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那一张张大小不一的票证,承载了人们曾经的生活记忆。
14日,首届“安贵杯”全国纸制品交流会暨江苏省第十五届全国票证交流会、苏皖第五届票证藏友联谊会,在朝天宫古玩市场开幕。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千名纸品收藏爱好者汇集而来,他们拖着箱子,就地展示。展出的内容包括:票证、年环画、海报、烟标、火花、油票、纸张、纸币……有的票证,虽然只有火柴盒大小,但价格惊人;有的票面标着“壹分”,并不是“一分钱”的意思。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交流会一直持续到18日,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去现场“淘宝”。
这枚小小的粮票,1000元
董兹明是粮票收藏爱好者,听说南京在举办全国纸制品交流会,在杭州出差的特意赶回来。
“这些都是我今天淘到的。”董兹明从随身包里小心地取出一摞“粮票”,大大小小,有的比火柴盒还小,有的稍微大一些……面额越大,纸张相对大。每一张,董兹明都小心翼翼地放在塑料套里。“1993年以前,就算你有钱,没粮票,那也不行的,还是买不到米饭;必须要拿着粮票和钱,才能买到。”董兹明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他每个月发的粮票是28斤,也就是说,这28斤粮票要管一个月,多了可以留下来,少了只能私底下问别人买。那时候,会出现找零的情况,他就把品相好的小额粮票,用本子夹着,收藏好。
“到现在,我收藏粮票已经30余年了。家里的粮票全部用册子装好。”董兹明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粮票始于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荣“退休”,从国家到地方都发行粮票,每个地方设计的粮票都不一样。像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城市,还发行月份粮票,每一个月的粮票颜色都不相同。
现场,董兹明展示了一张1958年7月上海市发行的上海市居民定量粮票,面值为“两市斤”。“年代越久的粮票越稀少,因为年代越久保留下来的越少,很多都被销毁了。”董兹明说,他收藏的这么小小一枚月份粮票,为1000元。
上交文物获500元奖励 合理吗
谁给艺术戴上抑郁的帽子
各国意外发现文物法律哪家强
张远:放弃高薪回乡搞起葫芦烫画(组图)
公共雕塑应对接大众审美
中国艺术家为何缺失艺术主体性思考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
千难一易画古都老屋(图)
中国画创新必须固本博取
朱尚熹:城市雕塑也应优胜劣汰
澎湖文石收藏家吕孟鸿:和石头聊天给它们生命
关良:稚拙天真弥入味 简笔新韵皆妙趣
盗掘古墓为何禁而不止
王世军:以现代绘画的角度 立足民族的基点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组图)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组图)
何家英:聂危谷的都市彩墨画展观感
动漫是否会成为下一代的艺术表达(组图)
聂危谷:中西融合 幻彩造境
瓷器纹饰婴戏图:历代社会万象的见证者
许钦松:我们的画是画给当代人和后世看的(图)
展览可以成为艺术生活体验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
非遗需避免文化物流式的传承
抽象艺术终于让人看得懂了吗(组图)
历代铜镜浅析
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
任海丁:从绘画高仿真说起
张岚军:跨界是拒绝自我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