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资讯 > 瓶花之源流

瓶花之源流

查字典美术网 2017-06-15

瓶花之源流1

自古以来,中国瓶花技艺以民间风俗、佛前供花和宫廷装饰形式出现。

后汉的《修行本起经》中就有“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这是讲古人瓶花供佛的。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挂画,被文人雅士并举为“生活四艺”。“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煮茶。”元代张贞居的散曲《水仙子》活生生地把这四种雅艺神韵如画纸上。

宋代的文人也是最幸运的,最会享受的。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了他们种种只有文人雅士才能享受的福利。春宜浇花折柳和倚窗读书,夏宜竹下小立和远望荷沼,秋宜对月折桂和倚窗赏菊,冬宜玩雪折梅和围炉清谈。四季佳时宜做的一些赏心事,都与插花瓶花有关,这种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生活质量是今人都所不及和所追求的。

宋代的温革、周密、林洪、苏轼等对瓶花的瓶插技艺、剪裁、搭配、滋养护理、赏鉴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宋元时期瓶花艺术完全兴盛起来,到明代则形式齐全,体系完备,理论成熟。把瓶花活动综合引入学术领域。研究瓶花的专著相继问世。商濂的《瓶花三说》、陈诗教《灌园史》、王路《花史左偏》、王象晋《群芳谱》、文震亨《长物志》、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王世懋《花疏》、孙知伯《焙花奥诀录》、屠隆《山斋清供笺》等等,都是瓶花花艺学的重要著作。当然,如果从瓶花专业性影响力和功用性出发,以《瓶花三说》《瓶花谱》和《瓶史》为佳。其中的一些瓶花艺术理论影响左右着日本的花道界。

这三人中,高濂为瓶花研究的先驱者,袁宏道是瓶花研究的发扬者,而张谦德是瓶花理论的承前启后人。为发扬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入节。全文仅一千九百余字。内容颇有见解。以张谦德对瓶花亲力亲为,插作心得,见解观点以及审美理念,是瓶花研究继往开来之作。当然也是瓶花制作的理论结晶。

张谦德在品瓶中说:“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瓷),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时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忌有环、成对,象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聚其安稳而不泄气也。”

明代隆庆与天启年的瓶花显然是受到了“口说小,瓶宜小”的影响,但另外两款万历和康熙年间的有环之瓶花,则显然对作者的审美“忌有环”没有积极地响应。

李渔《闲情偶记》总结道:“瓶以磁者为佳,养花之水,清而难浊,且无铜腥气也,然铜者有时而贵,以冬胜冰,磁者易裂,偶有失防,遂成废物,故当以铜者代之。”多少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也许就是“因乎时也”。有明一代文人审美风尚和骨气的句子应该是“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正是反映了明代文人生活的一个侧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瓶花之源流"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资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