜甫诗意图》,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藏
王原祁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著名画家,其家乡太仓与常熟紧邻。王原祁擅画山水,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被誉为“笔端自有金刚杵”。光绪十三年(1887)夏,翁同龢于琉璃厂茹古斋见此画轴,惊为“巨观”,五日后以重值购入,在《日记》中他郑重地写下“自恨好画成癖,犯多欲之戒”,言辞中不无悔恨,然而对于心仪的书画,他依旧是欲罢不能,毫无免疫力。“我生爱书兼爱画,不惜倾囊与倒囷。”(翁同龢《题王麓台<富春山图>卷,次张鹿樵丈韵》)恐怕这才是文人翁同龢内心的真实写照吧。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招生考试规程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招生考试规程
柏融投资“问山雅集”活动成功举办(组图)
中国戏曲学院2017年表演系各专业考试说明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2017年考试规程
中国戏曲学院2017年新媒体艺术系专业考试说明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艺术类录取规则
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艺术类录取原则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考试规程
中国戏曲学院2017年舞台美术系专业考试说明
2017华中农业大学美术类招生简章
2017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给考生的建议和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美术专业校考时间及考点
邵阳学院2017年艺术类专业
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木偶专业2017年招生考试规程
石河子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及要求
湖北文理学院2017年艺术类合格证发放录取规则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2017年本科招生各专业考试说明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招生考试规程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音乐剧中心本科招生规程
联考不理想怎么办 海外名校还有机会
湖北文理学院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上海戏剧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2017年考试规程
宿州学院山东省书法学专业2017年招生简章
2017华南理工大学音乐舞蹈类专业招生简章
上海戏剧学院2017年表演戏剧影视专业招生考试规程
2017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7南京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校考复试科目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