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资料
这是一件战国时期巴蜀青铜钲(zhēng)。钲是中国古代礼乐之重器,形近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史籍说,青铜钲为古代行军用的打击乐器,又名“丁宁”。此钲通高103厘米,有的鼓部短阔,体部似两瓦相扣状,口部呈凹弧,两侧尖锐,底(舞)部正中有一管状甬(柄)。

图片资料
西周晚期以后,在南方百越诸地流行钲。钲作为钟的特点已具备。一般钲的主纹常由变形大兽面或对称的卷体龙纹组成,主纹四周有边框,框边饰有半浮雕的鱼纹、虎纹、象纹、火纹等。体部两面半浮雕相同的阳线圆涡纹、蝌蚪纹、三角纹等一组一组似羽状排列,布满器身的长方形中区,具有战国时期巴蜀文化的特征。
《天柱》诠释两岸的共同守望
程大利山水画
龚循明陶瓷绘画呈现“大野无垠”
石鲁艺术研究中心成立
中国当代画家的南北对话
周荣生中国画:传承马上文化 描绘塞外风情
“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更换展品
“美好家园”尼玛泽仁作品展在京开幕
“中国名家书画笔会慰问团”慰问民工子弟学校
美国国务院表彰文化交流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刘瑞明入选《中国书画形象大使》
中国美术馆提出全新理念 新春汇聚十馆群珍
龚文桢作品南京展出
黑龙江省美术馆50年馆藏经典版画作品特展举办
国家画院开展“走进延安”系列活动
女美术家为环保寄情作画
东方的想象——现代绘画中的唐近豪
中国古代壁画亟待保护 人才匮乏为最大瓶颈
老一辈美术家文献整理抢救迫在眉睫
首届CAFAM未来展关注青年艺术生态
张永和展览诠释“唯物主义”
刘岳林书画献慈善爱心
中国作家书画院在京成立
蔡国强荣获世界文化奖绘画类终身成就奖
这一年,是什么让10万观众饱眼福
书画频道走进鄂尔多斯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关山月笔墨的“地方志”意义
画求熟外生——王保安印象
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在京成立
卢禹舜:国家画院要出作品、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