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一张小小的纸片,却是一辈子的承诺,见证着婚姻和爱情。从早期的清朝民间手写婚书到民国时期的固定形制婚书,再到如今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不同时期的婚书见证了不同时代的变迁。
翻阅着一份份婚书,翁炳良感慨道:“每一份婚书都有着特定的故事,不同时期的婚书凝聚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底蕴。”
翁炳良是浙江宁海的一名草根收藏家,踏入“收藏界”至今已有20余年,拥有1000多份婚书和众多的结婚贺礼类藏品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一家婚证博物馆,与更多的人分享婚书里的美好与吉祥。
收藏婚书源于一次“淘宝”的偶然。1996年,翁炳良在杭州逛收藏品市场时,意外发现一份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绢面上精致的花鸟画、清秀的楷书字体、美好吉祥的祝词让他爱不释手,当即以180元的价格“淘”了回来,这也拉开了他收藏婚书的开端。
“珠联璧合欣看红线紧系,花好月圆喜卜白头永偕。”这是翁炳良收藏的一份1946年4月结婚证书上的一段祝词。在他看来,小小的结婚证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艺术、社会信息,“婚书的设计风格、附在上面的印花税票、主婚人的身份、独具特色的结婚贺词,都成为时代变迁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翁炳良说:“现在的结婚证书与我收藏的‘婚书’相比,有些过于简单了。”
“大德望云龙张亲翁先生大人阁下:伏以海誓山盟喜仰名门之庆,鲁书雁帛益增蔀屋之光……”在一份清末时期的婚书上,如是写道。“清末的婚书材质质朴,但墨书文采飞扬。”翁炳良说道,这份女方家长写给男方家长的婚嫁答谢函文采飞扬,让他爱不释手。
而民国时期的婚书,只需要把新人的名字、结婚的时间、证婚人名字等填写在婚书上就可以。翁炳良解释道,但在实际上,家道殷实的人家一般会请名人在婚书的空白处作画,“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婚书华丽庄重,多数是书画印一体。”
“解放后的婚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上面都有毛泽东语录。”翁炳良向记者展示了一份1969年的结婚证说道。
一份婚书见证了一段良缘,随着手中的婚书越来越多,翁炳良开始了对婚书的研究。
“婚书的材质、花纹、书法和图案决定了其文化内涵,空下来的时候我尝试着写写收藏心得。”翁炳良表示,他将试着研究婚书上的结婚人、主婚人和证婚人的名字,试图通过婚书婚姻文化发展历史、家族历史和历史文化名人生活足迹。
玉石文化(一)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各式各样的椅子(一)
留住秋天教案
《石狮》教学设计
2013年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32课时人教版)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风来了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专业考试合格名单
南京大学2016年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校考合格考生名单
二年级第四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汇总(浙美版)
水墨画树
图形拼接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
《家乡的节日》教学设计
2014年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4册全册教案(苏少版)
小学美术第四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家乡绿梦
浙江科技学院2016年黑龙江考点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校考合格名单
开平雕楼
一年级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表格式教案(浙美版)
幸福乐园教案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第六册全册教案(岭南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二课盘泥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