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这是一件战国时期巴蜀青铜钲(zhēng)。钲是中国古代礼乐之重器,形近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史籍说,青铜钲为古代行军用的打击乐器,又名“丁宁”。此钲通高103厘米,有的鼓部短阔,体部似两瓦相扣状,口部呈凹弧,两侧尖锐,底(舞)部正中有一管状甬(柄)。
图片资料
西周晚期以后,在南方百越诸地流行钲。钲作为钟的特点已具备。一般钲的主纹常由变形大兽面或对称的卷体龙纹组成,主纹四周有边框,框边饰有半浮雕的鱼纹、虎纹、象纹、火纹等。体部两面半浮雕相同的阳线圆涡纹、蝌蚪纹、三角纹等一组一组似羽状排列,布满器身的长方形中区,具有战国时期巴蜀文化的特征。
意识形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失效
陈丹青谈央美78级油画班:全是渴望画好的傻子
将军本色是书生(组图)
论中国书法的当代处境
专家称元青花从不落大元××年制款(图)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
许江:漫说“绘画的品格”
返本开新:深入到画展当中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忻东旺2013年自述
吴为山:意象雕塑得益于庖丁解牛(图)
物馆都在网上忙活什么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
冯智军:跨界莫称家
从文献角度也说《功甫帖》
《功甫帖》是书法艺术品吗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
陈丹青:我顶多能被称为“写家” 非常讨厌游记(图)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
柯律格:我在艺术史与汉学之间游移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书画鉴定窘境
霍春阳:中国花鸟意染时尚之都(图)
石青:当日常成为美学
毛泽东与书法艺术创作
夏硕琦:心象重彩山水 江爱松的艺术世界(图)
学者颠覆梁思成:文章曾大段借鉴日本学者(图)
评论:《功甫帖》论辩的现世价值
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
《功甫帖》真伪之争一波多折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