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知故纸
名家轶事、国学掌故、藏书常识……欢迎来“寻知故纸”,看故事、长知识。
如今的很多古装戏中,但凡书生读书,不管是哪个朝代,手里拿着的总是一本线装书。事实上,古代的书并不都是线装的,纸质书的装帧主要分为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多种形式。
最初出现的装帧方式是旋风装,就是用一张比书页稍宽的长条厚纸作底,再把写好书页的第一页全幅粘裱在卷端外,其余所有的书页均要将右端无字窄空白处,鳞次相错地粘裱在首页末尾的空白卷底上,打开翻阅时,可以逐页翻检;不用时,又可以从头到尾卷起。这种装帧形式遇到刮风时,纸页会随风翻飞,宛如旋风,故称旋风装。细看起来,旋风装并没有脱离之前竹简和帛书卷轴装的遗韵,不过在保护书页及读者检索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最初形式。
和旋风装同一时代出现的装帧形式还有经折装。当时人们在一张长条纸上写字,书写完毕后,左右反复折合,折成长方形的折子形式,折子的最前和最后一页分别为书的封面和封底,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纸或薄木板。由于唐代佛经、道经长期使用这种形式,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经折装。这种装帧方法彻底改变了竹简、帛书的卷轴装形式,在翻检、文字保护及书册保存上比卷轴装更科学,是正规的册页装帧法。
《明史·艺文志》记载:“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此文说的是一种名为蝴蝶装的书籍装帧形式。蝴蝶装的出现与雕版印刷的发明和广泛利用密不可分,这种装帧法一直沿用至宋代。其工序为:将每张在雕版上印好的书页,以有字的一面为准,面对面对折起来,按文字顺序叠成方形的一叠,戳齐后,在书页反面版心处用糨糊逐页粘连,然后用一张硬厚纸作为前后封面。这样装帧出来的书,翻开摊在桌上就像蝴蝶展翅,故称蝴蝶装。
蝴蝶装也是有缺点的,一是因为书页是有字一面对折,读完对折的两面翻过来,便是两面空白,还要再翻一次才能继续读下去,给阅读带来了一些不便;二是粘贴书背的胶,时间一久难免脱落,此时书页散开,也给使用带来不便。到了元代,人们将这种装帧方式进行改进,变成包背装。包背装与蝴蝶装最大的不同在于将有字的书页折在外面,并将蝴蝶装的书口作为书背,折缝作为书口,然后用一整张纸绕书背粘住,作为封面和封底。这种装帧形式一直沿用到明代,如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采用了包背装的装帧形式。
明代中叶开始盛行的线装书可谓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一种书籍装帧技术。线装在折页上与包背装相同,但在装订上与包背装有所区别。它是把封面裁成与书页大小一致的两张厚纸,前后各一张,与书页同时戳齐,并合在一起固定齐整,然后打眼用线装订。线装书既便于读者翻阅,又不易散落,不仅外形美观,又经济实用。因此,它一直盛行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即使是现今的影印古籍,也常用这种装帧方法。
湖南南县考古发现九座古炮台 圆形环绕疑古城遗址(组图)
中华艺术宫开馆五周年 打造“我的美术馆”
19世纪广州的通草纸画:清末珠三角的老照片
筱喻荷枫·中国未来艺术2017学院派当代展拉开帷幕(组图)
2018江西高考报名在即,艺考生随时关注
明代御窑500年后故宫聚首
美国腹地的8000件中国文物: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组图)
比尔·维奥拉 1977-2014精选作品展
一衣带水|上海·北海道书画联展在上海朵云轩开展
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大型俄罗斯油画展在哈尔滨举办
台雕塑名家作品遭翻铸案获赔1.2亿元新台币(图)
国庆期间15万人成都博物馆观展 莫奈热度不减
亚洲最大粮仓变身8万吨筒仓艺术秀场(组图)
“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亮相悉尼
艺加上线周年庆展览带你领略文人风雅
江诗丹顿 阁楼工匠的秘密
德加眼中的浴女是什么样子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新展聚焦毕加索的1932年(组图)
以艺术的名义 向地心挺近1000米(组图)
首届“青年创作杯”全国高校青年美术创作大赛颁奖
毕加索的意大利之旅(组图)
“王世襄先生告诉我传统文化的门道”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等一级藏品亮相
借古以开今 传承为创新——记江苏省美术馆馆藏明清绘画展
中国文联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塞罕坝采风创作作品展开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
何兮·何佶佴艺术展在之禾空间隆重开幕(组图)
四川美院教师作品展在柏林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