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赏壶,巡茶满盏之时,一把壶的出水如何,常是众目关注的焦点,若是出水如柱,平稳而顺畅,直入杯底静默无声,定会赢得啧啧称赞,让人喜形于色。壶的出水问题,历来一直受到众多名家里手们的重视,也是玩家选壶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内容。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好的出水,实际上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壶型、流型、流的位置、流管内壁、嘴的口径、网孔形式、网孔孔径、网孔出水的有效面积等等,但有一细微之处常被忽略,那就是壶盖上的“气孔”。
把玩茗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壶内满水后,倾倒出水时,其水流呈现出跳跃状,还伴有“突突突”的声音,或水流扭转泛花,伴有“吱吱吱”的声音。
究其原因,此现象是由于在倾倒出水时,壶体内立即处于负压状态,并通过壶盖上的气孔,吸入壶外的空气进行补充,若气孔的孔径过小,则空气进入壶内时受阻,形成间歇性“气塞”,最终影响到水流呈现脉冲式跳跃状,并伴有“突突突”的声音;或由于气孔的孔径过小,空气进入壶内时的流速过高,产生啸叫现象,发出“吱吱吱”的声音。
由此可见,气孔孔径的取值,直接影响到了茗壶的出水流态,犹如画龙点睛,“点”好了,功得圆满,满盘皆活,“点”不好,功亏一篑,徒留遗憾。
巨幅玉石镶嵌作品《黄大仙》在金华城市展示馆展出
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展在京开展
“游乐园” “影子之舞”潘璠 杜晴 双个展
清乾隆煨瓷青 花三果橄榄瓶
“星河鹭起”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为什么和田玉会有“油脂感”?
2020年起这些高校美术类本科专业将被正式撤销!
蜜蜡收藏:不能只看块头大小
“青衿计划2019”展览在北京观唐美术馆开幕
全国集邮书画作品展在甘肃酒泉展出
新中国广东国画的改造与转型展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
浅谈紫砂壶的几位壶艺大家
北宋官窑青釉琮式瓶
蒋廷锡《富贵寿考图》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在南京开幕
越南在清朝流通的钱币:景兴通宝
清乾隆大臣王文治铜臂搁
歙县博物馆藏太平天国时期文物考释
青铜器保养:去除有害锈
首都名家暨丹青焕采书画院师生联展在新闻大厦举行
中国美协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师生汇报展开幕
夏衍集邮的那些故事
清代松绿地缠枝纹粉彩瓷板
“附着物” 李慕华个展
画迹·石峰水彩风景写生展在大连美术馆开幕
苏博藏董其昌及晚明各流派绘画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集邮知识浅说
“不忘初心——中国美术馆馆藏捐赠作品选展”开展
“弥散的光影:许永城油画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浪漫情缘标上现