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五月是全体劳动者的日子。在今年我国第67个“五一”法定劳动节,笔者整理祖屋堆积的老物件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枚珍贵的66年前“筑路先锋奖章”。
图2
这枚奖章的主人是我的叔祖父——一位曾经在成渝铁路挥洒汗水的劳动者,一个和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筑路工人。奖章为不规整的圆形,直径约5厘米,材质为黄铜。奖章的正面(图1),一位身着短衫短裤头系白毛巾的筑路工人挥动着镐头奋勇向前。蔚蓝的天空下,一列长长的火车在新铺就的铁轨上呼啸而来,红车头上的“八一”军徽璀璨夺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荡在半空。下方则是“筑路先锋”四个大字,奖章的外沿还有锯齿状的装饰纹。军徽和锯齿象征着军民一心,合力筑成了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奖章的背面(图2)印刻着“西南铁路成渝线川东区民工筑路指挥部奖章”,落款时间为“1951.5.1”,编号为“NO.0066”。虽然距离颁发奖章之初已经过去了整整66年,但这枚奖章依旧色彩鲜艳、熠熠生辉,保存十分完好。
在叔祖父的娓娓述说中,我仿佛和老人一起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建设年代,体验着10万筑路军民无怨无悔的劳动者情怀。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曾提出修建川汉铁路意向,其西段为成渝铁路。可到了建国前,这段铁路还是一寸铁轨未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25日,成渝铁路刚刚开工10天,朝鲜战争爆发。承担成渝铁路修筑任务的部队大部分要奉命调往前线,人手极度不足。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紧急从各个城镇招募失业工人并动员沿线农村民工接替他们留下的任务,我的叔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10万民工大军迅速集结,浩浩荡荡开赴铁路沿线工地。当时条件极为落后,而且严重缺乏机械设备,他们夜里不得不挤在一起靠体温取暖,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筑路大军用灯笼火把照明,夜以继日地让路基节节向前延伸。“我们一腔热,修路最得行;铁路不通车,绝不回家门。”正是以这样高涨的热情和决心,成渝铁路比预定工期提前了3个月,于1952年6月13日胜利竣工。旧中国两个朝代近半个世纪未能办到的事情,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不足2年时间就办成了。
在修建成渝铁路的过程中和铁路通车以后,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和有关部门为表彰铁路建设功臣,制作颁发了多种成渝铁路纪念奖章,这枚“筑路先锋奖章”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些奖章凝铸了10万铁路建设者的血汗,已成为成渝铁路建设的缩影,提醒着后人绝不能忘了那些曾经为祖国建设抛洒汗水、泪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的开创者,更加激励我们用辛勤劳动去建设更加富强伟大的祖国,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水墨中国·叙事中国----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艺术展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联合展
“广东十大名茶”最贵拍出1.46万元/斤
立陶宛艺术:透过风景的思考
跨媒介艺术展 让艺术噪起来
从璀璨的金银器文物看唐朝贵族的生活
“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2017)在苏州开展
“观瓷”当代陶瓷艺术邀请展
邮票上忆童年:扔沙包、滚铁环、跳房子
北雁南飞—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展
“为了一片蓝天” 环保主题展在北京81美术馆开幕
中国漆器种类和制作方法(二)
《中国地标》卢卡·坎比高图摄影展
“大唐清风”首届扇面艺术邀请展举行
古钱币里的端午节
摘下有色眼镜 河南女大学老师办人体艺术展
青铜小灶的世俗生活
“双向复制”卢昊的记忆术及其实践
《东方艺术之源》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苏州开幕
瓷画:当珍
出类—穿行焦虑的年代群展开幕
墨香程门 ——程家父子四人书画展在京开幕
永宣盛世里那些艺术的风雅和传说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杨长喜山水画高研班招生简章(组图)
重庆11岁女孩办国画展 “绘画是我的游戏厅”
庞均的艺术
南希潮:当代萨满
“白俄罗斯文化日”艺术展开幕
浅谈收藏紫砂艺壶
用大数据为艺术品溯源,艺术品鉴证亮相京交会(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