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至30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在湖南澧县举行。 刘着之 摄
大型遗址怎样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小型遗址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掘、保护?6月28至30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在湖南澧县举行,60多位国内知名考古专家围绕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方法和模式展开交流探讨。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拥有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城头山等史前遗址,以鸡叫城、城头山为核心的澧阳平原更是长江中游文化的策源地。截至目前,澧县共发现史前文化遗址258处,是湖南乃至全国史前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其文物保护工作,尤其是南方土遗址保护工作居全国前列。
“在遗址区设展厅,建公共绿地、农家书屋,既方便周边民众了解古遗址,又为他们提供了活动场所,遗址保护区成了民众沟通互动的良好平台。”澧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采取了系列措施平衡民众利益和文物保护工作,包括修建游览便道等设施时优先考虑农作需求,为农用车开辟专用通道,给河渠定期清淤疏浚;聘请本地工人,耳濡目染地宣传文物保护概念;将文物保护区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等等。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郭伟民认为,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挖掘文化内涵,做活“品牌”的方法值得借鉴。通过举办“海峡两岸稻田彩绘节”活动、丰富园区特色景观等方式,并引入自媒体积极推介,考古遗址成为了热门景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专家滕磊表示,我国大遗址保护从曾经与城市化进程矛盾重重、与普惠民生毫不相干,到今天依托保护、合理利用,兼顾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的考古遗址公园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会议还指出,对于中小型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应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彭头山、八十垱、鲁家山等中小型遗址为例,澧县采用少征地、不搬迁做法,达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方便住民生产生活的双重目的。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说,澧县将遗址保护与乡村建设结合,让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并不矛盾。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考古学会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承办,澧县文物局、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协办。来自北京、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山东、河南、广东、四川、江西、湖北、内蒙、江苏、湖南等地的考古学者还就良渚遗址、海昏侯墓、宁家坡新石器遗址、丹凤门遗址和大赢城遗址等地的考古方法及经验、进展作了交流。
人民日报评论: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彭德:实验水墨的困局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
俄罗斯肖像画 中国贵族精神定义新标准(图)
王济达重塑中国写实主义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
王栋栋: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即观念
如何驱散画坛的雾霾
刘大为:艺术工作者要践行美育职责
张海涛:未来新媒体艺术与高科技伦理问题
以陶瓷语言释佛陀庄严(组图)
吴为山:城市雕塑该立法了
保利上市内地拍企难效仿 需强大资金支持
2017年广东艺术统考政策出台
黑成义:书法作品应易于辨识(组图)
潘天寿: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许江: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活化传统、弘扬美德?
张大千:成功的画家没有固定画法能够限制他
当代艺术是一个陷阱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学术意义
董保华委员:新型城镇化要加强古城保护
2017广东美术联考术科考试时间
谁是当代书法的权威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李楠:艺术家只是一块土地的孩子
张谷良的人物画艺术——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孙克评(组图)
多文化并置 当代水墨以何续接文脉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