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口壶是东汉至隋唐时期流行的一种陶瓷器。三国时期盘口和底部较小,上腹特大,重心在上部。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外口沿领也加高;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重心向下,放置平稳。南朝时壶身瘦长,至底渐敛,颈长,多桥形系。盘口壶发展至隋代,器型更加瘦长,盘口高而微撇,颈长且直,腹呈椭圆形,条状系。
隋代盘口壶虽然存世量颇多,但由于时代久远,造型优美、工艺精良,并且保存完整的精品却并不多见。蚌埠博物馆现存一件寿州窑青釉盘口壶(见图),可谓隋代寿州窑产品在造型、釉色、烧制工艺上的巅峰之作,也是目前所见,寿州窑产品中为数不多的、最为精美的产品之一。
该盘口壶口径12厘米,腹径70厘米,底径11.8厘米,高35厘米。盘口外撇,圆唇口沿、盘底出棱角,长束颈、上饰两周凹弦纹。颈部以下渐大,颈下部饰七朵戳印的小团花。广丰肩上置四股对称的双股系,系的下端饰十数瓣戳印的团花纹。肩部以两周凹弦纹隔断,在肩的上部饰一组戳印的由团花和戳印纹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弦纹内有一周六瓣团花,腹部的下方装饰一周由戳印团花和树叶纹组成的四花瓣纹。整器共有四层装饰花纹,在隋代,此种装饰手法可谓非常华丽了。器物通体施青釉,釉色均匀纯正,腹下部露胎,胎体细白、紧密。数道蜡泪痕别具美感。
寿州窑是安徽地区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窑口之一,其窑址分布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唐代属寿州,故名。始烧于隋代,盛于唐,终于唐晚期,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记载“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又记“寿州瓷,茶色紫”。寿州窑黄釉有蜡黄、鳝鱼黄、黄绿以及铁褐釉等,并兼烧白瓷、黑瓷。马未都在《瓷之色》一书中说“隋唐黄釉两类,低温以三彩为主,高温则以寿州窑黄釉为典型。”寿州窑开创的黄釉瓷,打破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烧造局面,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隋代寿州窑开始烧青瓷,产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盘等。隋代胎体坚实、厚重、胎色青灰。唐代胎体原色,胎色白中泛黄。釉色隋代青中带黄绿,有玻璃光泽,常开有小纹片。唐代以黄色为主,釉面光润透明,大多施用化妆土,有剥釉现象。另外还烧黑釉瓷,釉面光润如漆,少数呈酱褐色,有粗、细两类产品,精细者胎为白色。在装饰技艺上,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在烧制方法上,都用托珠叠烧法。碗、盘器内留有支烧痕迹。
如何拥抱一个诗意的世界?来趟山东文博会就够了
纪念登月五十周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发起“塔台呼唤”
他是元四家之一,山水画构图繁密、气势磅礴、技法深厚、纵横离奇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启幕
第三届“东方之星•眼中的爱” 青少儿书画清华美院艺术展开幕
“好风相从——程小轩宫扇作品展”在东京鸠山会馆启幕
郭沫若《屈原》手稿 亮相国家大剧院
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举办
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在苏州举办
神玉艺术馆大唐风韵玉藏品聚磅礴之力震撼敦煌国际文博会
“北京当代·艺术展”即将开幕,这一次所有人都能读懂艺术之美
他的油画作品柔和细腻,未完成的遗作成为后世人体画的传奇
第十二届漫画节下周五开幕 《哪吒之魔童降世》角逐“动漫奥斯卡”
王子月”问题剧场计划”的北京站
徐跋骋:孤岛剧场 | 艺术汇 访谈
妥木斯油画展在西安当代美术馆开幕(组图)
鲁石书画展在京举办
“纪念碑谷2视错觉主题艺术展”在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
这位80后艺术家,把三里屯咖啡馆画得很抽象
书画修复|从吴湖帆等合作的《刘定之像》谈一代“装潢圣手”
红色记忆——木根雕展正在三坊七巷展览
第二届中原民间珍贵古籍展开展
保定“与世界对画”学生作品展开幕
洛阳火车站改建挖出汉代古墓 文物局否认曹操墓
现象级艺术展览|“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回顾(组图)
强盗半路出家,竟成了大画家!
展讯丨与新中国同行·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
宋文治泼彩山水,让人沉醉!
民间工艺荟萃,“山花”初放——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