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了一场民间藏品免费“鉴宝”活动。期间,有91位收藏者带着自己珍藏的450多件书画、陶瓷、玉器、钱币、杂件等藏品来“验明正身”,然而经过鉴定,其中只有23件是真品。专家透露,逾九成是赝品,而真品的文物价值也普遍偏低。
不得不说,这样的鉴定结果,也再次验证了收藏界颇为认同的“民间藏品赝品超九成”的说法。分析导致民间赝品泛滥的原因,固然离不开藏家鉴藏水平所限,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如此高的赝品比例,我们更应当从赝品的市场供给和藏家群体普遍存在的捡漏心理,更深层次地挖掘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结构进入快速转型期,奢侈品已然不能满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艺术品消费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当下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然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专属游戏,越来越多的普通藏家“闻风而动”,纷纷参与进来寻觅商机。俗话说,有商机的地方必然也有陷阱。这在古玩市场同样适用。当今的古玩市场上,不断出现的赝品已经有了并继续有着稳定的、产量庞大的货源。仿制、做旧产业遍布全国各地,覆盖了玉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几乎所有门类。其产品种类丰富,高、中、低档次俱全,甚至还根据客户的需要开启了定制模式。不久前贵州遵义警方成功破获一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总案值过亿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不过,纵使古玩市场赝品泛滥,但要从制假方成功流转到销售的最终端——古玩藏家手中,也并非易事。有专家分析指出,“捡漏”心理是藏家上当受骗的根源。很多假货贩子通过编织各种精彩故事,和其他“托儿”一起做局,坑害藏友。加之古玩的价格缺乏完全统一的衡量标准,主观性比较强,普通藏家对于古玩收藏的捡漏心理又“驾轻就熟”,这正是导致大量赝品从市场流转到藏家手中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要根治古玩市场赝品泛滥的顽疾,就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应当持续严厉打击古玩市场上制售赝品的源头和渠道;而对于藏者而言,不仅要积累知识和经验,还应当克制“捡漏”心理。应当相信,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捡漏虽然也偶尔会有,但绝不可能常有。很多价格远离市场价格的东西,首先就应该警惕,收藏讲究的是文化和品位,而不应该是投机。如果拿着投机、侥幸心理搞收藏,很容易吃亏上当。
“月亮在咆哮”展览
悠长假期 这些展览给你惊喜!
山东东阿大秦村发现北朝至五代寺庙和行宫遗址(图)
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
“静自出尘——张爱玲绘画展第一回”在京开幕
雷诺阿名画在拍卖行展出时被人盗窃(组图)
中国徐悲鸿画院成立2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组图)
到南京市博物馆探秘古代沉船(图)
王铎:“写字”的尚书,作画的“阁臣”
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举行
首都艺术家作品展迎接十九大
湖南南县考古发现九座古炮台 圆形环绕疑古城遗址(组图)
102天38.4万人次观展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落幕(图)
2018江西高考报名在即,艺考生随时关注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御风三醉 9月30日将在上海油雕院拉开帷幕
最早的老银元是在哪一年铸造的?
德加眼中的浴女是什么样子
“承续·拓展”第六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双年展)
国庆期间15万人成都博物馆观展 莫奈热度不减
中国徐悲鸿画院成立2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甲天下·三国源—桂林、涿州书画交流展
明代御窑500年后故宫聚首
思入微茫:高毅黄华三水墨作品展举办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等一级藏品亮相
排队三小时只为看展 国庆首日成都博物馆人气爆棚(组图)
“百年荷兰风格派的回顾与致敬”展览亮相北京(图)
中国文联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塞罕坝采风创作作品展开幕
台雕塑名家作品遭翻铸案获赔1.2亿元新台币(图)
十种强效的成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