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鼎墓航拍图
贵州五座土司墓考古:杨元鼎墓被误读半个多世纪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现场获悉,在近日新发现的5座土司墓葬中,元代播州土司杨元鼎的墓已被误读了半个多世纪。据介绍,该墓曾先后被认为是明代和宋代的墓葬。
据了解,与杨粲墓一河之隔的赵家坝,有一座圆形孤山,长期以来,当地群众称该山为“官坟山”,认为山上安葬着古代去世的普通官员。今年5月下旬,在杨粲墓前方区域考古发掘、寻找播州土司司治信息的考古队员扩大查找范围后,决定对“官坟山”上的一座墓葬进行清理。
据介绍,这座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墓葬,1957年曾由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简单清理,定性为明代墓葬,并将女墓室内的石刻提取后,移入省博物馆收藏。
资料显示:女墓室内的石刻主要有“宴饮图”等。但数年后,经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些石刻的风格与宋代墓葬接近,于是又将其年代修订为宋代。
考古队员此次对该墓葬的清理发掘得十分仔细。他们对男墓室内的石刻图案进行观察时发现,图中人物的穿着打扮时代特征明显。“基本上男性头上都是一顶圆帽。”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彭万说,这种式样的帽子,符合元代男性穿着的一般特征。
考古队开始怀疑墓葬或为元代,并继续寻找线索。
经在墓前的灌木丛中寻找线索,考古队员先发现了残缺的墓碑碑帽,仿屋顶式样的碑帽与元代建筑风格相近。接着,考古队员又在女墓室前发现了墓志铭,由此确认墓主人是播州元代土司杨元鼎夫妇。至此,被误读半个多世纪的这座古墓,得以还原本来面目。
“其实,考古发掘是一个抽丝剥茧、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彭万说,早期的考古发掘,受条件、设备、资料等方面局限,非常艰难,偶有偏差属正常。
据了解,杨元鼎是播州第20世土司,死于1370年。生前,他有过资德大夫、邵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军民安抚使、侍卫亲军指挥使等职务。目前,贵州省博物馆已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要求,希望将男墓室内的图案拓片,与此前获取的女墓室图案合并布展。
校园的春天教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福建考点)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校考考题(北京考点2)
《重复的魔力》导学案
2016年广西大学美术校考考题(湖南考点)
板报设计
《美丽的书》导学案
人物速写教案
课题《和平鸽》
四、我们的画展一(参观、考察) 美术教案
花圃(第一课时)美术教案
2016年扬州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题(河北考点)
校园的春天美术教案
解放军艺术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2
二年级下册《我做的虫》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会变的花、树、叶》导学案
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
墨与彩的韵味
山东省2016年104642人报考艺术类专业
静物写生——明暗表现的石膏形体与器物
花圃美术教案
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湖南考点)
2016年东华大学美术类专业校考考题(天津考点)
传递我们的心声
多彩的学习生活教案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1
《标志设计》美术教案
长江师范学院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山东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