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五月是全体劳动者的日子。在今年我国第67个“五一”法定劳动节,笔者整理祖屋堆积的老物件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枚珍贵的66年前“筑路先锋奖章”。
图2
这枚奖章的主人是我的叔祖父——一位曾经在成渝铁路挥洒汗水的劳动者,一个和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筑路工人。奖章为不规整的圆形,直径约5厘米,材质为黄铜。奖章的正面(图1),一位身着短衫短裤头系白毛巾的筑路工人挥动着镐头奋勇向前。蔚蓝的天空下,一列长长的火车在新铺就的铁轨上呼啸而来,红车头上的“八一”军徽璀璨夺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荡在半空。下方则是“筑路先锋”四个大字,奖章的外沿还有锯齿状的装饰纹。军徽和锯齿象征着军民一心,合力筑成了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奖章的背面(图2)印刻着“西南铁路成渝线川东区民工筑路指挥部奖章”,落款时间为“1951.5.1”,编号为“NO.0066”。虽然距离颁发奖章之初已经过去了整整66年,但这枚奖章依旧色彩鲜艳、熠熠生辉,保存十分完好。
在叔祖父的娓娓述说中,我仿佛和老人一起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建设年代,体验着10万筑路军民无怨无悔的劳动者情怀。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曾提出修建川汉铁路意向,其西段为成渝铁路。可到了建国前,这段铁路还是一寸铁轨未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25日,成渝铁路刚刚开工10天,朝鲜战争爆发。承担成渝铁路修筑任务的部队大部分要奉命调往前线,人手极度不足。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紧急从各个城镇招募失业工人并动员沿线农村民工接替他们留下的任务,我的叔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10万民工大军迅速集结,浩浩荡荡开赴铁路沿线工地。当时条件极为落后,而且严重缺乏机械设备,他们夜里不得不挤在一起靠体温取暖,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筑路大军用灯笼火把照明,夜以继日地让路基节节向前延伸。“我们一腔热,修路最得行;铁路不通车,绝不回家门。”正是以这样高涨的热情和决心,成渝铁路比预定工期提前了3个月,于1952年6月13日胜利竣工。旧中国两个朝代近半个世纪未能办到的事情,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不足2年时间就办成了。
在修建成渝铁路的过程中和铁路通车以后,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和有关部门为表彰铁路建设功臣,制作颁发了多种成渝铁路纪念奖章,这枚“筑路先锋奖章”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些奖章凝铸了10万铁路建设者的血汗,已成为成渝铁路建设的缩影,提醒着后人绝不能忘了那些曾经为祖国建设抛洒汗水、泪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的开创者,更加激励我们用辛勤劳动去建设更加富强伟大的祖国,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画家比润格害人害己
从新媒体看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
秦桧可以被扶起吗?
和四十米弧面空间共振
艺术家:请多考虑下你们作品的受众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
海外传播与阐释中对齐白石的误读
当代艺术三要素
中国画写意造型说
没有“自我”,或者拥有“大我”
中西策展人体制及生态对比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
80后青年艺术创作者生态素描
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
当东方走近西方——访清华美院教授杭间
我们为何而画?
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发动机
当代艺术评论:一条纱巾?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第20届全国版画展将引入策展人制度
真画还是高仿品?齐白石真迹展引发质疑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朱屺瞻与关良“沪上重逢”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江山胜景:粗服乱头的野趣之美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齐白石的金石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