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第10年。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已有多家博物馆实现门票免费。不过,不少市民反映,“门”免费进了,一些展馆内的特展,仍需收费才能参观。
记者统计了北京25家博物馆门票情况,其中14家门票为免费,分别为首都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国消防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
门票免费,也让到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逐年增多。比如首都博物馆,2013年参观总人数超108万人次,2017年达到近150万人次;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入馆观众总数为373万人次,2017年的入馆观众总人数达806万人次,增加明显。
“一些博物馆门票免费,凭身份证就能进入了。”一位市民说,自己知道一些博物馆门票免费,一有时间就会去逛逛。不过,也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博物馆确实不要门票,但是想看一些特展,还是要收费的。”记者在国家博物馆看到,在一些特展展厅门口,得知还要收费购票才能进入时,一些市民只是向里张望了一下,转而离开。
回应
采取低票价收费可较好地缓解限流压力 保护展品
对于博物馆内有部分展览收费的情况,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表示,特展收费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给公众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观体验。
黄琛告诉记者,国博大部分引进的国际展览,如油画类展品大多直接悬挂在展墙上,观众大量进入,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身上携带的尘菌等都会对展品造成伤害,再加上国际大馆一般都会对展出环境的温度、湿度、照度、空气质量等与展品保护有关的数据提出明确要求,因而只能通过限流手段来控制参观人数。
“到国博来参观的观众大致可以分为游客和观众两种类型,很多游客型观众在看到很多人排队时就会产生盲从心理跟着排队,其实大多也不知道要看什么。观众型观众一般都是有备而来,甚至专程来看特展,如果采取免费限流方式,很难区分两类观众,采取低票价收费方式可以较好地缓解限流压力。”黄琛说。
首都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杨丹丹告诉记者,从2008年3月份开始,首博就实行了免费开放,一开始只是基本陈列免费,特展、讲解和教育活动收费,从2014年至今,所有特展和相关的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服务全部免费。
“近年来参观首博的公众越来越多,一部分原因是免费,另一原因是现在公众对参观博物馆的意识增强了。”她表示,目前博物馆的环境和服务的丰富多彩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来参与,比如展览的频繁更换,特色展览的推出,针对当地也会推出一系列活动,加大相关于各省馆和各城市之间博物馆的交流。“近三年我们还增加了外省展览,扩大首博观众的视野,让公众通过首博来了解中国的灿烂文明。”杨丹丹说。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虚薄”绘画展在北京开幕
山东中国画山水作品在京展出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开幕
当代刺绣精品展群芳争妍
于敏工笔画展关注女性题材
马新林中国画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
中央美院举办王玉平作品展
第四届“明天会更好”书画展举行
徐惠泉作品展呈现“墨彩人物画”
于会见画展关注都市生态
杨成国油画展“东方情怀”
珂莱画展尝试新的表现形式
诗书画展庆北京海淀建区60周年
王平画展亮相马鞍山
洪浩昌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王中年国画展举办 展出近期近百幅作品
王清州画作充溢“怡红快绿”情趣
卢禹舜160余幅画作展现新人文
第三届全国漆画展规模历届之最
“水立方”办国际书画大展
全艺社四周年作品展澳门举办
中哈联展庆祝建交20周年
赵清设计展呈现“清平乐”
180米书画长卷献礼十八大
中国画主题创作展“为农民工塑像”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中国画提名展
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
中国书画家赴阿联酋进行艺术交流创作
中加国际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人民·人民——黄土画派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