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26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经考古发掘,已摸清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和形制,并出土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今年是圆明园建园310周年。据北京市文研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介绍,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目前的发掘是从2012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最大规模的一次发掘。截至目前,圆明园已有月地云居、鸿慈永祜、山高水长等22处景区完成考古勘探工作,基本探明了这些遗址的保存状况;桃花洞、养雀笼、海晏堂、远瀛观、如园等5处遗址即将完成考古发掘。
位于圆明园长春园东南墙角处的如园遗址已有多项重大考古发现。如园于乾隆三十二年仿南京瞻园而建,是长春园内的一处园中之园,嘉庆时期又进行过大规模重修。2016年10月至今,为配合圆明园如园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圆明园如园遗址进行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张中华介绍,通过两次考古发掘,现在基本摸清了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形制和工程做法,挖掘出延清堂、含碧楼等主要建筑的台基、柱础、墙基和完整的路网、水系。
此次挖掘还出土了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金砖、葫芦范等上千件文物。在清理延清堂东侧道路时,发现《披青蹬》石刻,上面的文字为“碧萝青藓午阴凝,沿蹬寻幽缓步登。小憩方亭欣造极,披襟挹爽早秋澄”。根据文献记载,这是嘉庆帝御制诗《披青蹬》。这一发现印证了嘉庆皇帝重修如园的史实。
在含碧楼月台处,也发现有御笔刻石。其中一块残断的石条上刻有“御题”二字,“御题”两字之后钤两方篆书印章,首钤“嘉庆御笔之宝”,末钤“夙闻诗礼凛心传”。另一块石条上能看到“朱华翠”“盖满池”字眼,推断应是一首题咏荷花的诗文。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仕女画的新思考——谈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
美术馆不是货仓:要重视学术含量
从《功甫帖》看文物艺术品回流税收问题
浅议美术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冷热辩证
评鼠首兔首回归:可能引发海外文物回归潮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
书法:小众艺术并非小众化
水墨走出国门了吗
石溪谷:什么是传统
李津:佩服的人物画家一是周思聪,二是朱新建
2017年四川美术联考明日开考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
宋永进:当代绘画的三重境界:内容、形式、内容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如何面对上海消逝的文化记忆
书法视觉化会成为代表时代的书风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
砚台的文化价值比材质更重要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本不存在矛盾
书画造假形成完整地下灰色产业链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
书法是中国画的筋骨肉
观占山当代油画新作展随感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