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7月,丝绸之路上的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迎来了传统旅游旺季,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织。 王斌银 摄
央广网敦煌7月26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王妍)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进入暑期以来,各地迎来旅游热潮。敦煌莫高窟也颇受追捧,连日游客爆满。敦煌研究院今天发出呼吁,希望游客错峰参观。
7月开始,敦煌莫高窟迎来了暑期旅游旺季。据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7月11日起,莫高窟日接待量多次突破18000人。
正在敦煌旅游的赵女士,因为没有提前在网上预约购票,排了很久队。她介绍,目前,莫高窟可以用“摩肩擦踵”来形容,排队基本就要用上40分钟,大大压缩了参观时间。再加上天热、人多,洞窟内空气混浊,参观体验不是太好,“到了现场以后,没有票,就只能买到一种‘应急票’。这两天来敦煌的人特别特别多,排队的时间很长,排40分钟只能进去看一会儿。”
截至昨天(25日),莫高窟进入7月份以来,已经接待游客277544人次。其中,接待像赵女士这样的应急参观人数就达到125046人次。
据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萍介绍,预计今年7月要比去年(2016年)同期参观人数增加6万人次,“向来7、8、9月就是莫高窟的游客高峰期,一般接待量都占到全年的70%以上。尤其从今年开始,提前一个月网上发售的6000张票,基本上在发售不久就全部售罄了。从这四五天来看,今年暑期的超大客流最高峰到了。我们昨天上午,在不到9点的时候,12000张应急票就售光了。”
据了解,为了保护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活动严格执行预约制,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在6000人次。在今年7月、8月旅游旺季,于7月单日、8月双日发售应急参观门票12000张,以满足旅客的参观需求。但即便如此,门票时常供不应求。
李萍介绍,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不至于失望而归,敦煌研究院于非应急门票发售日也适时发售半天应急门票,来疏解庞大的客流。即使这样,还是不堪重负。“如果游客游览过于集中的话,首先是文物安全的问题,另外就是游客体验的问题。”她解释说。
旺季扎堆来到莫高窟,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会使莫高窟洞窟内的温度、湿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对脆弱的石窟壁画和彩塑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莫高窟里能符合接待团体旅游的大型洞窟数量十分有限,旺季旅游团数量暴涨,也让为数不多的大型洞窟负荷很重。
李萍讲到,“在南区里面,可供开放的大型洞窟是有限的。从监测上就可以看到,大量游客进去后,洞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发生很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会导致壁画、塑像变色的情况。另外,对游客来讲,在二氧化碳含量很高的情况下,游客进去以后也感觉到洞窟中的气味很不正常。事实上,大客流量的参观,打破了洞窟内小环境的平衡。”
为此,敦煌研究院借由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发出呼吁:莫高窟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保存了1650年的、极其脆弱的人类文化瑰宝。实在承受不了连续如此拥挤的人潮。
李萍建议,一前往敦煌莫高窟的游客,务必登陆莫高窟参观预约网进行预约购票,方便合理安排行程;二希望可以调配时间的游客,在春季、秋季来敦煌。届时,莫高窟人流适中,游客可以深入体会到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韵味之美。“我们强烈呼吁,大型旅游团队能够将游览后移到9月或前移至5月份之前。希望一些老人和时间能做调整的游客,在10月、11月来。金秋的敦煌还是非常美的。我们的心愿,是希望每一位到遗址参观的游客,能留下一个终身难忘的美好经历。”
借古以开今 传承为创新——记江苏省美术馆馆藏明清绘画展
雷诺阿名画在拍卖行展出时被人盗窃(组图)
2018江西高考报名在即,艺考生随时关注
“静自出尘——张爱玲绘画展第一回”在京开幕
思入微茫:高毅黄华三水墨作品展举办
湖上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
“在梦中……”Crystal Liu个展
王铎:“写字”的尚书,作画的“阁臣”
海外200件套中国古瓷器珍品将回国巡展
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举行
甲天下·三国源—桂林、涿州书画交流展
最早的老银元是在哪一年铸造的?
到南京市博物馆探秘古代沉船(图)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办
中国文联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塞罕坝采风创作作品展开幕
玻璃艺术展《再也不会有的Lino Tagliapietra》
德加眼中的浴女是什么样子
“百年荷兰风格派的回顾与致敬”展览亮相北京(图)
“月亮在咆哮”展览
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孕育了毕加索名作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等一级藏品亮相
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
首届“青年创作杯”全国高校青年美术创作大赛颁奖
中国徐悲鸿画院成立2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湖南南县考古发现九座古炮台 圆形环绕疑古城遗址(组图)
康熙郎红瓷器怎么鉴定?瓷器保养小知识
紫砂壶价格的区别在哪几方面 (一)
金代定窑芒口碗的犀牛望月纹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河北开展 揭开古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