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耷先生的绘画作品
朱元璋是大明的开国皇帝,他掌握着那个时代有雄才大略的一流政治家。很难说他的子孙都落下了什么下场,毕竟,当皇帝不是一项祖传的职业,不过,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朱元璋地隔代孙子们,居然有人抛弃了皇权,转而变成了影响宏大的一流画家。他不是别人,竟然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之一”——朱耷先生。

朱耷雕像
朱耷生于公元1626年,去世于公元1705年。当然,这个去世时间并不很准确,朱耷告别人世的时间,大约在1705年前后。
毋庸置疑,朱耷先生是明末清初一位非常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非常擅长画花鸟和山水,整体风格以水墨写意为主。朱耷的画作追求极简,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人影响甚大。

朱耷先生传世形象

显然,朱耷是明朝宗室后裔,他属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的七世孙。朱元璋的后裔都以“金、木、水、火、土”为名,朱耷原名叫朱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和“驴屋”等等。作为职业画家,朱耷世代居住在江西南昌。
毕竟沾染上了明朝皇室的血统,明末清初之际,朱耷生活得极为压抑。当时,清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虽然明面上善待明朝皇室后裔,但是暗地里却经常借由各种原因绞杀朱氏一族。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朱耷隐姓埋名,装疯卖傻,最终甚至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后来,改信道教。就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经历,让朱耷的绘画风格独树一枳。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沦为名副其实的“神经病”。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朱耷先生的绘画作品
朱耷的绘画成就的巅峰时期在他六十岁以后,以“八大山人”为号之时。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这个少不仅指对象少,同时也指用笔少。“八大山人”的画作,时常出现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都是一副完整的画作。他这种化繁为简,“惜墨如金”,经过他的巧妙构思,最终却能以少胜多,意境深远。
其次,在绘画主体的形象方面,朱耷追求变形,而他的变形还不是简单的变形,而是追求形与趣、与巧、与意的紧密结合。所以,欣赏“八大山人”的画作,往往都能求得不同的见解与感受。

朱耷先生的绘画作品
朱耷先生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弟弟同样也是一位画家,两人一个署名“八大山人”,一个署名“牛石慧”。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了吧。
对印的乐趣教案
七年级美术卡通文化
旋转舞台
壁报信息搜集与交流
樱花教案
七年级美术门教案
八年级活动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七年级活动 壁报的研究与设计
活动三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走进美术
七年级美术笔墨的情趣
灯与光教案
门说课教案
七年级美术门复习教案
壁报信息搜集与交流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碎布拼贴校服
2016年辽宁高考志愿取消一批本科A、B段 三本合并到二本
七年级美术我的新同学
九年级活动 欣赏与评述
我的故事教案
人美版7年级14册《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人教版)
手绘线描图像
八年级活动 产品设计
出游活动综合展示
2016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通知
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
灯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